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这就是差距 [打印本页]

作者: Software    时间: 2009-6-13 04:18
标题: 这就是差距
某些国家老说中国产品不好,今天我想通过两个机箱内部的结构,给大家一个答案。




再看看下面的






这个机箱是零工具,也就是说,在不用工具的情况下可以轻松打开机箱盖,硬盘托架等。设计很人性化。


[本贴已被 software 于 2009-6-12 20:21:00 修改过]

作者: 牟言科    时间: 2009-6-13 05:44
标题: 回复:这就是差距
下面的是戴尔的标准机箱设计,取硬盘的确方便,机箱盖不用工具就可以打开!

作者: 黑白光影    时间: 2009-6-13 06:00
一分价钱一分货。中国的简便,重量轻;戴尔的复杂,机箱那叫一个沉。
作者: Software    时间: 2009-6-13 06:07
标题: 回复:这就是差距
请大家注意看一下:第一个机箱内的布线是不是和乱麻一样
                   第二个整洁有序
我在想,机箱中的布线不需要技术含量吧。为什么国内的厂商就是做的如此的失败,简直和个人组装机没啥区别。我很纳闷?




[本贴已被 software 于 2009-6-12 22:19:39 修改过]

作者: yuhongjun    时间: 2009-6-13 13:39
需要发展和进步
作者: 牟言科    时间: 2009-6-13 17:41
标题: 回复:这就是差距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事情:戴尔的机箱以及许多部件是自己生产,如主板的bios都是固化有公司的设置,有的机器连内存都必须用戴尔的,电源接线几乎没有多余接头,电脑部件的通用性不强。
而上面的机器,有许多的部件非常通用,如cpu风扇等。电源接头多多,扩展性强大,就是硬盘的更换不太方便,但是,这个毕竟不常用。总的来讲,戴尔的机器性价比还是满高的。我们的工作站全部是戴尔的产品!





[本贴已被 牟言科 于 2009-6-13 9:45:26 修改过]

作者: 拾荒者    时间: 2009-6-15 04:08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
作者: 37度    时间: 2009-6-19 05:07
是啊,ibm的 富士通的很多机子都不用改锥。   拉动内需嘛,多卖工具。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