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PED3226:男,1岁4月,因反复发热、呕吐8天,抽搐2次入院, [打印本页]

作者: wangsunhen    时间: 2010-4-28 07:34
标题: PED3226:男,1岁4月,因反复发热、呕吐8天,抽搐2次入院,
男,1岁4月,因反复发热、呕吐8天,抽搐2次入院,临床诊断“肺炎”拍床旁胸片。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10-4-28 18:53:02 修改过]

作者: yangyudong333    时间: 2010-4-28 14:15
考虑骨纤可能性大。
作者: 龙之吟    时间: 2010-4-28 15:57
膨胀性破坏,内侧不甚光整,未见硬化带,其内见斑片样密度增高骨样组织影,破坏穿破骨壳有向外发展的倾向,似见薄层骨膜反应,周围软组织肿胀,根据年龄真不忍心,但我还是考虑恶性,期待结果。左肩外上的点条状高密影是什么?!
作者: 随光逐影    时间: 2010-4-28 15:58
考虑左肱骨上段骨感染性病变,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待排。
作者: 蓬莱客    时间: 2010-4-28 16:46
1、感染性疾病,骨髓炎、骨结核。
2、骨嗜酸性肉芽肿。
作者: 影像之剑    时间: 2010-4-28 17:11
左肱骨上端大片骨破坏,内见多块死骨,骨骺碎裂,周边软组织肿胀明显,结合临床铺考虑骨感染可能大。
作者: yuhongjun    时间: 2010-4-28 17:21
多考虑恶性骨肿瘤。
作者: muzi888    时间: 2010-4-28 18:35
破坏穿透骨皮质,恶性骨肿瘤可能性大,但年龄太小,期待结果!
作者: 黑白光影    时间: 2010-4-28 19:05
标题: 回复:会诊
以下是引用随光逐影在2010-4-28 7:58:00的发言:[br]考虑左肱骨上段骨感染性病变,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待排。

作者: 拂晓    时间: 2010-4-28 19:24
标题: 回复:会诊
以下是引用随光逐影在2010-4-28 7:58:00的发言:[br]考虑左肱骨上段骨感染性病变,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待排。

作者: gaoyang8    时间: 2010-4-28 22:36
标题: 回复:会诊
以下是引用随光逐影在2010-4-28 7:58:00的发言:[br]考虑左肱骨上段骨感染性病变,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待排。

作者: zxl51642    时间: 2010-4-28 22:42
勒-雪氏病(langerhands组织细胞增生症亚型),年龄愈小预后愈差,发热呕吐看看腹部彩超有无肝脾损害。
作者: 子期    时间: 2010-4-28 23:29
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感染症状,与肱骨病变没有联系,左肱骨上段病变先锁定良性,轻度膨胀,移行带较窄,边缘清楚并轻度硬化,病灶内见片絮状钙化,没有骨膜反应,考虑软骨母细胞瘤可能性大。
作者: fanxinyu    时间: 2010-4-29 00:52
考虑左肱骨上段骨感染性病变,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待排。
作者: 科室第一人    时间: 2010-4-29 01:01
考虑为肿瘤
作者: 谢建春    时间: 2010-4-29 02:17
考虑为恶性肿瘤。期待结果。
作者: dhlyq    时间: 2010-4-29 06:49
考虑左肱骨上段骨感染性病变,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待排
作者: dyqct    时间: 2010-4-29 18:29
考虑左肱骨上段骨感染性病变(以结核可能性大),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待排。
作者: 卜一    时间: 2010-4-29 22:44
左侧肱骨上端不规则 膨胀性破坏,界限清楚,内膜不规则增厚,破坏区内见斑片样密度增高骨样组织影,骨破坏穿破骨皮质呈袖口样改变,骨膜轻度增厚,周边软组织肿胀,但层次清楚。应该是“特殊类型'感染所致!
作者: 37度    时间: 2010-4-30 00:44
标题: 回复:ped3226:男,1岁4月,因反复发热、呕吐8天,抽搐2次入
以下是引用随光逐影在2010-4-28 7:58:00的发言:[br]考虑左肱骨上段骨感染性病变,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待排。

作者: sunbin    时间: 2010-4-30 01:25
考虑左肱骨上段骨感染性病变,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待排。
作者: 子期    时间: 2010-4-30 05:37
十二楼的意见值得重视,这个病例其实有疑惑之处,骨骺的碎裂好象不好解释。该病例肱骨上段骨骼膨胀,骨质破坏,周围骨质有硬化,其内见片絮状和结节状钙化,没有明显的骨膜反应,从组织的来源来说,我认为来源于软骨成分的可能性较大。由于照片时左右肩关节不对称,而软组织肿胀我认为较轻微。软骨母细胞瘤常发生于15-30岁的青年人,但年龄不是绝对因素,我曾见个一例只有两岁多的小儿的软骨母细胞瘤,是发生于股骨头,呈囊状骨质破坏。虽然软骨母细胞瘤常起源于骨骺,但起源于干骺端的也有。确定了组织成分,再就是确定良恶性,骨骼膨胀加修复性改变的,以良性优先,该病例无论是年龄或影像表现肯定不象软骨肉瘤,另外也不象骨肉瘤,内生软骨瘤更不象,所以我认为软骨母细胞瘤还是有可能的。
组织细胞增生症x可分为勒—雪氏病、韩—薛—柯氏综合征和嗜酸性肉芽肿三种,从发病年龄来说,勒—雪氏病常发生于2岁之前,韩—薛—柯氏综合征常发生于2-5岁,而嗜酸性肉芽肿多发生于5岁以上,从病程来说,勒—雪氏病为急性,韩—薛—柯氏综合征为亚急性,而嗜酸性肉芽肿为慢性,从疾病性质来说,勒—雪氏病为恶性,嗜酸性肉芽肿为良性,而韩—薛—柯氏综合征介于二者之间,当然这些都不是绝对的,三者可相互转化,婴幼儿的嗜酸性肉芽肿也可表现为急性或者说恶性。勒—雪氏病与韩—薛—柯氏综合征的骨质改变常出现在膜化骨,而嗜酸性肉芽肿多发生于软骨成骨的骨骼。韩—薛—柯氏综合征和嗜酸性肉芽肿常表现为地图样或者说穿凿样骨质破坏,嗜酸性肉芽肿可有修复性改变,而勒—雪氏病多数病人骨骼没有异常,即使有异常也常常表现为骨质疏松,只有极个别病例出现膜化骨的地图样骨质破坏。从临床上来说,组织细胞增生症x常有发热、肝脾和淋巴结肿大、出血倾向等,而韩—薛—柯氏综合征的典型的三联征:骨质破坏、突眼和尿崩症,但同时出现的并不常见,该例临床报的症状是发热、呕吐、抽搐,这在小儿的感染中非常常见,没有特异性,其它症状好象没有,所以我认为这些表现与肱骨的改变不一定有关联,如果一定要将这些表现与肱骨的改变联系在一起来考虑,那么需要鉴别的还有类脂质增多症,如高雪氏病与尼曼—匹克氏病,不过类脂质增多症病程短,进展快,肝脾显著增大,出血倾向,骨质疏松,骨质破坏可有膨胀,但没有修复改变,病人短期内洗白。从部位来说,肱骨上段是软骨母细胞瘤的好发部位之一,也是嗜酸性肉芽肿的好发部位之一。所以综合该病例的年龄、发病部位和影像表现,嗜酸性肉芽肿的可能性还是较大的,但我认为还不能排除软骨母细胞瘤。而其它战友考虑的感染、骨肉瘤和骨纤感觉不是太象。
以上浅见,供商榷,欢迎指正。
作者: 拾荒者    时间: 2010-5-1 06:08
学习楼上战友的分析态度。
作者: 同    时间: 2010-5-3 18:25
考虑恶性肿瘤可能性大。
作者: ct19698    时间: 2010-5-5 04:53
考虑:左肱骨上段嗜酸性肉芽肿。病变位于干骺端,破坏区位于骨髓腔,呈膨胀性生长,周围有硬化,破坏区内见斑片状骨硬化,是骨修复表现,无骨膜反应。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