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PED1623:请讨论,是蛛网膜下隙出血吗?
[打印本页]
作者:
haitian598
时间:
2008-10-29 05:22
标题:
PED1623:请讨论,是蛛网膜下隙出血吗?
患儿,男,早产儿(孕36周,其母重度妊高症。羊水二度,胎粪污染),生后四肢青紫,呼吸费力,入儿科.。查:体温35度,心率140次/分。体重2.2kg,早产儿外貌,四肢末梢青紫,呼吸困难,鼻翼扇动,“三凹症”,两肺可闻及湿性罗音,腹平软,四肢反射均可.
临床诊断:1.早产儿.2.呼吸窘迫综合症.3.吸入性肺炎.4.新生儿窒息.
产后2天头颅ct.
矢状窦旁征还是正常静脉窦?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8-10-31 23:13:36 修改过]
作者:
haitian598
时间:
2008-10-29 05:28
矢状窦旁征:
新生儿蛛网膜下隙出血时,血液积聚于矢状窦及窦汇旁呈高密度边,静脉窦内流动的血液呈相对低密度,底边为高密度的颅板形成的三角形征象。
此例虽然也是中间密度低三面密度高的三角形征象。但两边的高密度不像是积聚的血液,倒像是两侧的静脉窦。有点二型(2b)静脉窦嫌疑:即由侧上矢状窦直接引流入右侧横窦,直窦直接引流进左侧横窦,两侧横窦无连接。
附:颅内窦汇区mrv研究(放射学07-10-10期,23卷,p1395),分三型:
一型:有窦汇形成。上、直汇合总池发出左右横窦。亚型;1a、以右侧横窦引流为主;1b、均衡、1c、左侧为主。
二型:无窦汇形成,左右横窦不吻合。四个亚型:
2a、上、直汇与右横引流,与左横不连。
2b、上引流至右横;直引流入左横。
2c、上、直汇向左横引流,与右横不连。
2d、上引流至左横,直引流至右横。
三型:无窦汇形成,左右横窦有交通。四个亚型:
3a、上矢状窦有分叉与两横窦连,直窦直接入右横窦。
3b、上矢状窦有分叉与两横窦连,直窦直接入左横窦。
3c、直窦有分叉与两横窦连,上矢窦直接汇入右横。
3d 、直窦有分叉与两横窦连,上矢窦直接汇入左横。
作者:
zsl6918
时间:
2008-10-29 05:43
正常表现
作者:
jsgdoctor
时间:
2008-10-29 05:47
不象出血
作者:
rui-love-ying
时间:
2008-10-29 05:50
说说你的理由?
作者:
qc80012345
时间:
2008-10-29 06:56
未见异常表现。
作者:
前行
时间:
2008-10-29 20:20
本例应考虑有蛛网膜下腔出血与hie,理由:1部分脑沟密度增高,大脑纵裂模糊;2脑实质密度减低;3弥漫性脑组织肿胀。
作者:
scdlc2008
时间:
2008-10-29 23:56
未见异常表现。
作者:
随光逐影
时间:
2008-10-29 23:57
1)蛛网膜下腔出血。2)脑室出血。3)考虑hie。
作者:
影象小泰斗
时间:
2008-10-30 01:36
不像是出血,有点轻度hie表现!
作者:
同
时间:
2008-10-30 04:38
支持 轻度hie.
作者:
hansufang
时间:
2008-11-1 00:00
建议一周后复查来鉴别是静脉窦还是出血,如果无变化则肯定是静脉窦,这个病例对儿科放射医生特别实用,请楼主公布最后结果。谢谢!
作者:
ybb0821
时间:
2008-11-3 21:44
个人认为是静脉窦,但在工作中遇到这种情况不敢武断为正常,支持12楼
作者:
权世辉
时间:
2008-11-4 00:17
静脉窦可能性是大,但是侧脑室和部分脑沟内见高密度影;脑实质密度减低;弥漫性脑组织肿胀还是支持 轻度hie。应该隔期复查。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