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CT24129:男性,56岁。近来常感间歇性腹部疼痛 [打印本页]

作者: fanshl    时间: 2010-1-13 21:15
标题: CT24129:男性,56岁。近来常感间歇性腹部疼痛
b超提示脾脏多个低回声结节

















横断图(平扫似乎看不到):






























[本贴已被 fanshl 于 2010-1-13 14:30:32 修改过]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10-1-13 20:25:34 修改过]

作者: fanshl    时间: 2010-1-13 21:22
腹腔内似乎见很多小结节灶,高手帮助分析一下,到底应该考虑什么?
作者: 37度    时间: 2010-1-13 21:24
动脉期看脾脏?有增强后期的么?
作者: 37度    时间: 2010-1-13 21:30
楼主提示淋巴瘤?
作者: 37度    时间: 2010-1-13 21:34
麻烦楼主把轴位大图发上来。
作者: zxl51642    时间: 2010-1-13 23:31
轴位大图发上来。
作者: 513ytb    时间: 2010-1-14 00:39
脾脏淋巴瘤可疑
作者: fanshl    时间: 2010-1-14 01:00
脾脏内的病灶强化不明显或基本无强化,在各期测量ct值均在50~60hu之间。考虑淋巴瘤?这个强化表现有点牵强;考虑囊肿,我们这几天囊肿有点太多了,尤其是高密度的囊肿,刚发上去的肾脏病变似乎就要考虑高密度囊肿。
作者: zjzjr    时间: 2010-1-14 01:08
淋巴瘤可能性大,mpr像示肠系膜根部淋巴结似肿大.
作者: zxl51642    时间: 2010-1-14 01:22
有延迟吗?
考虑淋巴瘤>转移瘤>血源性脓肿等,此外结节病或血液系统疾病脾脏侵润等需排除。脾脏淋巴瘤非常典型的一个影像学特征:增强扫描延迟强化,强化的高峰期在半小时后,据此诊断很容易。
脾脏淋巴瘤资料:
发病年龄:8-81岁,发病高峰40-60岁。
性别:男性多余女性,比例约2:1。
主要症状:脾脏肿大、左季肋部疼痛, 食欲减退、乏力、消瘦、贫血、发热。少数病例有自发性脾破裂。
病理大体表现:
1、均质状2、粟粒状3、多块状4、单块状
影像诊断:
1 均质状及粟粒状在ct扫描中均可表现为密度较均匀的脾脏增大,ct值可正常或略低于正常,增强后可有不均匀强化。此两种类型占总数73%。脾脏肿大为脾脏淋巴瘤主要诊断依据。 但对于影像学诊断,脾内块影比脾脏肿大更具诊断价值。
2 多发肿块型:脾脏内多发低密度灶,边界清楚也可模糊。增强后,病灶轻度强化,与明显强化的正常脾脏对比下边界更清楚。
3 单块状: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匀,边界模糊,较大肿块内有时可见裂隙状坏死灶。病灶内极少见钙化。增强扫描呈不均质轻度强化。
作者: 随光逐影    时间: 2010-1-14 02:53
不排除淋巴瘤可能。
作者: zsl6918    时间: 2010-1-14 05:54
难明确,像良性,可随访。
作者: 黑白光影    时间: 2010-1-14 06:42
淋巴瘤可能性大
作者: yuhongjun    时间: 2010-1-14 15:12
淋巴瘤可能性大
作者: LIAOQIANG    时间: 2010-1-14 19:07
胃窦壁厚,建议胃镜检查。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