医影在线

标题: [求助]大脑分水岭的概念 [打印本页]

作者: lyb999    时间: 2005-6-1 20:45
标题: [求助]大脑分水岭的概念
在ct上诊断低血流量性脑梗塞中提到,该病好发在分水岭区。我分别在李果珍、曹丹庆教授主编的ct诊断学上都没找到分水岭区的具体解剖部位,我个人理解为大脑额、顶、颞叶或顶、枕、颞叶交界区。不知正确与否。请同行赐教,谢谢!
作者: honghuqitian    时间: 2005-6-1 20:58
分水岭脑梗塞指两条动脉供血区之间边缘带部位的缺血性损害,主要发生在半球的表浅部位,可以发生在大脑半球的单侧,也可以发生在大脑半球的双侧,但临床上以单侧较多见,发病率约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10%。其致病因素与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不同。最常见原因是各种原因所致的血压降低,或某一动脉干供血不足,使动脉近心端的供血尚可,而远心端的末梢边缘区供血降低,从而发生缺血梗塞。

  分水岭脑梗塞常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临床症状和体征取决于损害的部位和程度,大脑皮层分水岭脑梗塞常没有任何症状。前分水岭脑梗塞指梗塞带位于大脑前动脉、中动脉之间的表浅区域,表现为一侧肢体反复发作的麻木、乏力或轻偏瘫。后分水岭脑梗塞指梗塞带位于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脉之间的表浅层,最常见的症状是偏盲,以及皮层性偏身感觉障碍。皮层下分水岭脑梗塞,梗塞位于大脑中动脉深浅之间,偏瘫症状较常见,并可有半数以上偏身感觉缺失。基底节分水岭脑梗塞,即基底节区各组动脉血管之间的缺血梗塞,常有单纯偏身运动及感觉障碍,亦可见单纯中枢性面瘫。
作者: zhongguolong518    时间: 2005-6-2 18:50
分水岭性脑梗死:指两条主要脑动脉供血交界区发生的梗死。发生率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20%左右。
     病因:(1)血液动力学障碍:低血压,如心肌梗死、心率失常、体位性低血压、导致血液动力学障碍。(2)血管调节功能失常:如糖尿病并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长期低血压。(3)高血压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过分降压治疗。(4)心脏病附壁血栓脱落沿血管进入脑皮质支和深穿支。
     临床表现和分型:
     皮质下型又称前分水岭梗死:大脑中动脉皮质与深穿支的交界区梗死,主要症状为偏瘫,偏身感觉障碍,优势半球者表现为不完全性失语。
     皮质前型又称后上分水岭型:大脑前、中动脉交界区梗死,主要症状为面部以外的偏瘫,下肢感觉异常。
     皮质后型又称后下分水岭梗死:大脑前、中、后动脉交界区梗死,表现为偏盲症状。
     小脑型又称幕下分水岭梗死:小脑上、前动脉交界区梗死,表现为共济失调症状。
     ct表现:同上述的脑梗死表现,可以是对称性,亦可以表现为出血性脑梗死。特殊部位表现如下:
     皮质下型:额、顶叶皮质下低密度带、边缘清楚。
     皮质前型:额、顶叶交界区三角形低密度区。
     皮质后型:额、顶、枕三角区低密度区。
作者: lyb999    时间: 2005-6-3 03:33
[emb7][emb20]
作者: 147258lzg    时间: 2005-6-6 18:54
结论必须提示是分水岭脑梗塞吗?还是直接写脑梗塞就行
作者: drsunjunhao    时间: 2005-6-14 05:39
标题: 回复:[求助]大脑分水岭的概念
分水岭梗塞的概念参考神经病学。分水岭脑梗塞指两条动脉供血区之间边缘带部位的缺血性损害,多见于老年人,血压骤降及血容量减少时。ct诊断还是写脑梗塞吧。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