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CT1944:[讨论]颅内囊性占位 [打印本页]
作者: ctc2800 时间: 2005-10-7 00:29
标题: CT1944:[讨论]颅内囊性占位
男,14岁,活动后头痛8月余。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5-10-6 19:42:15 修改过]
作者: guzhongliangddd 时间: 2005-10-7 00:46
我首先考虑左恻桥小脑角区的表皮样囊肿。{战友请问骨窗上内听道有无扩大}
作者: 向医生 时间: 2005-10-7 00:59
标题: 回复
左侧桥小脑角区可见低密度肿块影,边界清楚,周围无脑水肿,静脉注射造影剂后不增强,
诊断为左侧桥小脑角区胆脂瘤(又称上皮样囊肿)。
上皮样囊肿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又称表皮样囊肿,胆脂瘤或珍珠瘤。表皮样囊肿为先天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3%。约占桥脑小脑角区肿瘤的4.8%。它起源于外胚层的残余组织,于胚胎3~5周神经管闭合期间上皮组织移植于神经内发展而成,它通过进行性脱屑而生长。它由细胞脱屑、角质素和胆固醇组成。表皮样囊肿主要发生于桥脑小脑角区。颅骨表皮样囊肿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后者被认为系由于外伤将上皮包埋到颅内所致。颅脑表皮样囊肿的ct表现:
1 低密度 ct值介于-25~25hu。这是表皮样囊肿的特征性表现之一。低密度系由于脱屑碎含有高胆固醇和角质素所致,亦可能为肿瘤液化所致。低密度区边界清楚,周围无水肿带。
2 静脉注射造影剂后无增强改变 这是由于肿瘤内缺乏血管所致。
3 颅内表皮样囊肿与蛛网膜下腔,脑池关系密切 并具有顺脑池扩展的特点(见缝就钻)。
4 桥脑上脑角区是颅内表皮样囊肿的好发部位。
5 非特异性表现:a、高密度 高密度表皮样囊肿很少见,目前尚无明确的解释。b、桥脑小脑角池增宽和(或)包围池增宽 。c、表皮样囊肿发生部位除桥脑小脑角区外可发生于颅内任何部位和颅骨。
鉴别诊断 当表皮样囊肿位于桥脑小脑角区,ct表现呈低密度区,边界清楚,周围无脑水肿,静脉注射造影剂后不增强,术前可作出正确的定性诊断。不典型ct表现的病例需与蛛网膜囊肿、颅内脂肪瘤、听神经瘤、脑膜瘤和脉络膜乳头状瘤等鉴别。
[本贴已被 向医生 于 2005-10-6 17:33:01 修改过]
作者: yzt222 时间: 2005-10-7 01:14
[emb6]表皮样囊肿。囊肿内的密度常低于脑实质和脑积液,ct值一般在负60—30hu
作者: kjgj 时间: 2005-10-7 01:25
表皮样囊肿。囊肿内的密度常低于脑实质和脑积液,ct值一般在负60—30hu-
------- 同意---------
作者: 一泓微澜 时间: 2005-10-7 01:56
不知道内听道有无扩大,可否传一下骨窗
作者: xiaoniu 时间: 2005-10-7 02:33
左侧桥小脑角区可见低密度肿块影,边界清楚,周围无脑水肿,并向上窜入还池,符合见缝就钻特性.静脉注射造影剂后不增强,不知ct值是多少,如果-50hu以下,表皮样囊肿的诊断应该没什么问题.另外有无内听道骨质的改变,排除听神经瘤.
作者: myz3131 时间: 2005-10-7 02:39
肿快内有实性成分,囊性成分密度与脑脊液大致相仿,有包膜,周围未见明显水肿,四脑室推向右侧,增强未见明显强化,用表皮样囊肿较难解释实性成分(囊肿内含有多种成分?)与四脑室明显偏移我倾向于小脑星型细胞瘤i级建议mrj检查
作者: honghuqitian 时间: 2005-10-7 02:43
支持。本病以青壮年多见,男性多余女性,好发部位依次为:桥小脑角区、鞍上池、四叠体池、大脑外侧裂和侧脑室等。
作者: yshlx 时间: 2005-10-7 02:47
[emb6]表皮样囊肿
作者: only 时间: 2005-10-7 02:53
应该是表皮样囊肿,病灶共有9层面、层厚为3mm,所以高径为27mm,远大于左右径和前后径呀,这里可以体会成见缝就钻。
作者: baixinlan 时间: 2005-10-7 03:48
是的,向医生分析的对极了,我只有支持的份了[emb6]
作者: 中山医 时间: 2005-10-7 04:01
标题: 回复:ct1944:[讨论]颅内囊性占位
以下是引用yshlx在2005-10-6 18:47:00的发言:[br][emb6]表皮样囊肿
作者: 流星1234 时间: 2005-10-7 04:09
1).无强化,2)有见缝就钻征,3)位于桥小脑角区,多为胆脂瘤(上皮样囊肿).
作者: ht19790909 时间: 2005-10-7 04:29
[emb7]
作者: hejie 时间: 2005-10-7 04:33
左侧桥小脑角区胆脂瘤
作者: 13081830109 时间: 2005-10-7 04:40
[emb6][emb6][emb6]
作者: mdjsshb 时间: 2005-10-7 05:04
片子的特点;团快状肿物伴增宽株网膜囊肿,另外内听道有扩大,如果有病史非常感谢.我考虑听神经瘤,本病例特殊,我见过一例
作者: wanbo2004 时间: 2005-10-7 05:13
标题: 回复:ct1944:[讨论]颅内囊性占位
以下是引用mdjsshb在2005-10-6 21:04:00的发言:[br]片子的特点;团快状肿物伴增宽株网膜囊肿,另外内听道有扩大,如果有病史非常感谢.我考虑听神经瘤,本病例特殊,我见过一例
[img][/img]既然为分析,我支持你的看法:其内的等样密度斑片影不太符合囊肿表现.
作者: guduchunmeng 时间: 2005-10-7 05:17
标题: 回复:ct1944:[讨论]颅内囊性占位
[quote]以下是引用guzhongliangddd在2005-10-6 16:46:00的发言:[br]我首先考虑左恻桥小脑角区的表皮样囊肿。[emb6][emb6]
作者: wxy7406 时间: 2005-10-7 06:32
星形细胞瘤不能除外,本人更倾向星形胶质瘤.
作者: hurongbing 时间: 2005-10-7 06:50
表皮样囊肿是比较多见,但这个病例不太一样,见缝就钻应该也往低阻力的地方,而且病灶局限化,有一定占位效应,我支持myz3131老师意见,考虑肿瘤性病变.请大家指正.谢谢[emb16]
作者: caihe 时间: 2005-10-7 07:00
支持3楼分析。上皮样囊肿(胆脂瘤)>表皮样囊肿>星形胶质瘤。听神经瘤可以排除,因为内听道没有扩大,临床症状不符合。
作者: www1968 时间: 2005-10-7 07:54
[emb6][emb21][emb26]
作者: maomaotu 时间: 2005-10-7 14:21
左侧桥小脑角区可见低密度肿块影,边界清楚,周围无脑水肿,静脉注射造影剂后不增强,
诊断为左侧桥小脑角区胆脂瘤(又称上皮样囊肿)。
上皮样囊肿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又称表皮样囊肿,胆脂瘤或珍珠瘤。表皮样囊肿为先天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3%。约占桥脑小脑角区肿瘤的4.8%。它起源于外胚层的残余组织,于胚胎3~5周神经管闭合期间上皮组织移植于神经内发展而成,它通过进行性脱屑而生长。它由细胞脱屑、角质素和胆固醇组成。表皮样囊肿主要发生于桥脑小脑角区。颅骨表皮样囊肿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后者被认为系由于外伤将上皮包埋到颅内所致。颅脑表皮样囊肿的ct表现:
1 低密度 ct值介于-25~25hu。这是表皮样囊肿的特征性表现之一。低密度系由于脱屑碎含有高胆固醇和角质素所致,亦可能为肿瘤液化所致。低密度区边界清楚,周围无水肿带。
2 静脉注射造影剂后无增强改变 这是由于肿瘤内缺乏血管所致。
3 颅内表皮样囊肿与蛛网膜下腔,脑池关系密切 并具有顺脑池扩展的特点(见缝就钻)。
4 桥脑上脑角区是颅内表皮样囊肿的好发部位。
5 非特异性表现:a、高密度 高密度表皮样囊肿很少见,目前尚无明确的解释。b、桥脑小脑角池增宽和(或)包围池增宽 。c、表皮样囊肿发生部位除桥脑小脑角区外可发生于颅内任何部位和颅骨。
鉴别诊断 当表皮样囊肿位于桥脑小脑角区,ct表现呈低密度区,边界清楚,周围无脑水肿,静脉注射造影剂后不增强,术前可作出正确的定性诊断。不典型ct表现的病例需与蛛网膜囊肿、颅内脂肪瘤、听神经瘤、脑膜瘤和脉络膜乳头状瘤等鉴别。
[emb6]
作者: ⌒⊙ǒ⊙⌒ 时间: 2005-10-7 15:13
表皮样囊肿[emb6]
作者: 东北 时间: 2005-10-7 16:22
[emb6]皮样囊肿
作者: didadoc 时间: 2005-10-7 16:45
听神经瘤!!!!!!!!!!!!!!!
作者: lushijun 时间: 2005-10-7 17:32
[emb6][emb26]
作者: guo6607 时间: 2005-10-7 17:42
是表皮样囊肿的好发部位,c+未见强化,密度均匀,边缘较清,支持表皮样囊肿!
作者: 550s 时间: 2005-10-7 18:44
蛛网膜囊肿
作者: xqd576295 时间: 2005-10-7 19:45
左侧桥小脑角扩大提示脑外肿瘤,结合病灶平扫、增强改变表皮样囊肿首选。另外左侧蝶骨大翼髓腔扩大是否有助于表皮样囊肿诊断?
作者: niep 时间: 2005-10-7 19:51
1、定位在脑外,环池蛛网膜下腔
2、类圆形占位,环池胀大增宽,脑干受压
3、似有轻度壁强化
不太像表皮样囊肿,考虑1、囊虫?2、神经鞘瘤囊变?
作者: jiajie 时间: 2005-10-7 22:17
支持表皮样囊肿。
只是 “男,14岁,活动后头痛8月余。”的病史,是否要考虑其他病变如先心?
作者: llh913 时间: 2005-10-7 22:19
支持向老师意见.
作者: 晓杰 时间: 2005-10-7 22:24
表皮样囊肿
作者: xlygxgl 时间: 2005-10-7 23:49
[emb6]表皮样囊肿,ct值很重要.
作者: tsxhfsk 时间: 2005-10-8 00:07
表皮样囊肿
作者: ssl1_1 时间: 2005-10-8 03:25
表皮样囊肿的密度可以是水的密度,如果其内以胆固醇为主则低于水,以角化物为主则高于水,还可合并出血及钙化,所以不能完全以ct值来确诊表皮样囊肿.这个病例的部位,形态,以及增强后改变符合表皮样囊肿的改变
作者: lushijun 时间: 2005-10-16 14:33
[emb6]表皮样囊肿
作者: wangxiechen 时间: 2005-10-16 16:36
请大家注意有两点不符合表皮样囊肿表现,1、占位效应明显,2、密度不均匀。
我考虑皮样囊肿,而不是表皮样囊肿。建议mri进一步检查
作者: shibing 时间: 2015-5-27 08:49
表皮样囊肿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