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X6509:大家过来看看,给点意见 [打印本页]

作者: ldc0057    时间: 2009-11-5 20:56
标题: X6509:大家过来看看,给点意见
患者,男性,59y,双跟骨疼痛多年,以右侧为著,现来院检查,部分双跟骨侧轴位。如下: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9-11-5 18:42:54 修改过]

作者: zxl51642    时间: 2009-11-5 21:43
退变,骨髓窦,左侧骨岛,建议ct。鉴别:骨囊肿、骨内脂肪瘤、abc。
作者: 王仕学    时间: 2009-11-5 22:52
支持骨髓窦。
作者: 刘立龙    时间: 2009-11-6 00:07
左侧骨内脂肪瘤。
作者: jiahui7z    时间: 2009-11-6 00:59
似乎是空的,可能是变异,向大家学习。
作者: zjzjr    时间: 2009-11-6 01:16
支持2楼.
作者: 帅河马    时间: 2009-11-6 02:36
学习了
作者: ytxman89    时间: 2009-11-6 03:47
支持2楼意见,还需进一步检查
作者: ldc0057    时间: 2009-11-6 03:56
该患者自诉在别的医院做过ct检查,找过中医院的专家会诊,但未做病检,专家凭经验说是个良性骨囊肿。
作者: zy_zj    时间: 2009-11-6 04:01
左侧内部见钙化影,多考虑脂肪瘤,右侧位于跟骨前下方,多考虑骨髓窦。ct或核磁进一步检查能提供更多的信息,对诊断帮助更大。
作者: ldc0057    时间: 2009-11-6 04:05
骨髓窦是指松质骨内先天性骨小梁发育稀少,各组骨小梁间的骨小梁少或缺如,形成一空腔,内含有骨髓,称为骨髓窦,为正常解剖变异。骨髓窦以跟骨最多见,简称骨髓窦,其次见于股骨颈、股骨远端及髋臼上缘等处。
  【临床表现】
    成人多见,因系解剖变异,无症状。常因外伤或其他原因做x线检查时发现。
  【x线表现】
    1.跟骨窦的形成  跟骨示足弓的重要支点,承受着来自自身及负荷的重量。为了适应承受重量的力学需要,跟骨的结构十分精密合理。其骨小梁的发育有三组:①自跟距关节后缘向后下方呈斜向走行;②沿跟骨下方分布;③自跟结节处向前方伸展。三组骨小梁间有一个类三角形、圆形或椭圆形透亮区,即跟骨窦。
    2.跟骨窦的表现  观察跟骨窦以侧位平片为佳。其特点是位于跟骨前部中央,跟骨沟后方,尖端向上,足弓后上部,承受重量轻的特定位置。窦的基底与跟骨下缘平行。与窦基底相当的跟骨下缘皮质密度高,呈致密带状或线状。窦内骨小梁稀少或缺如。边缘清楚整齐,无硬化。大小1-3cm。窦内有时可见营养沟。多数为单侧,少数双侧对称发生。窦周骨质正常。
    【鉴别诊断】
    1.跟骨囊肿  囊肿多位于跟骨后中部,与跟骨窦位置不同。呈圆形或椭圆形,囊内无骨小梁,高度透亮,膨胀生长,周边轻度硬化。
    2.单房性巨细胞瘤    破坏区边缘清楚,内无骨间隔。骨皮质变薄。临床上有疼痛。肿瘤多位于跟骨后部,肿瘤中心多在跟骨窦之后。
    3.跟骨结核    病变范围较小,病变呈不规则破坏,边缘模糊,无硬化,周围骨质疏松。
作者: 拾荒者    时间: 2009-11-6 04:12
标题: 回复:x6509:大家过来看看,给点意见
以下是引用zy_zj在2009-11-5 20:01:00的发言:[br]左侧内部见钙化影,多考虑脂肪瘤,右侧位于跟骨前下方,多考虑骨髓窦。ct或核磁进一步检查能提供更多的信息,对诊断帮助更大。

作者: zhanggenliang    时间: 2009-11-6 04:15
右侧骨髓窦。左侧考虑骨岛。关注结果
作者: xuyongqi    时间: 2009-11-6 04:42
标题: 回复:x6509:大家过来看看,给点意见
以下是引用zy_zj在2009-11-5 20:01:00的发言:[br]左侧内部见钙化影,多考虑脂肪瘤,右侧位于跟骨前下方,多考虑骨髓窦。ct或核磁进一步检查能提供更多的信息,对诊断帮助更大。

作者: 爱克斯光    时间: 2009-11-6 04:46
学习了
作者: weixiaoxiaoxiao    时间: 2009-11-6 06:22
谢谢11楼分析
作者: 胡宇    时间: 2009-11-6 06:57
骨髓窦是指松质骨内先天性骨小梁发育稀少,各组骨小梁间的骨小梁少或缺如,形成一空腔,内含有骨髓,称为骨髓窦,为正常解剖变异。骨髓窦以跟骨最多见,简称骨髓窦,其次见于股骨颈、股骨远端及髋臼上缘等处。
  【临床表现】
    成人多见,因系解剖变异,无症状。常因外伤或其他原因做x线检查时发现。
  【x线表现】
    1.跟骨窦的形成  跟骨示足弓的重要支点,承受着来自自身及负荷的重量。为了适应承受重量的力学需要,跟骨的结构十分精密合理。其骨小梁的发育有三组:①自跟距关节后缘向后下方呈斜向走行;②沿跟骨下方分布;③自跟结节处向前方伸展。三组骨小梁间有一个类三角形、圆形或椭圆形透亮区,即跟骨窦。
    2.跟骨窦的表现  观察跟骨窦以侧位平片为佳。其特点是位于跟骨前部中央,跟骨沟后方,尖端向上,足弓后上部,承受重量轻的特定位置。窦的基底与跟骨下缘平行。与窦基底相当的跟骨下缘皮质密度高,呈致密带状或线状。窦内骨小梁稀少或缺如。边缘清楚整齐,无硬化。大小1-3cm。窦内有时可见营养沟。多数为单侧,少数双侧对称发生。窦周骨质正常。
    【鉴别诊断】
    1.跟骨囊肿  囊肿多位于跟骨后中部,与跟骨窦位置不同。呈圆形或椭圆形,囊内无骨小梁,高度透亮,膨胀生长,周边轻度硬化。
    2.单房性巨细胞瘤    破坏区边缘清楚,内无骨间隔。骨皮质变薄。临床上有疼痛。肿瘤多位于跟骨后部,肿瘤中心多在跟骨窦之后。
    3.跟骨结核    病变范围较小,病变呈不规则破坏,边缘模糊,无硬化,周围骨质疏松。
作者: dengkai    时间: 2009-11-6 07:12
左侧内部见钙化影,多考虑脂肪瘤,右侧位于跟骨前下方,多考虑骨髓窦。ct或核磁进一步检查能提供更多的信息,对诊断帮助更大。
支持
作者: 张辉9999    时间: 2009-11-6 15:42
右侧骨髓窦。左侧考虑骨岛。关注结果
作者: LIAOQIANG    时间: 2009-11-6 17:21
左侧考虑脂肪瘤,右侧考虑骨髓窦。
作者: wanchuanyi1982    时间: 2009-11-6 20:07
左侧考虑脂肪瘤,右侧为骨髓窦
作者: zsl6918    时间: 2009-11-6 20:19
支持骨髓窦
作者: hexue    时间: 2009-11-7 03:09
支持骨髓窦
作者: 吴医师    时间: 2009-11-7 03:25
标题: 回复:x6509:大家过来看看,给点意见
以下是引用zy_zj在2009-11-5 20:01:00的发言:[br]左侧内部见钙化影,多考虑脂肪瘤,右侧位于跟骨前下方,多考虑骨髓窦。ct或核磁进一步检查能提供更多的信息,对诊断帮助更大。

作者: 观影朔征    时间: 2009-11-7 05:33
标题: 回复:x6509:大家过来看看,给点意见
以下是引用zsl6918在2009-11-6 12:19:00的发言:[br]支持骨髓窦

作者: 黑白光影    时间: 2009-11-7 05:36
左侧内部见钙化影,多考虑脂肪瘤,右侧位于跟骨前下方,多考虑骨髓窦。ct或核磁进一步检查能提供更多的信息,对诊断帮助更大。
支持
作者: dyqct    时间: 2009-11-8 18:16
左侧考虑脂肪瘤,右侧为骨髓窦。
作者: 谨言慎行    时间: 2009-11-9 01:44
支持2瘘
作者: ldc0057    时间: 2009-11-9 02:49
双跟骨骨髓窦大家的意见基本统一,左跟骨骨岛或脂肪瘤两者如何区分及鉴别望高手指教。
作者: zhangkening    时间: 2009-11-9 05:22
右跟骨内囊状改变,囊壁有硬化,所以我还是考虑右跟骨骨囊肿,左跟骨周围硬化,中央有骨化,所以我考虑软骨母。
作者: ZHANGZHONGSHOU    时间: 2009-11-9 15:09
标题: 回复:x6509:大家过来看看,给点意见
以下是引用黑白光影在2009-11-6 21:36:00的发言:[br]左侧内部见钙化影,多考虑脂肪瘤,右侧位于跟骨前下方,多考虑骨髓窦。ct或核磁进一步检查能提供更多的信息,对诊断帮助更大。[br]支持

作者: xiaoyuange    时间: 2009-11-18 08:51
未排内生软骨瘤
作者: yuhongjun    时间: 2009-11-18 22:39
左侧考虑脂肪瘤,右侧为骨髓窦。
作者: shibing    时间: 2014-10-17 08:09
考虑骨髓窦
作者: xianrenzhang    时间: 2014-10-18 10:15
骨髓窦
作者: zjm赵建明    时间: 2014-10-19 15:59
不排除右侧内生软骨瘤。
作者: sunbin    时间: 2014-10-20 15:35
左侧跟骨前中部可见低密度骨质破坏,内见班片状钙化,考虑跟骨脂肪瘤可能,积液CT检查 ,右侧跟骨偏前见低密度空腔,边缘光整,内无骨小梁,考虑骨髓窦。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