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ECT0032:诊治过程及病理结果 [打印本页]

作者: gmk_006    时间: 2009-2-24 23:08
标题: ECT0032:诊治过程及病理结果
【点击阅片】
会诊时多数人认为:mri t2、t3椎体、附件异常信号强烈提示转移癌。并有脊髓受压及椎管受累,加之肺部病变故作出“疑诊肺癌骨转移瘤、不全截瘫”的诊断。对全身骨显像的诊断意见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后患者就诊于沈阳、北京多家著名大医院,均疑诊为肺癌骨转移、不全截瘫。后又于北京积水潭医院就诊。依然诊断为:肺癌骨转移、伴不全截瘫。于全麻下行t3后路肿瘤切除术、椎管成形术及内固定术。术后病理诊断为浆细胞骨髓瘤。化验检查:尿本周蛋白λ轻链阳性。术后患者双下肢肌力明显恢复。该患者的最终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伴不全截瘫,陈旧性肺结核,肺硬变、肺大泡形成、肺气肿、广泛胸膜肥厚钙化。该患者化疗后病情一度有所缓解,但最终恶化。1年半后死亡。下图是术后的dr片。

讨论 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骨髓内骨髓瘤细胞增殖引起骨骼破坏,血清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尿中出现本周蛋白,导致贫血和肾损害。本病发病率约为1/10万,发病年龄50—60最多,男:女为3:2。在恶性骨肿瘤中占17.6%。本病的影像学检查:x线平片、cr、ct平扫主要有4种表现:少数患者早期可无骨骼x线改变;多数患者早期为骨质疏松,常见于脊柱、骨盆及肋骨等处;特异性典型病变为多发、大小不等、边界清楚的圆形的溶骨性损害,称为“凿孔样”改变,多见于颅骨、脊柱、骨盆、股骨及肱骨等处;病理性骨折,常发生于肋骨、脊柱及胸骨。mri能直接显示骨髓,是检测本病最敏感的影像学方法,大致有5种表现:早期骨髓内骨髓瘤细胞数小于5—20%时,骨髓mri信号正常;病情进一步发展,mri表现为“盐—胡椒”状。既t1加权像弥漫性点状或细小颗粒状混杂信号影,t2加权像弥漫性不均匀高信号。增强mri呈弥漫性、不均匀强化;骨髓内骨髓瘤细胞大量浸润时,t1加权像弥漫性均匀低信号,t2加权像信号增高;当骨髓瘤细胞聚集成瘤结节时,mri出现比较典型表现:t1加权像可见多发、大小不等的斑片状或结节状、边界相对清晰的低信号,其信号强度低于肌肉信号强度,t2加权像信号强度明显增高,有时可超过骨髓的信号强度;骨髓内骨髓瘤细胞弥漫性浸润和瘤结节并存时,在t1加权像低信号和t2加权像高信号的背景出现斑片状或结节状t1加权像更低、t2加权像更高信号,但信号对比不十分明显。骨髓瘤常合并脊椎压缩性骨折,可高达60%。合并压缩性骨折时,椎体变形,t1加权像呈均匀低信号,t2加权像信号增高,增强mri明显强化,以胸、腰椎多见。有附件及硬膜外侵犯时,椎体周围出现软组织肿块。99tcm-mdp全身骨显像有5种表现:少数早期病例可无明确异常改变;符合骨质疏松的改变,表现为全身骨骼显影明显不清晰,有时可合并有病理性骨折;有相对特异性的典型改变是,在符合骨质疏松改变的全身骨显像的背景上合并多发性病理性骨折及肋软骨结合处“串珠样”改变;多发放射性“热区”;“热区”、“冷区”并存,“冷区”改变相对较多也是本病显像的特点。鉴别诊断。本病的骨病应与骨转移癌、老年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肾小管酸中毒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及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相鉴别。
作者: 拾荒者    时间: 2009-2-26 06:11
谢谢楼主反馈病理结果及详细的点评,学习了!
作者: dengkai    时间: 2009-2-27 00:34
谢谢楼主反馈病理结果及详细的点评,学习了!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