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CT23884:男性,22岁。临床考虑脑积水要求CT检查 [打印本页]
作者: FANSHL 时间: 2009-12-31 19:51
标题: CT23884:男性,22岁。临床考虑脑积水要求CT检查
有人怀疑这种单侧性的是不是应该考虑脑积水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9-12-31 14:50:24 修改过]
作者: zxl51642 时间: 2009-12-31 20:03
侧脑室蛛网膜囊肿。
作者: liangshusheng 时间: 2009-12-31 20:24
蛛网膜囊肿
作者: ct诊断高手 时间: 2009-12-31 20:32
标题: 回复:男性,22岁。临床考虑脑积水要求ct检查
以下是引用zxl51642在2009-12-31 12:03:00的发言:[br]侧脑室蛛网膜囊肿。
作者: kh 时间: 2009-12-31 22:12
支持
作者: niedajun 时间: 2009-12-31 22:21
有点占位征象,囊肿
作者: 卜一 时间: 2009-12-31 23:31
蛛网膜囊肿!
作者: 网易博 时间: 2010-1-1 00:37
侧脑室内神经上皮囊肿。
作者: xihan 时间: 2010-1-1 01:18
支持蛛网膜囊肿
作者: 当兵的 时间: 2010-1-1 01:35
蛛网膜囊肿
作者: 帅河马 时间: 2010-1-1 03:10
支持蛛网膜囊肿
作者: LIAOQIANG 时间: 2010-1-1 04:30
侧脑室蛛网膜囊肿(又称脉络膜上皮囊肿、脉络丛囊肿)。
作者: zhangling 时间: 2010-1-1 05:05
蛛网膜囊肿
作者: 黑白光影 时间: 2010-1-1 05:13
蛛网膜囊肿
作者: 初学者LANMEI 时间: 2010-1-1 05:13
蛛网膜囊肿
作者: zxczxc 时间: 2010-1-1 07:30
侧脑室左侧囊肿。有占位征象。
作者: 随光逐影 时间: 2010-1-1 16:28
左侧侧脑室囊肿。
作者: lyjccwjj 时间: 2010-1-2 05:01
颅内蛛网膜囊肿约占颅内占位病变的1%,侧脑室内先天性蛛网膜囊肿少见。发病年龄多为青壮年,儿童居多。本组平均发病年龄为20.8岁,≤20岁者7例 (70%)。囊肿多发生于侧脑室三角区,可累及附近的侧脑室体部、枕角和颞角,前角少见,这与脉络丛的解剖分布有关。本组9例发生于侧脑室三角区,占90%。 蛛网膜囊肿的病理学诊断依据是囊肿壁的结构,是由类似正常蛛网膜的胶原束板和扁平或柱状上皮细胞组成。但侧脑室内并不存在上述结构,因此,侧脑室内蛛网膜囊肿的形成机制被认为与颅内其他部位有所不同。目前较为肯定的形成机制来自组织发生学理论,并认为与脉络丛密切相关。蛛网膜囊肿壁的上皮细胞起源于原始上皮,后者排列成神经管,并折叠内翻嵌入脉络膜血管间质,血管间质进而折叠外翻入脑室,形成指状突起的脉络膜绒毛。该血管间质发展形成蛛网膜层,其中的上皮细胞同样具备分泌功能和主动运输功能,从而形成内含脑脊液样物质的囊肿。
内容物为脑脊液样液体的先天性囊肿名称颇多,除蛛网膜囊肿外,还有脉络丛囊肿、胶质囊肿等。脉络丛囊肿与蛛网膜囊肿的病理结构组成完全一致,从组织发生学角度考虑,脉络丛囊肿即为蛛网膜囊肿,只不过前者命名时更注重解剖学位置。胶质囊肿由外层的神经胶质层和内层的室管膜层组成,此为病理诊断的依据。蛛网膜囊肿形成过程中血管间质折叠翻入邻近脑室腔内时,表面可被覆神经胶质层和室管膜层。本组术中发现:如采取囊肿顶壁做病理学检查,因该处囊壁菲薄,则通常神经胶质层或室管膜层缺如;而病理标本取材靠近脑室壁时,则可能三层结构同时存在,从而出现不同的病理诊断。所以我们认为:脉络膜囊肿、胶质囊肿等诊断均可归类为蛛网膜囊肿。
作者: 湘江一滴 时间: 2010-1-2 05:09
这么大的蛛网膜囊肿第一次见!谢谢了!
作者: baocx6868 时间: 2010-1-3 02:31
蛛网膜囊肿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