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X7369:因外伤来照片,意外发现 [打印本页]
作者: wjqq 时间: 2010-5-19 17:53
标题: X7369:因外伤来照片,意外发现
男,18岁

[本贴已被 wjqq 于 2010-5-19 9:54:10 修改过]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10-5-19 18:28:23 修改过]
作者: yongwang 时间: 2010-5-19 18:04
建议做ct看病灶是否侵入髓腔,如果未侵入应考虑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如果侵入则考虑非骨化纤维瘤。
作者: 小小医 时间: 2010-5-19 19:41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
又称为骨皮质缺损症、干骺端纤维性缺损,是一种较常见的发育障碍性疾病。因在病理上与非骨化性纤维瘤极为相似,过去曾认为非骨化性纤维瘤是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发展的结果,但目前多认为是两种病变。 ;  ;  ; 病理和临床表现 本病发病机理尚未明确,有生长缺损、发育缺陷、骨化障碍、生长变异等学说,现在多趋向于骨膜化骨障碍学说。病理组织学显示病灶由旋涡状排列成束状的纤维组织组成,间质数量不等,中间散在分布有多核巨细胞以及含铁血黄素吞噬细胞。多数可自愈。本病好发于儿童或20岁以下的青少年。一般无症状,大的病灶可以导致局部不适或疼痛。  ;  ;  ; x线表现 本病以膝关节附近多见,尤以股骨下端最为常见,且多位于病骨的后缘,尤以后内侧多见。病灶多小于 3.0cm,但有文献报道可达7.0cm。病灶正面观多呈圆形、椭圆形透光区,多囊状少见,病灶长轴与病骨长轴一致;病灶边缘硬化,界限清晰。切线位片显示病变处骨皮质似乎“陷入”髓腔内,皮质呈浅碟状凹陷或缺损。局部无软组织肿胀和骨膜反应。本病可并发病理骨折或疲劳骨折。其愈合方式有平复型和骨化型两种,即前者愈合后显示局部缺损消失,完全恢复正常骨形态;骨化型局部缺损消失且形成突向髓腔的致密骨块影。ct检查亦有利于病变的显示和诊断。
作者: 黑白光影 时间: 2010-5-19 20:25
支持2楼意见
作者: zsl6918 时间: 2010-5-19 21:35
非骨化性纤维瘤
作者: 马铃薯 时间: 2010-5-19 22:06
考虑胫骨远端骨样骨瘤
作者: 随光逐影 时间: 2010-5-19 22:22
考虑左胫骨下段非骨化性纤维瘤。
作者: zxl51642 时间: 2010-5-19 22:24
典型fcd,与nof鉴别3楼说的很清楚。
作者: 谨言慎行 时间: 2010-5-20 00:18
谢谢3楼讲解,支持
作者: 拂晓 时间: 2010-5-20 02:10
标题: 回复:因外伤来照片,意外发现
以下是引用随光逐影在2010-5-19 14:22:00的发言:[br]考虑左胫骨下段非骨化性纤维瘤。
作者: ZHANGZHONGSHOU 时间: 2010-5-20 03:27
支持纤维性骨皮质缺损。
作者: gaoyang8 时间: 2010-5-20 04:08
支持纤维性骨皮质缺损
作者: fanxinyu 时间: 2010-5-20 05:05
谢谢3楼讲解,支持
作者: 拾荒者 时间: 2010-5-20 05:39
同意2楼分析。
作者: yuhongjun 时间: 2010-5-20 06:01
支持纤维性骨皮质缺损。
作者: lechangzhongyi3 时间: 2010-5-20 06:15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
作者: 王加美 时间: 2010-5-20 06:34
标题: 回复:x7369:因外伤来照片,意外发现
以下是引用fanxinyu在2010-5-19 21:05:00的发言:[br]谢谢3楼讲解,支持 [br] [br]
作者: 五月的阳光 时间: 2010-5-20 06:43
非骨化性纤维瘤
作者: dr.yang 时间: 2010-5-20 07:09
支持。
作者: 吴医师 时间: 2010-5-20 07:19
同意2楼分析。
作者: yongbest 时间: 2010-5-20 07:34
标题: 回复:x7369:因外伤来照片,意外发现
以下是引用小小医在2010-5-19 11:41:00的发言:[br]纤维性骨皮质缺损[br]又称为骨皮质缺损症、干骺端纤维性缺损,是一种较常见的发育障碍性疾病。因在病理上与非骨化性纤维瘤极为相似,过去曾认为非骨化性纤维瘤是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发展的结果,但目前多认为是两种病变。 ;  ;  ; 病理和临床表现 本病发病机理尚未明确,有生长缺损、发育缺陷、骨化障碍、生长变异等学说,现在多趋向于骨膜化骨障碍学说。病理组织学显示病灶由旋涡状排列成束状的纤维组织组成,间质数量不等,中间散在分布有多核巨细胞以及含铁血黄素吞噬细胞。多数可自愈。本病好发于儿童或20岁以下的青少年。一般无症状,大的病灶可以导致局部不适或疼痛。  ;  ;  ; x线表现 本病以膝关节附近多见,尤以股骨下端最为常见,且多位于病骨的后缘,尤以后内侧多见。病灶多小于 3.0cm,但有文献报道可达7.0cm。病灶正面观多呈圆形、椭圆形透光区,多囊状少见,病灶长轴与病骨长轴一致;病灶边缘硬化,界限清晰。切线位片显示病变处骨皮质似乎“陷入”髓腔内,皮质呈浅碟状凹陷或缺损。局部无软组织肿胀和骨膜反应。本病可并发病理骨折或疲劳骨折。其愈合方式有平复型和骨化型两种,即前者愈合后显示局部缺损消失,完全恢复正常骨形态;骨化型局部缺损消失且形成突向髓腔的致密骨块影。ct检查亦有利于病变的显示和诊断。
作者: jinguoji 时间: 2010-5-20 14:21
支持纤维性骨皮质缺损。
作者: dhlyq 时间: 2010-5-20 17:41
支持纤维性骨皮质缺损。
作者: zhanggenliang 时间: 2010-5-20 18:12
支持纤维性骨皮质缺损诊断。曾看黑白光影老师讲解过
作者: 无名小卒tt 时间: 2010-5-20 23:58
非骨化性纤维瘤可能性大
作者: hejiexiehui 时间: 2010-5-23 04:11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