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丘脑下部梗塞? [打印本页]

作者: 丁宗辉    时间: 2005-9-5 04:26
标题: 丘脑下部梗塞?
丘脑下部梗塞由哪支动脉供血章碍:a大脑中动脉,b前交通动脉,c胼周动脉,d大脑后动脉,e豆纹动脉,给的答案是e,请确认。
作者: tdh    时间: 2005-9-5 05:41
e
作者: wxy7406    时间: 2005-9-5 05:56
豆纹动脉
作者: jzm01    时间: 2005-9-5 05:59
d
作者: wskgmmyvtkd    时间: 2005-9-5 14:58
e
作者: 影象王    时间: 2005-9-5 17:34
[emb6]d!
作者: 迷徒者    时间: 2005-9-5 19:57
李果珍《临床ct诊断学》第48-49
丘脑供血主要由大脑后动脉中央支供应。
作者: znxc    时间: 2005-9-5 20:36
[emb6]d
作者: lushijun    时间: 2005-9-6 05:43
[emb6]e豆纹
作者: 3711040257    时间: 2005-9-6 22:17
e
作者: nno3o2    时间: 2005-9-7 06:06
e豆纹
作者: 末班车    时间: 2005-9-10 03:43
e
[emb6]
作者: JSM    时间: 2005-9-10 04:33
支持d
作者: purenyi    时间: 2005-9-11 16:24
不要只说答案,请详细点可以吗?兄弟们!!!!!!!![emb20]
作者: origod    时间: 2005-9-14 04:42
大脑后动脉
作者: 向医生    时间: 2005-9-14 05:58
标题: 回复:丘脑下部梗塞?
我同意7楼的意见。李果珍《临床ct诊断学》p49面是这样描述的:
(三)大脑后动脉
供应枕叶和颞叶,中央支供应丘脑下部、后部等部分间脑。
另外给大家摘录一篇文章:


                 脑梗塞的定位诊断学习笔记
  
作者: 杞子忍冬


edited by webmaster

脑梗塞的定位诊断
一、前循环脑梗塞
1、 颈内动脉:
侧支循环代偿良好,可不产生任何症状和体征。
侧支循环不良:可引起同侧半球从tia到大面积梗塞,从对侧轻单瘫、轻偏瘫,同向偏盲到失语、失认、完全性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即表现为不同类型的大脑中动脉综合症

2、 大脑中动脉
完全mca综合症(mca近端主干闭塞):深部mca综合症——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浅部mca综合症——对策同向偏盲和向对侧注视障碍,在优势半球可有完全性失语。
按ocsp*分型,完全性mca综合症就是完全前循环综合症(tacs):(1)、脑损害对侧的偏瘫,(2)、对侧的同向偏盲,(3)、新的高级皮质功能障碍(言语困难,空间定向力障碍。一般均有意识障碍,常使神经系统检查无法准确进行。
深部mca综合症(单至数条mca中央支闭塞):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
如果从皮质吻合支来的血流很有效,也可以只表现中央支闭塞症状即整个对侧偏瘫(头面,上肢、下肢)和偏身感觉障碍、构音障碍,而没有皮质功能缺损症状。
浅部mca综合症:上部皮质支闭塞可出现中枢性面瘫及舌瘫,上肢重于下肢的偏瘫,优势半球可有运动性失语;下部皮质支闭塞可有感觉性失语,头和双眼转向病灶侧。(藿称对策注视麻痹),对侧同向偏盲或上相限盲,或空间忽视。

3、 大脑前动脉
主干闭塞引起对侧下肢重于上肢的偏瘫、偏身感觉障碍,一般无面瘫。可有小便难控制。
通常单侧大脑前动脉闭塞由于前交通动脉的侧支循环的代偿,症状表现常不完全。
偶见双大脑前动脉由一条主干发出,当其闭塞时可引起两侧大脑半球内侧面梗塞,表现为双下肢瘫、尿失禁、强握等原始反射及精神症状。
4、脉络膜前动脉
闭塞常引起三偏症状群,特点为偏身感觉障碍重于偏瘫,而对侧同向偏盲又重于偏身感觉障碍,有的尚有感觉过度、丘脑手、患肢水肿等。

二、后循环脑梗塞(poci)
1、 椎基底动脉
梗塞灶在脑干、小脑、丘脑、枕叶及颞顶枕交界处。基底动脉主干闭塞常引起广泛的桥脑梗塞,可突发眩晕、呕吐、共济失调,迅速出现昏迷、面部与四肢瘫痪,去脑强直、眼球固定、瞳孔缩小、高热、甚至呼吸及循环衰竭死亡。
椎基底动脉体征的共同特点是下列之一
(1) 交叉性瘫痪:同侧脑神经瘫(单或多)伴对侧运动和/或感觉功能缺失;
(2) 双侧运动和/或感觉的功能缺失。
(3) 眼的协同功能障碍(水平或纵向),
(4) 小脑功能缺失不伴同侧长束征
(5) 孤立的偏盲或同侧盲。
较常见的综合症有:
中脑腹侧综合征(大脑脚综合症,weber综合征)
供应中脑的基底动脉穿通支闭塞引起,表现为病侧动眼神经麻痹(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眼球向内、上、下活动受限),对侧椎体束受损(对侧中枢性偏瘫)
脑桥上外侧综合征:
小脑上动脉阻塞所致,故又称小脑上动脉综合症。主要临床表现有:
①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前庭核损害)
②两眼向病灶侧水平凝视不能(脑桥侧视中枢损害)
③同侧肢体共济失调(脑桥臂、结合臂、小脑齿状核损害);
④同侧horner综合征(下行交感神经损害)
⑤同侧面部感觉障碍(三叉神经感觉束损害)和对侧痛觉、温度觉障碍(脊髓丘脑束损害);
⑥对侧下肢深感觉障碍(内侧丘系外侧部分损害)
脑桥腹外侧(腹下部)综合征(millard-gubler综合征)
供应脑桥的旁中央支(一说为小脑下前动脉)闭塞,表现为病侧外展神经(眼球外展受限)和面神经周围麻痹(皱额、闭眼、鼓腮不能、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对侧),对侧锥体束受损,出现对侧中枢性偏瘫。若损害内侧丘系和脊髓丘脑束,可出现对侧偏身感觉障碍。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综合征)
过去认为是小脑后下动脉(pica)闭塞引起故又称小脑后下动脉综合征,现证实10%由pica引起,75%由一侧椎动脉闭塞引起。余下由基底动脉闭塞引起。
典型临床表现为
i、 突发眩晕、恶心、呕吐、眼震(前庭外侧核及内侧纵束受损)
ii、 同侧面部痛温觉丧失(三叉神经脊髓束及核受累)
iii、 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同侧软腭提升不能、声带瘫痪和咽反射消失(舌咽迷走神经受损)
iv、 同侧共济失调(绳状体及脊髓小脑束损害)
v、 对侧躯体痛温觉丧失(脊髓丘脑侧束受累)
vi、 同侧horner综合征:(眼睑下垂、瞳孔缩小和眼球内陷,为交感神经下行纤维受损表现)。
延髓内侧综合征(dejerine综合征)
椎动脉及其分支或基底动脉后部血管阻塞,引起延髓锥体发生梗死时产生同侧舌肌麻痹(xii脑神经损害)和萎缩,对侧上下肢中枢性瘫痪以及触觉、位置觉、振动觉减退或丧失。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基底动脉顶端的主要分支(左右大脑后动脉,后交通支,左右小脑上动脉及供应丘脑下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