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MRI1812:男性68岁,CT平扫示脑内肿瘤。有结果请讨论。 [打印本页]

作者: xulianj    时间: 2008-9-25 05:45
标题: MRI1812:男性68岁,CT平扫示脑内肿瘤。有结果请讨论。
(结果公布:http://www.radida.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4806)
近年来身体健康。










































































[img]/upload/forum/2008/09/2421382
作者: sunmumusun    时间: 2008-9-25 09:00
少突胶质细胞瘤!
作者: 联众之王    时间: 2008-9-25 14:07
胶质瘤首先考虑
作者: zyx168    时间: 2008-9-25 16:42
首先考虑胶质瘤,转移瘤不排除.
作者: 358450m    时间: 2008-9-26 01:53
标题: 回复:mri1812:男性68岁,ct平扫示脑内肿瘤。有结果请讨论。
以下是引用联众之王在2008-9-25 6:07:00的发言:[br]胶质瘤首先考虑

作者: tea    时间: 2008-9-26 06:49
胶质瘤(三级)
作者: jiangjing    时间: 2008-9-26 17:53
可考虑   胶质瘤或淋巴瘤或转移瘤
作者: 卜一    时间: 2008-9-26 23:29
胶质瘤或淋巴瘤或转移瘤都有可能!
作者: 朱海根    时间: 2008-9-26 23:38
淋巴瘤、转移瘤或脑幕瘤可能
作者: 郭凯    时间: 2008-9-27 02:47
病灶靠近脑表面,形态不规则,且明显强化,强化欠均匀,周围有水肿,占位效应不明显。
1、首先考虑淋巴瘤,多数淋巴瘤脑深部多发明显强化病灶,但有文献报道,病灶临近蛛网膜下腔也是淋巴瘤特征性表现且与脑脊液接触面大于15mm,病灶呈团块样或结节样明显强化。
2、其次考虑转移瘤。单发少见,多为位于皮髓质交界处多发病灶,水肿及占位效应多明显,增强后明显环状或结节样强化,有原发肿瘤病史。
3、胶质瘤不考虑,胶质瘤位置较深,低级别的强化不明显或不强化,高级别肿瘤强化明显,多有坏死,呈花环样强化。
期待结果!!!
作者: 守望可可    时间: 2008-9-27 08:19
标题: 回复:mri1812:男性68岁,ct平扫示脑内肿瘤。有结果请讨论。
以下是引用郭凯在2008-9-26 18:47:00的发言:[br]病灶靠近脑表面,形态不规则,且明显强化,强化欠均匀,周围有水肿,占位效应不明显。[br]1、首先考虑淋巴瘤,多数淋巴瘤脑深部多发明显强化病灶,但有文献报道,病灶临近蛛网膜下腔也是淋巴瘤特征性表现且与脑脊液接触面大于15mm,病灶呈团块样或结节样明显强化。[br]2、其次考虑转移瘤。单发少见,多为位于皮髓质交界处多发病灶,水肿及占位效应多明显,增强后明显环状或结节样强化,有原发肿瘤病史。[br]3、胶质瘤不考虑,胶质瘤位置较深,低级别的强化不明显或不强化,高级别肿瘤强化明显,多有坏死,呈花环样强化。[br]期待结果!!!

支持郭凯老师,分析的很全面!我考虑病灶多为淋巴瘤,唯一不符合的就是强化不很均匀;正如郭凯老师所言,病灶增强后轮廓较光整,与周围水肿区分界异常清晰,且没有明显的占位效应,故转移的可能性应该非常小。
作者: gaoshengjiang    时间: 2008-9-27 15:22
以下是引用郭凯在2008-9-26 18:47:00的发言:
病灶靠近脑表面,形态不规则,且明显强化,强化欠均匀,周围有水肿,占位效应不明显。
1、首先考虑淋巴瘤,多数淋巴瘤脑深部多发明显强化病灶,但有文献报道,病灶临近蛛网膜下腔也是淋巴瘤特征性表现且与脑脊液接触面大于15mm,病灶呈团块样或结节样明显强化。
2、其次考虑转移瘤。单发少见,多为位于皮髓质交界处多发病灶,水肿及占位效应多明显,增强后明显环状或结节样强化,有原发肿瘤病史。
3、胶质瘤不考虑,胶质瘤位置较深,低级别的强化不明显或不强化,高级别肿瘤强化明显,多有坏死,呈花环样强化。
期待结果!!!


支持郭凯老师,分析的很全面!我考虑病灶多为淋巴瘤,唯一不符合的就是强化不很均匀;正如郭凯老师所言,病灶增强后轮廓较光整,与周围水肿区分界异常清晰,且没有明显的占位效应,故转移的可能性应该非常小。  
  
支持!!
作者: 拾荒者    时间: 2008-9-29 05:09
mri1812手术后诊断为淋巴瘤
   
患者5年前行右侧睾丸切除术病理诊断为淋巴瘤;
近日在我院行左顶叶肿块加左睾丸切除,病理为:左睾丸小“b”细胞型恶性淋巴瘤;左顶叶恶性淋巴瘤考虚为转移性。

谢谢!郭凯老师及守望可可西里老师的分析很有见地。
作者: xxs180ct    时间: 2008-9-29 05:37
支持楼上所说的,我首选考虑转移瘤,有肿瘤病史!符合转移瘤的影像表现!单发现在也不少见了!
作者: zxczxc    时间: 2008-10-1 23:39
左侧顶叶淋巴瘤。学习了。
作者: peijunlong    时间: 2008-10-3 19:23
灶靠近脑表面,形态不规则,且明显强化,强化欠均匀,周围有水肿,占位效应不明显。
1、首先考虑淋巴瘤,多数淋巴瘤脑深部多发明显强化病灶,但有文献报道,病灶临近蛛网膜下腔也是淋巴瘤特征性表现且与脑脊液接触面大于15mm,病灶呈团块样或结节样明显强化。
2、其次考虑转移瘤。单发少见,多为位于皮髓质交界处多发病灶,水肿及占位效应多明显,增强后明显环状或结节样强化,有原发肿瘤病史。
3、胶质瘤不考虑,胶质瘤位置较深,低级别的强化不明显或不强化,高级别肿瘤强化明显,多有坏死,呈花环样强化。
作者: qiuleiyu    时间: 2008-10-4 03:39
学习了!
由此病例看出;淋巴瘤周边亦可有较明显之水肿。
不过由t2信号不高及明显均质强化,还是应该把淋巴瘤放首位。
作者: dr.yang    时间: 2008-10-12 05:24
标题: 回复:mri1812:男性68岁,ct平扫示脑内肿瘤。有结果请讨论。
以下是引用郭凯在2008-9-26 18:47:00的发言:[br]病灶靠近脑表面,形态不规则,且明显强化,强化欠均匀,周围有水肿,占位效应不明显。[br]1、首先考虑淋巴瘤,多数淋巴瘤脑深部多发明显强化病灶,但有文献报道,病灶临近蛛网膜下腔也是淋巴瘤特征性表现且与脑脊液接触面大于15mm,病灶呈团块样或结节样明显强化。[br]2、其次考虑转移瘤。单发少见,多为位于皮髓质交界处多发病灶,水肿及占位效应多明显,增强后明显环状或结节样强化,有原发肿瘤病史。[br]3、胶质瘤不考虑,胶质瘤位置较深,低级别的强化不明显或不强化,高级别肿瘤强化明显,多有坏死,呈花环样强化。[br]期待结果!!!

作者: zyx168    时间: 2008-10-30 00:18
淋巴瘤
作者: mfs251480    时间: 2008-11-6 05:46
诸位高见。
作者: ZHONGXINMR    时间: 2009-3-3 08:52
好病例,谢谢,学习了
作者: zxczxc    时间: 2010-7-23 22:54
左侧顶叶胶质瘤。
作者: pujunzhi    时间: 2010-7-24 06:20
左侧顶叶淋巴瘤(继发性),好病例,学习了!
作者: 刘进良    时间: 2010-7-24 07:36
学习中,谢
作者: dangjiancai    时间: 2010-8-5 19:03
胶质瘤或淋巴瘤或转移瘤都有可能!
作者: zxczxc    时间: 2011-7-18 09:41
左侧顶叶转移瘤。
左顶叶类圆形异常信号,周围见大片水肿。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