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CT022:肾上腺病例。 [打印本页]
作者: wchgh 时间: 2003-12-12 07:03
标题: CT022:肾上腺病例。
(结果公布:http://www.radida.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1129)
患者:女,乏力,血皮质醇减低,血压偏低。患者拒绝+c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7-11-7 16:41:32 修改过]
作者: 翁志蓬 时间: 2003-12-12 07:14
双侧肾上腺腺瘤。
作者: 陈一文 时间: 2003-12-12 22:43
考虑双侧肾上腺增生或腺瘤,良性病变
作者: ZYX_JMH 时间: 2003-12-13 03:44
双侧病变,转移瘤不能排除。特别应检查肺部。
作者: wchgh 时间: 2003-12-13 17:36
患者肺部正常,我的浅见,考虑:双侧肾上腺结核可能性大,原因是患者血皮质醇减低,如果为腺瘤、增生的话血皮质醇应升高。[肾上腺结核的ct诊断和分期: 形态、大小、钙化、低密度均与病程长短有关。(1)期:双侧增大、仍具正常肾上腺分支结构。钙化出现率低,且较细微,可有局部低密度,病程在一年内。(2)期:双侧明显增大、形态相对不规则,钙化常见、较粗糙呈散在分布,无局限性低密度,病程1-4年。(3)期:肾上腺大小正常或萎缩,失去正常肾上腺形态、钙化呈致密斑块。临床90% 出现乏力、消瘦、皮肤色素沉着、恶心、呕吐、血压下降;试验—皮质功能低下为主要手段,acth升高,血皮质醇下降、电解质紊乱、贫血-----阿狄森氏病为疾病的开始;皮肤色素沉着作为病程开始的标志。 ]--敬请探讨!!!
作者: 翁志蓬 时间: 2003-12-14 18:04
肺部没有结核,而双侧肾上腺结核的情况比较少见。肾上腺腺瘤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腺瘤,后者可无症状。至于有专家提出的,从肿瘤的大小、单侧双侧推断是哪一类型的腺瘤,我觉得不太可信。
作者: sweet918 时间: 2003-12-14 18:09
双侧肾上腺腺瘤,不排除嗜饹细胞瘤,最好补充病历和增强.
作者: ct_r 时间: 2003-12-14 18:18
双侧肾上腺病变,右侧可见斑点状钙化,考虑双侧肾上腺结核。
作者: wchgh 时间: 2003-12-14 23:45
腺瘤无功能性不造成血皮质醇改变,而该患者血皮质醇减低。
作者: zzzsssjjj 时间: 2003-12-15 01:57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一般由两种情况所致:1、肾上腺结核;2、自然免疫等原因破坏了双侧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所致,临床上较少见,请结核临床有无自然免疫等原因,若有此病例应考虑双侧肾上腺无功能腺瘤,否则还应考虑结核。
作者: ZYX_JMH 时间: 2003-12-15 04:53
标题: 回复:病例022:肾上腺病例。
注意:皮质醇减低。
/反对
作者: cola 时间: 2003-12-15 05:34
同意zzzsssjjj意见!!结核还是应首先考虑。
作者: 陈一文 时间: 2003-12-15 06:27
我还没有看过肾上腺的结核,如果证实了那就长见识了
作者: hyk001_ren 时间: 2003-12-15 07:44
我倾向于双侧肾上腺结核可能。至于wchgh说的“腺瘤无功能性不造成血皮质醇改变,而该患者血皮质醇减低。”是否会出现有功能的肾上腺给肿瘤组织受压、破坏而造成血皮质醇减少呢?
望指导!!
作者: ct_r 时间: 2003-12-15 15:26
双侧肾上腺病变,右侧可见斑点状钙化,我认为还是首先考虑双侧肾上腺结核。(54岁女性,腹腔可见多个点状钙化,是否有结核病史?)
作者: wchgh 时间: 2003-12-16 05:54
阿迪森氏病---可惜患者无色素沉着。
作者: 九目段 时间: 2003-12-17 05:48
1、肾上腺结核多继发于其他脏器的结核,病人腹腔内见多发点状钙化,考虑曾有腹膜结核病史;
2、可引起肾上腺功能减退,病人亦有之;
3、大多数为双侧发病,进展缓慢,此为双侧;
4、病理表现为干酪坏死或肉芽肿形成,多合并钙化,肾上腺肿大,形态不规则,病人钙化及坏死虽然不多,但亦有之;
5、临床症状多为乏力、体重减轻、皮肤粘摸色素沉着,多以暴露部位为主。
综上所述:考虑双侧肾上腺结核。
鉴别诊断:
1、双侧肾上腺转移瘤,常有原发肿瘤,其内部密度较均一,多无囊变及钙化。
2、组织胞浆菌病,可致肾上腺钙化,形成实性或囊性肿块,可单侧亦可双侧,应结合临床资料鉴别,本例表现考虑肾上腺结核的可能只比其多一点,必须临床排除才可以!
3、细菌性肾上腺脓肿,少见,多见于新生儿,ct平扫低密度,壁较厚,无钙化。
作者: 91616lyt 时间: 2003-12-19 11:01
增强说明一切,何必猜呢?[emb4]
作者: 九目段 时间: 2003-12-19 13:21
你觉得增强能解决一切问题吗?有本事来点有用的分析,别在这里充专家,自命清高[emb8][emb4]/无聊
作者: 波斯猫 时间: 2004-1-10 03:40
双侧发病,多以腺瘤多见 ,可临床不支持,
肾上腺结核我又没见过,希望有结果通知一声!!/道谢/道谢/道谢!!!
作者: 听蝉观竹 时间: 2004-1-10 04:57
我同意双侧肾上腺结核的意见,依据:1.右侧肾上腺钙化,因为肾上腺的钙化其它疾病很少见,结核性钙化有其特征性意义;ct表现双侧肾上腺增大,但是其密度较低,边缘光滑不符合转移瘤改变;3.临床有血的肾上腺皮质醇试验减低改变。不过,我是赞同ct增强的意见,增强扫描会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影像信息,我不明白九目段老师为什么会如此目中无人,就连别人的正常意见都不能听?
作者: wchgh 时间: 2004-1-10 05:16
标题: 回复:病例022:肾上腺病例。
的确增强扫描很重要,但有的患者过敏、有的拒绝、再有的是经济问题,所以好多较好的病例,就象一块好玉,可惜有瑕疵,该患者我已尽力--只是世事不尽人意!!!同志们请放心,好的病例我是不会放过的,组织上不同意,我亦不同意。
[本贴已被 wchgh 于 2004-1-9 21:17:44 修改过]
[本贴已被 wchgh 于 2004-1-9 21:20:07 修改过]
作者: jijunabc 时间: 2004-1-10 08:14
同意十楼分析
作者: 九目段 时间: 2004-1-11 00:41
同意wchgh!身体是病人的,做不做增强人家说了算,再说有人皮试过敏,你敢做吗?有人没钱,你出吗?人无完人,事无完事,我们只有尽其力、耗其能而为之,无它,我提一个建议,大家不要生气(已经有人生气了,声明:九目段不是目中无人之人,天外有天),最好不要说建议增强,建议......,建议......,战友们上传的病例一定是他手头仅有的,资料可能不全,也是因为没有办法获得,我的建议是上传多少,就根据多少资料来分析病例,你可以有一种诊断,甚至几种、几十种都可以,你建议增强,你又建议mri,你又建议穿刺活检,是不是再建议开腹探察一下?不是说说就能办到的,我们的注意力应在“细致观察、全面分析、缜密总结、完美诊断”上,这也是我自己总结的“十六字方针”
作者: 神鹿 时间: 2004-1-11 04:30
双侧肾上腺腺瘤.(从常见上,多发上,虽有点状钙化,结核概率很小?)
作者: yangxianliang 时间: 2004-1-11 16:27
坚决同意双侧肾上腺结核的诊断,肝门腹腔的钙化,病灶本身的钙化,皮质醇试验的减低及无胸部肿瘤病史都支持引诊断.当然肾上腺结核以萎缩钙化为多见,此图像真是好,开眼界!
作者: zuoct_cn 时间: 2004-1-11 17:18
“细致观察、全面分析、缜密总结、完美诊断”经典
我是一个新手,看了几个病例竟然都没有病理结果,是一个遗憾。希望斑竹能否多提供有病理结果的病例。也好将全面分析的结果有个比较的标准。
谢谢
作者: 听蝉观竹 时间: 2004-1-11 17:52
ct增强与平扫是ct的两种基本经常方法,这一点是不容质疑的,有许多病例不通过增强,是无法进行分析诊断,我觉得这一个观点不能被混淆,至于病人和家属不愿做和过敏这一些与ct增强的价值本身不矛盾,不会因为病人不愿做检查,而这一项检查就不必要做,如果没有增强扫描,没有完成整个检查,谈什么全面、完美?
ct增强十分重要!!!!!
作者: 九目段 时间: 2004-1-11 20:15
我比你还同意增强十分必要!!!,“有许多病例不通过增强,是无法进行分析诊断”这句话是完全错误的,ct仅有20多年的历史,而自从伦琴发明x射线以来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例如平片从多种方面都比不上ct平扫,那么这么多年以来老一辈放射学家是如何分析病例的,照你说的来讲,他们分析病例根本就谈不上叫分析,完全是废话了,因为他们没有做ct强化,因为他们没有做mri,因为他们没有做.....,不是“有许多病例不通过增强,是无法进行分析诊断”,而是有了ct增强,使我们在分析的基础上做到更好的分析,“不通过增强”不是“进行分析诊断”的充分必要条件,而是一个可有可无、但尽量有的补充条件。我的“全面”“完美”指的是在你现有的能够获得的全部资料的基础上做到“全面”“完美”的分析,分析不是来100%的准确诊断(甚至和病理一致),有时分析出来的结果可能是错的,只要是分析的合理,解释的透彻,也不失为一种完美,现代医学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是一门科学,是一门经验的科学,不是1+1算出来的,这就说明通过经验分析的重要,同样我们影像学中“同影异病”“同病异影”的情况这是人所共知的,有两句话我想让大家回味一下:“医学上有常见病,也有特例”“医学上无常见病,更没有特例”,不知大家理解否?这就要我们去分析判断,而有些时候病人无法或不做进一步的检查(如增强等),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难道你非得叫病人做,不做就不给你分析病例,就不给你诊断,就不给你处理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什么样的客观条件就做什么样的事,但不能不做。
听蝉观竹先生,我俩并不是有分歧,而是有误解,至于孰是孰非,请各位战友们评判吧。
作者: 听蝉观竹 时间: 2004-1-11 20:25
[emb9][emb9][emb9]
作者: 听蝉观竹 时间: 2004-1-12 04:36
/抽烟
/怀疑
[emb14]
作者: 听蝉观竹 时间: 2004-1-12 04:55
九目段老师:您看一看您自个儿前后说的话好像有些自相矛盾...呀...,我们有什么分歧?有什么误解?还要战友们来评判孰是孰非?您好要强哦! 我投降,我认输,我有错...我不应该发表和您不同的意见,错错错。。。/痛哭[emb14][emb14]
作者: 91616lyt 时间: 2004-1-12 05:19
九目段老师你好,这里是讨论区,并非????ct增强是进一步明确诊断的必要步骤,可以提供许多很有价值的信息,能大大缩小诊断的范围,至于一些主观因素我们都是尽量作病人家属的工作,而不是过分强调这些原因,因为我们最终的目的是正确的诊断,减少误诊率,同时也是为了避免病人走弯路多花钱,但该作的检查绝对不能轻易的放弃。就该病例需要明确血供如何?何种强化?均匀---环状----不均匀等,这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双侧多发占位可以考虑:腺瘤(有功能或无功能)、结核、转移瘤、淋巴瘤,如果都写上,那还叫诊断吗?
作者: 九目段 时间: 2004-1-14 07:14
91616lyt老师,这里是讨论区,而且是病例讨论区,我觉得你们对我似乎很误解,我没有否定ct增强必要性,反而是支持的,在这点上我想我们的看法应该是一致的吧!那我就用另一种说法来阐述我的意思,你也在丁香圆里,得分不得分是看你发贴子的价值的,诸如“建议增强”之类的话或只下一个简单的结论根本是不给你分的,我们上网的目的是为了好玩吗?如果你抱这样的态度,发无价值的帖子有情可冤,如果你是报着提高自己又要帮助大家提高的,我觉得你一定要注意你发帖子的含金量,我觉得翁志蓬先生、wchgh先生在这方面给我们做树立了榜样。我做为一个管理员有责任把更多的人吸引进来,更有责任通过我们的网站使大家在业务上更上一层楼。
作者: 91616lyt 时间: 2004-1-14 09:19
通过网站使大家在业务上更上一层楼!!!!!!!
这是我们的共同目的。谢谢你的指教。有病理了别忘了告诉我一声。
作者: gaozhengyi 时间: 2004-2-15 04:22
虽然病史提供的不多,但已经可以提出诊断了。应该首先考虑双侧肾上腺结核。肾上腺结核在病理上可以分为活动期、干酪化期和钙化期。往往为双侧性,在国内,是引起肾上腺功能减退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ct表现为双侧双侧肾上腺肿大、密度不均,晚期体积缩小钙化。
[emb25]
作者: 人工智能 时间: 2005-4-14 22:37
如没原发tb 单存的太少见了
作者: sbb 时间: 2005-5-7 01:49
散在钙化点,伴肾上腺结节增大,按一元论解释好一些。
作者: zhaozilong 时间: 2005-5-9 08:17
侧病变,转移瘤不能排除
作者: fskfsk 时间: 2005-5-9 18:57
考虑双侧肾上腺增生或腺瘤 ,因较小,无增大的淋巴结。
作者: 3288161 时间: 2005-5-16 07:08
本贴发表时间:2003-12-11 23:03:13
现在时间:2005-05-15 23:11
17个月了,有结果了吗?也没有随访吗?还有再讨论的价值吗?
作者: sunnyguaihua 时间: 2006-1-16 20:49
同意zyx_jmh的看法,首先要排除转移。
作者: 李晓阳 时间: 2007-7-2 04:40
关于肾上腺的影像表现,需要结合临床以及实验室的检查,不单单是平扫和增强能够定性的,也可以说肾上腺病变影像学特异性并不高,或者还需要对其进一步总结、提高。
作者: jinguoji 时间: 2007-7-6 22:56
有结果了吗?
作者: 青莲居士 时间: 2007-7-7 04:01
双侧病变,转移瘤不能排除。特别应检查肺部
作者: shibing 时间: 2015-5-7 09:07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一般由两种情况所致:1、肾上腺结核;2、自然免疫等原因破坏了双侧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所致,临床上较少见,请结核临床有无自然免疫等原因,若有此病例应考虑双侧肾上腺无功能腺瘤,否则还应考虑结核
作者: jzp0434 时间: 2015-10-10 16:23
考虑双侧肾上腺腺瘤可能性大,不除外其他性质病变。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