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核磁共振基本知识!!! [打印本页]

作者: 影象王    时间: 2005-9-13 03:23
标题: 核磁共振基本知识!!!
我希望大家多关注mri的基本知识,mri发展很快,以后我们影像人不懂mri的诊断知识,肯定会落后于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的.在此给大家一些基本知识了解一下.
  
  磁共振成像的临床应用是医学影象学中的一场革命,是继ct、b超等影象检查手段后又一新的断层成像方法,与ct相比,mri具有高组织分辨力、空间分辨力和无硬性伪迹、无放射损伤等优点,同时在不同对比剂的条件下,可测量血管和心脏的血流变化,广泛应用于临床。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成像,现称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xonance imaging, mri)。从原理的发现到目前临床各种先进成像技术的应用,是基于科学家们对原子结构的不断认识。1924年pauli发现电子除对原子核绕行外,还可高速自旋,有角动量和磁矩。

  1946年美国哈佛大学的percell及斯坦福大学的bloch分别独立地发现磁共振现象并接收到核子自旋的电信号,同时将该原理最早用于生物实验,在物理学、化学方面作出了较大的贡献。1952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奖。磁共振成像的设想出自damadian。1971年发现了组织的良、恶性细胞的mr信号有所不同。1972年p. c. lauterbur用共轭摄影法产生一幅试管的mr图象。1974年作出第一幅动物的肝脏图象。随后mri技术在此基础上飞速发展,继而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由于人体内各种不同组织如骨、软骨、软组织和其他器官的水和脂肪等有机物的含量不同,同一组织中正常与病变环境下质子的分布密度不同,其弛豫时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对人体中h原子分布状态进行研究,以组织的二维、三维高分辨力图象加以显示,在医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核磁共振成像法是在80年代初才在医学上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新技术,它是目前获得信息最多的成像方法,能对全身进行扫描并在屏上显示病变,是现代医学诊断的先进手段。

  核磁共振技术是一种无侵袭的检查方法,对患者没有射线影响。诊断的依据是人体内水分中氢核发出的核磁共振信号,信号强弱不仅取决于人体所含氢核密度,而且还取决于氢核在分子结构中的位置和分子周围的环境状态。

  核磁共振成像的优点是不需要移动患者就能获得无重叠的、不失真的、任何解剖方向的断层图像。打破了以往医学影像诊断的惯例,克服了以解剖学为基础的局限性,可以在分子结构的水平上进行诊断。所以,它不仅能描述物质的物理特性,还能观察活体组织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状态。利用核磁共振图像,可以早期并全面地显示心肌运动障碍的范围和位置;还能明确地划分出血栓形成的范围及显示人体组织中含水含脂肪的部分;还能进行早期肿瘤识别,把正常的组织结构、良性肿瘤结构与恶性肿瘤结构区分开.
作者: kbzyycm    时间: 2005-9-13 03:45
老师有时间给我们多讲讲核磁原理及诊断.
作者: 影象王    时间: 2005-9-13 04:59
不敢当,我只是和你们探讨,不敢说讲讲.以后我会多发些核磁的基本知识
作者: zxd95    时间: 2005-9-13 05:12
能者为师,不用客气![emb6]
作者: maomaotu    时间: 2005-9-13 06:03
只可惜我不懂,你就大量的发表意见吧!我会跟你好好学习mri的不做21世纪的文盲
作者: 菁菁    时间: 2005-9-14 06:20
认真学习,打好基础。[emb21]
作者: chengwei    时间: 2005-9-14 18:36
[emb26][emb25][emb7]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