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PED0974:右侧大脑半球低密度病变 [打印本页]

作者: 312nanyang    时间: 2008-8-17 22:04
标题: PED0974:右侧大脑半球低密度病变
男,
出生后1个月ct检查




2个月后复查ct




9个月后复查ct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8-8-17 23:22:44 修改过]


疑问?1、该病例能否考虑是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致出血,进而导致脑梗塞2、hie和脑梗塞关系如何,hie能引起脑梗塞吗,如果能,机理是?
请老师赐教



[本贴已被 312nanyang 于 2008-8-18 16:23:04 修改过]

作者: aosangwa    时间: 2008-8-17 22:50
考虑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现有一篇论文(供参考)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诊断
来源:internet 作者:李富兴 蒋高民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 mic encephalopaˉthy,简称hie)是由于围产期缺氧引起较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是脑水肿,如诊断治疗不及时会引起小儿智能和运动发育不良或终生残疾甚至死亡。本文选取我院1991年12月~2001年12月,临床及ct资料完整的hie108例,其中男76例,女32例,对照其ct表现进行临床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8例病例中,男76例,女32例,胎龄34~42周,出生体重1800~4500kg,ct扫描时间为出生后3~48h,出生儿apgar评分0~3分64例,4~7分44例,根据韩玉昆对hie的分度标准轻中重度 [1]  。轻度37例,中度59例,重度12例,所有病例均在出生后3h~10天(平均6天)内行ct扫描检查。
    1.2 检查方法 扫描采用日本岛津4800-te全身ct机,以听眦线为基线向上扫描8~10层,层厚5mm,扫描时间为4s,躁动婴儿给予镇静剂,连续快速扫描。
2 结果
  hie的主要ct表现为:
   (1)颅内多发片状低密度水肿区,灰质和白质界限不清,甚至出现脑反转征,ct值为6~18hu,本组103例,占95.4%。对称或不对称分布于额、顶、枕及脑室周围,脑室系统明显变小。
(2)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表现为脑池、脑裂及蛛网膜下同密度铸型,本组有60例,占55.6%。
(3)脑实质内出血,主要表现在脑实质内点片状,斑片状高密度灶,ct值60~80hu,本组13例,占12.1%。
(4)合并硬膜下血肿10例,占9.3%。
(5)脑室内出血1例,占0.9%。
(6)颅骨骨折或颅缝合离3例,占2.8%。
3 讨论
  hie可发生任何胎龄围产儿,尤以足月儿多见 [3]  ,它的主要病因是新生儿窒息和宫内窘迫,其病理改变主要为脑水肿,脑软化坏死和脑出血,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ct不仅能确定病变的部位及范围,而且还能判断其预后,对预测hie的后遗症发生率有独到之处。
    hie的病理改变主要为脑水肿,本组共103例,占95.4%。按照ct表现分为轻中重度 [3]  。其中,轻度hie(ct:低密度分布1脑叶)30例,占27.8%,组病例如能及时纠正缺氧,积极脱水治疗,预后较好,几乎不留后遗症。中度hie(ct:低密度分布2个或2个以上脑叶,灰白质对比模糊)49例,占45.4%,10例预后不良。重度hie(ct:低密度弥漫性分布,灰白质界限消失,侧脑室受压变小)24例,占22.2%。13例死亡,11例预后不良。因此,低密度的分布范围是判断hie轻重的重要标志。
    中重度的hie常伴有颅内出血,本组有72例合并脑出 血。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为60例,ct表现为纵裂池、四叠体池、小脑上池、侧裂池等部位的高密度影,以及沿小脑幕边缘呈“m”或“八”字型的高密度影。10例硬膜下血肿,11例脑室内血肿,3例颅骨骨折,硬膜下出血伴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脑实质内出血13例,这组病例由于脑缺氧合并脑内出血,临床症状相当严重,预后较差,常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甚至死亡。
    新生儿脑组织的含水量为85%,低于成人的脑组织密度,根据全国新生儿行为神经科研协作组的测量结果,确定白质低密度的界限值为18hu。本组108例脑白质低密度的ct值为6~18hu。低密度ct值的高低不仅反映了脑缺氧缺血的程度,而且可作为复查时评价预后及疗效的标志。新生儿窒息死亡的直接原因是脑组织大面积缺氧缺血而引起的脑内神经细胞不可逆转的变性坏死,由于脑组织缺氧,使细胞内渗透压增高,细胞外液水分进入细胞内,首先引起细胞水肿,且细胞的水肿明显早于神经细胞。有些患儿在较长时间缺氧的情况下可产生脑瘫和智力低下等后遗症,这也是由于脑组织缺氧较其它器官敏感所致。
    ct扫描是诊断hie较理想的途径,不仅方便、快捷、无痛苦,且能准确显示hie的类型和程度,对早期诊断治疗和估价预后有极其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韩玉昆,虞仁杰,卜定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临床诊断依据和分度.中华儿科杂志,1990,28,(1):31-32.


    2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832-1836.


    3 曹连义,虞仁杰,张绍龄,等.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ct诊断.中华放射学杂志,1992,26:397-398.

  作者单位:1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2 132013吉林市解放军第465医院
作者: zjzjr    时间: 2008-8-17 23:16
第一次片示:右侧额颞顶叶见大片状低密度影,边缘欠清,右侧侧脑室受压变形,支持缺血性脑梗塞,另有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复查片示软化灶形成
作者: duguo    时间: 2008-8-17 23:21
我考虑是婴儿大脑中动脉栓塞致脑梗塞所致.
作者: 形影不离    时间: 2008-8-17 23:36
考虑:缺血性脑梗塞—演化为—脑软化灶伴穿通畸形。
作者: dyqct    时间: 2008-8-17 23:59
标题: 回复:右侧大脑半球低密度病变
以下是引用形影不离在2008-8-17 15:36:00的发言:[br]考虑:缺血性脑梗塞—演化为—脑软化灶伴穿通畸形。

支持!
作者: jsgdoctor    时间: 2008-8-18 00:22
考虑:缺血性脑梗塞—演化为—脑软化灶伴穿通畸形。
作者: wqs571018    时间: 2008-8-18 00:26
支持:缺血性脑梗塞—演化为—脑软化灶伴穿通畸形。
作者: 同    时间: 2008-8-18 00:41
标题: 回复:右侧大脑半球低密度病变
以下是引用形影不离在2008-8-17 15:36:00的发言:[br]考虑:缺血性脑梗塞—演化为—脑软化灶伴穿通畸形。

作者: 深泽交通    时间: 2008-8-18 00:56
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
作者: liyf    时间: 2008-8-18 00:58
考虑新生儿缺血性脑病并继发脑软化灶。
作者: xinhengfu    时间: 2008-8-18 01:00
标题: 回复:右侧大脑半球低密度病变
以下是引用wqs571018在2008-8-17 16:26:00的发言:[br]支持:缺血性脑梗塞—演化为—脑软化灶伴穿通畸形。  [br]  [br]

作者: 卜一    时间: 2008-8-18 01:25
考虑:缺血性脑梗塞—演化为—脑软化灶伴穿通畸形。支持!
作者: 谨言慎行    时间: 2008-8-18 01:28
标题: 回复:右侧大脑半球低密度病变
以下是引用形影不离在2008-8-17 15:36:00的发言:[br]考虑:缺血性脑梗塞—演化为—脑软化灶伴穿通畸形。

作者: 杀毒软件    时间: 2008-8-18 01:44
支持大家
作者: hnyzdjb    时间: 2008-8-18 03:18
考虑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后遗改变脑软化、脑囊性变并脑穿通畸形。
作者: jinguoji    时间: 2008-8-18 03:24
标题: 回复:右侧大脑半球低密度病变
以下是引用形影不离在2008-8-17 15:36:00的发言:[br]考虑:缺血性脑梗塞—演化为—脑软化灶伴穿通畸形。

作者: xulianj    时间: 2008-8-18 04:34
支持:缺血性脑梗塞—演化为—脑软化灶伴穿通畸形。
作者: smhk    时间: 2008-8-18 04:47
支持:缺血性脑梗塞—演化为—脑软化灶伴穿通畸形。
作者: 37度    时间: 2008-8-18 05:08
支持:缺血性脑梗塞—演化为—脑软化灶伴穿通畸形。
作者: WZR    时间: 2008-8-18 05:52
考虑:缺血性脑梗塞—演化为—脑软化灶伴穿通畸形。
作者: 子十    时间: 2008-8-18 06:13
标题: 回复:右侧大脑半球低密度病变
以下是引用形影不离在2008-8-17 15:36:00的发言:[br]考虑:缺血性脑梗塞—演化为—脑软化灶伴穿通畸形。

作者: zsl6918    时间: 2008-8-18 06:41
可怜的孩子,愈后不会太理想。至少是智力会首影响
作者: jiangjing    时间: 2008-8-18 16:46
考虑:缺血性脑梗塞—演化为—脑软化灶伴穿通畸形。
作者: QWERTY111    时间: 2008-8-19 00:38
缺血性脑梗塞—演化为—脑软化灶伴穿通畸形。
作者: 随光逐影    时间: 2008-8-19 01:15
标题: 回复:ped0974:右侧大脑半球低密度病变
以下是引用形影不离在2008-8-17 15:36:00的发言:[br]考虑:缺血性脑梗塞—演化为—脑软化灶伴穿通畸形。

作者: wnlyq8688    时间: 2008-8-19 02:42
支持:缺血性脑梗塞—演化为—脑软化灶伴穿通畸形。
作者: yangyudong333    时间: 2008-8-19 17:18
考虑:缺血性脑梗塞—演化为—脑软化灶伴穿通畸形。
作者: zhctwbh    时间: 2008-8-23 19:10
支持脑软化灶伴穿通畸形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