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X5183:男,78岁,咳嗽,咳痰,胸闷一个月。 [打印本页]
作者: clj20 时间: 2008-12-23 19:04
标题: X5183:男,78岁,咳嗽,咳痰,胸闷一个月。

转贴地址:http://www.dxy.cn/bbs/post/view?bid=89&id=13532945&sty=1&tpg=2&age=0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8-12-23 11:54:33 修改过]
作者: 随光逐影 时间: 2008-12-23 19:56
考虑右侧胸腔中上部充填物;右上慢性脓胸伴胸膜增厚、粘连。
作者: 杀毒软件 时间: 2008-12-23 20:15
右肺上野多发球形病灶边厚,内见液平,壁厚薄均匀,局部胸廓及肋骨已经变形,双肺气肿像,下肺野散在粟粒影。
分析----从周围组织改变来看,此病灶应属于慢性发展,并反复感染导致囊壁增厚,并造成了邻近肺实变和纤维化,常规多考虑----1先天性肺囊肿2肺大泡3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肺气囊。
结合楼主提供的临床表现及综合影像分析后考虑------“先天性肺囊肿”合并感染可能性大。
作者: hwenke 时间: 2008-12-23 20:58
学习了
作者: taky 时间: 2008-12-23 21:38
考虑:右肺多发性肺囊肿伴感染,右侧胸膜增厚、粘连。
作者: qsbaomingcheng 时间: 2008-12-23 21:50
考虑:右肺多发性肺囊肿伴感染,右侧胸膜增厚、粘连。
作者: 回头DE浪子 时间: 2008-12-23 22:14
经典啊
支气管肺囊肿,右上肺部分膨胀不全(气管可见向右移位,右侧胸廓塌陷)
作者: ZHANGZHONGSHOU 时间: 2008-12-24 01:15
右侧胸廓、肋骨也有改变,建议ct检查后诊断。囊状影太特殊了,不好诊断是不是体外的呢,先透视一下确定。
作者: liuliu100 时间: 2008-12-24 02:12
同意6楼。
作者: 吃草吐奶 时间: 2008-12-24 03:11
加拍测位!
作者: zhangkening 时间: 2008-12-24 04:08
含气液平面的肺囊肿,应该是后天性肺囊肿,由于反复感染导致壁增厚。
作者: 黑白光影 时间: 2008-12-24 05:00
标题: 。
奥迪不象奥迪,奥运不象奥运。
支持二楼人工充填物之说,‘乒乓球肺’,脓胸胸廓塌陷充填整形术后。
[本贴已被 黑白光影 于 2008-12-24 19:14:49 修改过]
作者: jinguoji 时间: 2008-12-24 05:03
考虑右肺多发性肺囊肿伴感染,右侧胸膜增厚、粘连。
作者: ziyoufeixiang 时间: 2008-12-24 05:13
虑右肺多发性肺囊肿伴感染,右侧胸膜增厚、粘连。
作者: hexue 时间: 2008-12-24 06:23
支持右肺多发性肺囊肿伴感染,右侧胸膜增厚、粘连。
期待结果.
作者: SYFSZCW 时间: 2008-12-24 07:14
呵呵,楼主兄弟,没有想到在这边又可以看见这样的病人,这是很早以前的一种手术方式,肺叶切除后的填充物.近几十年,这种手术方式已经淘汰
作者: zsl6918 时间: 2008-12-24 13:23
挺漂亮的图像,符合囊肺并感染
作者: 姜晓辉 时间: 2008-12-24 16:09
ct解决!多囊肺?
作者: 16899168 时间: 2008-12-24 19:46
右肺多发性肺囊肿伴感染?,右侧胸廓改变不好解释,病史太少
作者: ZHANGZHONGSHOU 时间: 2008-12-24 20:00
标题: 回复:x5183:男,78岁,咳嗽,咳痰,胸闷一个月。
以下是引用syfszcw在2008-12-23 23:14:00的发言:[br]呵呵,楼主兄弟,没有想到在这边又可以看见这样的病人,这是很早以前的一种手术方式,肺叶切除后的填充物.近几十年,这种手术方式已经淘汰[br]
有道理,只是没见过,期待结果。不符合多发性肺囊肿。
作者: 王2008 时间: 2008-12-24 22:39
期待结果。
作者: 虚实村 时间: 2008-12-25 00:36
这种表现太帘见了吧.哪有这么大小排列整齐的囊肿啊?还是追问手术史吧,我也考虑填充物.
作者: 影像之路 时间: 2008-12-25 01:01
呵呵,楼主兄弟,没有想到在这边又可以看见这样的病人,这是很早以前的一种手术方式,肺叶切除后的填充物.近几十年,这种手术方式已经淘汰
作者: lhl88 时间: 2008-12-25 01:10
体外的吧
作者: WRH 时间: 2008-12-25 02:57
感觉多发囊状影不太像来自病人肺内!
作者: lechangzhongyi 时间: 2008-12-25 03:42
支持多发肺囊肿并感染
作者: caihe 时间: 2008-12-25 03:46
病例,右侧4、5肋骨肋弓似有缺如,估计右上肺叶做了切除术,因为上纵隔、气管向右侧牵拉移位。由此,右中上肺野数个大、小似相同的边缘光整,壁厚相似圆形影,考虑:填充物(乒乓球)可能性大,因为我看过这样的病例。但疑惑的是,球形影内,为什么有液平出现,难道是术前将乒乓球内注入了液体,还是乒乓球置放时间长了造成的液体。不解,请高手解答。
作者: cht177 时间: 2008-12-25 06:58
好病例
作者: dengkai 时间: 2008-12-25 06:58
考虑右侧胸腔中上部充填物;右上慢性脓胸伴胸膜增厚、粘连。
作者: gjj6818 时间: 2008-12-25 07:00
考虑:右肺多发性肺囊肿伴感染,右侧胸膜增厚、粘连。
作者: smhk 时间: 2008-12-25 18:05
期待结果
作者: 宇宙CT 时间: 2008-12-25 18:35
考虑:右肺多发性肺囊肿伴感染,右侧胸膜增厚、粘连。
作者: 战神金刚 时间: 2008-12-25 19:26
右肺多发性肺囊肿伴感染
作者: clj20 时间: 2008-12-26 00:24
标题: 回复:x5183:男,78岁,咳嗽,咳痰,胸闷一个月。

运用乒乓球填塞抢救肺结核空洞大咯血32例
作者:田怀宇 作者单位:110044沈阳市胸科医院胸外科
【摘要】 目的:抢救肺结核空洞大咯血及术后取球时机的选择。方法:运用乒乓球行肋骨骨膜外填塞术压迫肺内结核病灶达到止血效果。 结果:除2例因患者肺内空洞位置较低,未收到预期止血效果外,其余30例术后病人咯血停止。术前痰菌阳性者18例,均在术后1个月内转阴性,随诊病人均无再次咯血。结论:可以与胸廓成形术目的一致。优点:不需要直接切除肋骨,不会形成反常呼吸;手术不需要分期进行;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省时等优势;压缩范围及程度较胸廓成形术少,从而使肺功能损失小,利于患者早日恢复。
【关键词】 肺结核空洞 大咯血 乒乓球 骨膜外填塞术
资料与方法
本组为1984年1月~2005年12月肺结核空洞间患者32例,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18~73岁,平均41.5岁,17例中x线摄片显示肺内有多发空洞伴有广泛肺结核病灶,其余15例除术侧肺有多发空洞外,对侧肺也有结核病灶,24小时累计咯血量2000ml左右者8例,1000ml左右者20例,400~100ml者4例,全部病例经内科系统治疗无效。术前能耐受肺功能测验者20例,其最大通气量为予值的50%以下,其余病例因病情较重,不能耐受肺功能测定,由此可知,本组病人不适合做肺切除或肺改手术。方法:手术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均取外切口入路,将开胸器1叶卡在第5肋骨上缘,另1叶卡在肩胛骨下角处,撑开后,分离肋骨骨膜,切记勿撕破胸膜,经第三肋间将消毒处理后的乒乓球填入胸腔肋骨骨膜外,填球数目主要根据肺内病灶的软硬程度及肋骨骨膜外腔的大小确定,其原则是,既要达到对引起咯血空洞的有利压缩,又要防止心脏及纵隔器官受压,还要尽量保留肺组织。本组填球数目10~23个,多数病例填球数目为13~17个乒乓球。
结果
本组除2例由于结核空洞病灶位置低,填球压缩无力,未收到止血效果外,其余30例术后咯血停止。术前痰菌阳性者18例,均在术后1个月转阴性,随诊病人再无咯血,对侧结核病灶吸收明显。
讨论
20世纪50年代woods和lucas 分别以肋骨骨膜外塑胶球填塞术作为压缩疗法治疗空洞型肺结核。国内1952 年顾氏首先采用骨膜外塑胶球充填术治疗肺结核[1],由于术后并发症较多而逐渐废弃了此种手术。我院采用肋骨骨膜外乒乓球填塞术,主要是对那些肺结核空洞、反复大咯血经内科系统治疗无效、咯血随时能引起窒息而死亡、肺功能和全身情况差,不能负担肺切除术和胸廓成形术的双侧肺病灶之病例。笔者在塑胶球填塞术的启发下,大胆试行以乒乓球代替塑胶球进行了压缩止血疗法。术后病人咯血立即停止,亦未出现明显的异物反应。乒乓球与塑胶球相比,前者取材方便,而且弹性比塑胶球好,对纵隔和心肺不致产生过据挤压造成意外损伤。该手术由于操作简易,侵袭小,省时省血,又能避免因肺切除或胸改术术后出现支气管残端瘘或反常呼吸等严重并发症,而且对咯血病灶的压迫直接而有力,有利于病灶愈合及防止咯血再发,本术式可一期完成选择性压迫止血及肺结核萎陷治疗,有效挽救病人生命。术后取球时机的选择:本组32例术后2年内取球者20例;2 ~3年内取球者5例,3~4年内取球者3例,另外4例在4 年以上,至今仍未取球。本组在2年内主动取球的20例病人,术中见取出的乒乓球仍是正常白色或略发黄,没有变形,弹性正常。未见有球内及球周围生水感染情况,而2年以上取球的病人术中见乒乓球呈暗灰色改变,部分球周围及球内有水样液体和轻度感染现象,部分乒乓球变形,弹性明显降低。根据上述取球病人观察,我们认为最好的取球时机应是填球术后1.5年以内为佳,此时病人经填球术后咯血停止,贫血得以纠正,体质增强,痰结核菌阴转,结核中毒症状消失。如对侧结核病灶亦稳定,取球术后继续巩固抗结核治疗半年则可停药。如继续延期取球,往往导致异物感染等并发症。本组32例因全部是肺结核空洞大咯血病人,我们认为填球术后压缩期的适当延长,有助于肺内结核病灶的进一步稳定和防止咯血再发,而达到治愈。我们强调能否收到术后预期效果,手术适应证的选择事关重要,即引起咯血病灶的位置必须是靠近肺尖部和邻近外侧胸壁者,否则不易压缩出血的病灶,疗效受到影响[2]。术侧疗效的判定需根据术后咯血停止和痰结核菌阴转及症状改善情况而定。而x 线检查往往因乒乓球重叠阴影及压缩肺组织,不易肯定病灶的转变情况。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慢性传染病,而咯血又是肺结核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如抢救不及时可在数分钟内发生窒息,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临床上对其进行认真、细致的病情观察,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对降低咯血致肺结核患者死亡发生率非常重要。(后略)
作者: zsl6918 时间: 2008-12-26 01:07
十分感谢楼主提供如此精彩资料,大长见识.
作者: clj20 时间: 2008-12-26 01:13
术后取球时机的选择:本组32例术后2年内取球者20例;2 ~3年内取球者5例,3~4年内取球者3例,另外4例在4 年以上,至今仍未取球。本组在2年内主动取球的20例病人,术中见取出的乒乓球仍是正常白色或略发黄,没有变形,弹性正常。未见有球内及球周围生水感染情况,而2年以上取球的病人术中见乒乓球呈暗灰色改变,部分球周围及球内有水样液体和轻度感染现象,部分乒乓球变形,弹性明显降低。
个人意见:
综上所述:右侧部分肋骨改变,部分球体变形,部分球体内见液体,左肺尖见结核病灶.
右肋骨骨膜外塑胶(乒乓)球填塞术后感染.建议手术取球.
作者: 医盲 时间: 2008-12-26 02:11
右侧胸膜肥厚、粘连。右上肺多个肺气囊征考虑右肺多发性肺囊肿并感染。
作者: drzhang8888 时间: 2008-12-26 03:12
呵呵,第一次听说,学习了
作者: 987654zwf 时间: 2008-12-26 03:15
感谢楼主提供如此精彩资料,大长见识.
作者: ducky807 时间: 2008-12-26 07:12
外侧的几个囊状物很不好解释,居然在胸腔外了
作者: yuhongjun 时间: 2008-12-26 14:35
学习了谢谢
作者: 吴承学 时间: 2008-12-26 14:51
标题: 回复:x5183:男,78岁,咳嗽,咳痰,胸闷一个月。
以下是引用吃草吐奶的牛在2008-12-23 19:11:00的发言:[br]加拍测位!
作者: 杀毒软件 时间: 2008-12-26 16:59
十分感谢楼主提供如此精彩资料,大长见识
作者: scdlc2008 时间: 2008-12-26 20:23
长见识
作者: taky 时间: 2008-12-27 08:50
第一次见,长见识,谢谢楼主!学习了!
作者: 52yingxiang 时间: 2008-12-27 21:14
标题: 回复:x5183:男,78岁,咳嗽,咳痰,胸闷一个月。
以下是引用随光逐影在2008-12-25 17:02:00的发言:[br][quote]以下是引用clj20在2008-12-25 16:24:00的发言:[br]
[br][br]运用乒乓球填塞抢救肺结核空洞大咯血32例[br]作者:田怀宇 作者单位:110044沈阳市胸科医院胸外科 [br]【摘要】 目的:抢救肺结核空洞大咯血及术后取球时机的选择。方法:运用乒乓球行肋骨骨膜外填塞术压迫肺内结核病灶达到止血效果。 结果:除2例因患者肺内空洞位置较低,未收到预期止血效果外,其余30例术后病人咯血停止。术前痰菌阳性者18例,均在术后1个月内转阴性,随诊病人均无再次咯血。结论:可以与胸廓成形术目的一致。优点:不需要直接切除肋骨,不会形成反常呼吸;手术不需要分期进行;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省时等优势;压缩范围及程度较胸廓成形术少,从而使肺功能损失小,利于患者早日恢复。 [br]【关键词】 肺结核空洞 大咯血 乒乓球 骨膜外填塞术[br] 资料与方法[br] 本组为1984年1月~2005年12月肺结核空洞间患者32例,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18~73岁,平均41.5岁,17例中x线摄片显示肺内有多发空洞伴有广泛肺结核病灶,其余15例除术侧肺有多发空洞外,对侧肺也有结核病灶,24小时累计咯血量2000ml左右者8例,1000ml左右者20例,400~100ml者4例,全部病例经内科系统治疗无效。术前能耐受肺功能测验者20例,其最大通气量为予值的50%以下,其余病例因病情较重,不能耐受肺功能测定,由此可知,本组病人不适合做肺切除或肺改手术。方法:手术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均取外切口入路,将开胸器1叶卡在第5肋骨上缘,另1叶卡在肩胛骨下角处,撑开后,分离肋骨骨膜,切记勿撕破胸膜,经第三肋间将消毒处理后的乒乓球填入胸腔肋骨骨膜外,填球数目主要根据肺内病灶的软硬程度及肋骨骨膜外腔的大小确定,其原则是,既要达到对引起咯血空洞的有利压缩,又要防止心脏及纵隔器官受压,还要尽量保留肺组织。本组填球数目10~23个,多数病例填球数目为13~17个乒乓球。[br] 结果[br] 本组除2例由于结核空洞病灶位置低,填球压缩无力,未收到止血效果外,其余30例术后咯血停止。术前痰菌阳性者18例,均在术后1个月转阴性,随诊病人再无咯血,对侧结核病灶吸收明显。[br] 讨论[br] 20世纪50年代woods和lucas 分别以肋骨骨膜外塑胶球填塞术作为压缩疗法治疗空洞型肺结核。国内1952 年顾氏首先采用骨膜外塑胶球充填术治疗肺结核[1],由于术后并发症较多而逐渐废弃了此种手术。我院采用肋骨骨膜外乒乓球填塞术,主要是对那些肺结核空洞、反复大咯血经内科系统治疗无效、咯血随时能引起窒息而死亡、肺功能和全身情况差,不能负担肺切除术和胸廓成形术的双侧肺病灶之病例。笔者在塑胶球填塞术的启发下,大胆试行以乒乓球代替塑胶球进行了压缩止血疗法。术后病人咯血立即停止,亦未出现明显的异物反应。乒乓球与塑胶球相比,前者取材方便,而且弹性比塑胶球好,对纵隔和心肺不致产生过据挤压造成意外损伤。该手术由于操作简易,侵袭小,省时省血,又能避免因肺切除或胸改术术后出现支气管残端瘘或反常呼吸等严重并发症,而且对咯血病灶的压迫直接而有力,有利于病灶愈合及防止咯血再发,本术式可一期完成选择性压迫止血及肺结核萎陷治疗,有效挽救病人生命。术后取球时机的选择:本组32例术后2年内取球者20例;2 ~3年内取球者5例,3~4年内取球者3例,另外4例在4 年以上,至今仍未取球。本组在2年内主动取球的20例病人,术中见取出的乒乓球仍是正常白色或略发黄,没有变形,弹性正常。未见有球内及球周围生水感染情况,而2年以上取球的病人术中见乒乓球呈暗灰色改变,部分球周围及球内有水样液体和轻度感染现象,部分乒乓球变形,弹性明显降低。根据上述取球病人观察,我们认为最好的取球时机应是填球术后1.5年以内为佳,此时病人经填球术后咯血停止,贫血得以纠正,体质增强,痰结核菌阴转,结核中毒症状消失。如对侧结核病灶亦稳定,取球术后继续巩固抗结核治疗半年则可停药。如继续延期取球,往往导致异物感染等并发症。本组32例因全部是肺结核空洞大咯血病人,我们认为填球术后压缩期的适当延长,有助于肺内结核病灶的进一步稳定和防止咯血再发,而达到治愈。我们强调能否收到术后预期效果,手术适应证的选择事关重要,即引起咯血病灶的位置必须是靠近肺尖部和邻近外侧胸壁者,否则不易压缩出血的病灶,疗效受到影响[2]。术侧疗效的判定需根据术后咯血停止和痰结核菌阴转及症状改善情况而定。而x 线检查往往因乒乓球重叠阴影及压缩肺组织,不易肯定病灶的转变情况。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慢性传染病,而咯血又是肺结核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如抢救不及时可在数分钟内发生窒息,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临床上对其进行认真、细致的病情观察,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对降低咯血致肺结核患者死亡发生率非常重要。(后略) [br]
[br][br]
作者: zhanggenliang 时间: 2008-12-28 03:42
多发肺囊肿伴感染,右侧胸膜肥厚粘连
作者: shibing 时间: 2013-12-23 08:44
右肋骨骨膜外塑胶(乒乓)球填塞术后感染
作者: 陈正林 时间: 2013-12-23 17:09
未见过,谢谢分享
作者: 谢建春 时间: 2013-12-24 22:08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作者: Shihai 时间: 2019-4-24 22:07
见识了!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