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CT21391:是腔梗么?
[打印本页]
作者:
frzh
时间:
2009-8-2 18:40
标题:
CT21391:是腔梗么?
女。24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9-8-2 18:23:22 修改过]
作者:
子十
时间:
2009-8-2 18:42
脉络膜裂小囊肿
作者:
pujunzhi
时间:
2009-8-2 18:48
支持脉络膜裂囊肿。
作者:
杀毒软件
时间:
2009-8-2 18:53
支持
作者:
panyishengct
时间:
2009-8-2 18:54
脉络膜裂小囊肿
作者:
随光逐影
时间:
2009-8-2 19:24
支持 脉络膜裂囊肿。
作者:
深泽交通
时间:
2009-8-2 19:31
标题:
回复:是腔梗么?
以下是引用
pujunzhi在2009-8-2 10:48:00
的发言:
[br]支持脉络膜裂囊肿。
作者:
zxl51642
时间:
2009-8-2 20:25
以下是引用pujunzhi在2009-8-2 10:48:00的发言:
支持脉络膜裂囊肿。
作者:
zjzjr
时间:
2009-8-2 20:26
支持 脉络膜裂囊肿
作者:
tfq6909
时间:
2009-8-2 20:28
不懂 脉络膜裂囊肿
作者:
yangyang2000
时间:
2009-8-2 22:15
脉络膜裂囊肿,哪位战友解释一下
作者:
513ytb
时间:
2009-8-2 23:47
脉络膜裂小囊肿.
作者:
QINGJUAN
时间:
2009-8-3 02:44
支持 脉络膜裂囊肿
作者:
niexitao
时间:
2009-8-3 02:51
这个病例的诊断需要根据年龄、病史、临床表现综合诊断吧!如果是年龄较大,有高血压病史,则首先应该考虑腔隙性脑梗塞吧!
作者:
zbp537
时间:
2009-8-3 03:31
支持右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病灶不是位于脉络膜裂囊肿的位置。
作者:
lqxhl
时间:
2009-8-3 04:04
摘自某杂志:脉络膜裂是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颈内动脉分支,携软脑膜伸入侧脑室下角参与脉络丛生成时所
形成的裂隙。其内有脉络膜前动脉、脉络膜后外动脉及其分支走行,还含有少量脑脊液。位于海马回
与下丘脑之间,内侧通于环池,外侧为侧脑室下角,前面是海马沟及杏仁体,后部与海马沟交通,此
区域可称为脉络膜裂区。脉络膜裂蛛网膜囊肿是发生于脉络膜裂内的蛛网膜囊肿,简称脉络膜裂囊肿。
在ct轴位像卜,脉络膜裂囊肿显示于四叠体下丘脑层面,位于脉络膜裂区。囊肿一般较小,病灶边缘清晰,水样低密度。值得指出的是,由于ct组织分辨率不高,轴位像上,常不易与颗叶深部、海马或下丘脑病
变鉴别。即使在ct冠状位像上,也难以与下丘脑病变相鉴别,甚至容易将下丘脑的病变误诊为脉络
膜裂囊肿。mr可以多方位成像,而且组织分辨率远远高于ct,因此mri检查可以作为脉络膜裂囊肿
确诊手段。脉络膜裂囊肿mri信号表现特点与其他部位蛛网膜囊肿一样为长t,长t2信号,flair
序列信号衰退,呈低信号,与脑脊液信号相仿,容易与胆脂瘤鉴别。mri还可显示其形态上具有“见缝
就钻”的特点:冠状位上,由于有下丘脑和海马回的上下隔,其内外侧有脉络膜裂的存在,故病灶多呈
“双凸透镜”形;矢状位上,脉络膜裂与海马沟交通,类似斜卧的‘入”字,所以脉络膜裂囊肿常沿脉络膜
裂、海马沟成角,呈一箭头样”改变。在鉴别脉络膜裂囊肿与下丘脑或海马回病灶时,首选mri冠状
位。此方位成像能清楚分辨囊肿与上述两部位之间有一正常脑实质相隔.
作者:
黑白光影
时间:
2009-8-3 04:41
支持 脉络膜裂囊肿
作者:
泪洒红尘
时间:
2009-8-3 04:53
支持 脉络膜裂囊肿。
作者:
超级奶爸
时间:
2009-8-3 06:06
学习了,谢了!
作者:
dsl555
时间:
2009-8-3 06:16
支持脉络膜裂囊肿。
作者:
胡宇
时间:
2009-8-3 06:50
支持右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病灶不是位于脉络膜裂囊肿的位置。
作者:
胡宇
时间:
2009-8-3 06:52
你们的二维图象好清晰
作者:
勤奋的小
时间:
2009-8-3 07:04
哦!
学习了!
作者:
gaoyang8
时间:
2009-8-3 09:04
学习了!
作者:
卜一
时间:
2009-8-3 12:44
支持脉络膜裂囊肿。
作者:
zhengfaming
时间:
2009-8-3 16:48
支持 脉络膜裂囊肿
作者:
zb5205
时间:
2009-8-3 18:25
学习了!
作者:
mlfx123321
时间:
2009-8-8 11:04
正常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