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CT254:转帖 [打印本页]

作者: hhhh    时间: 2004-5-5 00:22
标题: CT254:转帖
(结果公布:http://www.radida.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1689)
患者m,右侧枕部皮下软组织肿物50年,现常规检查。发现右侧枕骨骨质缺损。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7-11-22 9:14:11 修改过]

作者: lanqm66    时间: 2004-5-5 00:37
头皮下脂肪瘤。颅骨为正常变异,没有临床意义。
作者: 常山真人    时间: 2004-5-5 00:46
颅骨改变为----蛛网膜颗粒压迹
作者: chongsuzhi    时间: 2004-5-5 01:04
[emb6]
作者: sxjj1024    时间: 2004-5-5 02:40
同意1、2楼意见。[emb6]
作者: m71094h    时间: 2004-5-5 02:43
同意
作者: ZJB    时间: 2004-5-5 03:16
皮下脂肪瘤与颅骨改变没有关系
作者: yangxuedong    时间: 2004-5-5 03:16
标题: 回复:转帖
以下是引用sxjj1024在2004-5-4 18:40:28的发言:[br]同意1、2楼意见。[emb6]

作者: zhanyong    时间: 2004-5-5 03:38
右侧枕骨骨质缺损应为蛛网膜粒压迹.小脑未见异常.
皮下脂肪瘤与颅骨无关联.
作者: aliorter    时间: 2004-5-5 03:53
颅骨内板骨质依稀可见,蛛网膜粒压迹?[emb10]
作者: jiajie    时间: 2004-5-5 04:34
摘录:
     
      “颅壁有时可见圆形密度增高或减低区,

   界限清楚,单个或几个分散存在,直径多小于5毫米,

   切线位见位于板障内,内 外板完整,

   有如其它骨骼上的骨岛或骨化不足,

   非为病变,无病理意义”。
作者: jiajie    时间: 2004-5-5 04:43
皮下为脂肪瘤。
作者: 阿圣    时间: 2004-5-5 05:12
皮下脂肪瘤,颅骨病变不知??
作者: qiuazhang    时间: 2004-5-5 06:10
标题: 回复:转帖
以下是引用jiajie在2004-5-4 20:34:25的发言:[br]摘录:[br]     [br]      “颅壁有时可见圆形密度增高或减低区,[br][br]   界限清楚,单个或几个分散存在,直径多小于5毫米,[br][br]   切线位见位于板障内,内 外板完整,[br][br]   有如其它骨骼上的骨岛或骨化不足,[br][br]   非为病变,无病理意义”。[br][br]

jiajie又给我们一种新说法。
作者: zyx    时间: 2004-5-5 06:13
[emb6]各位的意见!
作者: 叶子    时间: 2004-5-5 07:35
枕骨中线偏右局部膨胀性改变,内外板皮质压迫吸收变薄,不象正常改变.考虑颅骨胆质瘤?不除外和临近皮下脂肪瘤样病变有联系——均为胆质瘤?
作者: 91616lyt    时间: 2004-5-5 08:29
标题: 回复:转帖
骨窗图象内红色的长箭头应该是蛛网膜粒压迹;短箭头----内外板似乎存在,病灶在板障内较多,能否考虑为骨化不全或骨纤等?属于正常变异?
作者: guduchunmeng    时间: 2004-5-5 22:45
仔细观察好象枕骨内板没有被压征象。还有上层或下层片子!
作者: 学无止境    时间: 2004-5-6 07:36
脂肪瘤应该大家都没有意见,但枕骨的破坏怎么解释,不好说[emb10]
作者: 酸豆子    时间: 2004-5-6 19:00
同意1楼意见,颅骨的请况并不少见我曾收集过一组病例,多于中老年女性常见
作者: yongzz66    时间: 2005-4-27 21:44
[emb6]2楼
作者: cjw110    时间: 2006-12-17 18:48
头皮下脂肪瘤,   
颅骨改变为----蛛网膜颗粒压迹
作者: 宝天曼    时间: 2006-12-18 02:59
头皮下脂肪瘤。颅骨为正常变异,没有临床意义
作者: 弈飞    时间: 2007-1-2 19:26
关于蛛网膜颗粒压迹蛛网膜颗粒是蛛网膜突入到硬脑膜静脉窦内形成的绒毛或颗粒状突起,根据压力变化表现为类似瓣膜的机制,帮助脑脊液从蛛网膜下腔进入静脉窦,并防止血液道流入蛛网膜下腔,枕骨蛛网膜粒压迹最早见于8个月,枕骨蛛网膜粒压迹绝大多数为一个,少数为2个,未发现2个以上者。多数位于中线两侧,少数位于中线,以单侧出现最常见,且以中线左侧居多,ct表现为半圆形、卵圆形或浅弧形,少数可呈穿凿样骨质缺损改变,深度可达板障甚至达外板,压迹边界清晰规整,周边可见硬化环,压迹大小横径10.5mm,最大可达26mm,深径4.5mm,最深13.7mm(通过正常ct扫描研究),在mri所有序列上均显示为脑脊液信号,并与蛛网膜下腔相通,增强扫描不强化。正确认识此病会避免误诊及不必要的检查!
,摘自<<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3年第4期。
作者: yanggu6869    时间: 2007-3-2 05:23
正常变异吗?有外伤史吗?小脑无异常,考虑是变异!
作者: zxczxc    时间: 2007-3-2 05:28
颅骨改变为蛛网膜粒压迹,嗜酸性肉芽肿。软组织为脂肪瘤
作者: ZHANGZHONGSHOU    时间: 2007-3-21 05:33
同意10楼意见   是否可能为骨髓窦
作者: jinguoji    时间: 2007-4-2 21:44
头皮下脂肪瘤,颅骨改变为蛛网膜颗粒压迹.
作者: xujin110    时间: 2007-4-5 18:45
皮下脂肪瘤与颅骨改变没有关系
作者: shmily-boy    时间: 2008-9-27 20:23
诊断有困难,第一,没有ct值,第二,骨窗也没照好。
作者: 一个人    时间: 2008-9-30 05:56
蛛网膜粒压迹
作者: liangyincheng    时间: 2009-5-13 16:20
头皮下脂肪瘤,颅骨改变为蛛网膜颗粒压迹
作者: 513ytb    时间: 2009-6-21 18:43
颅骨改变为----蛛网膜颗粒压迹
作者: 小康    时间: 2009-8-29 01:35
颅骨改变考虑   嗜酸性肉芽肿
作者: shibing    时间: 2015-5-7 16:18
颅骨内板骨质依稀可见,蛛网膜粒压迹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