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CT1946:k) [求助]男。24岁。右侧抽搐。 [打印本页]

作者: landefen97    时间: 2005-10-7 03:17
标题: CT1946:k) [求助]男。24岁。右侧抽搐。




后5幅是增强图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6-3-1 18:00:12 修改过]

作者: myz3131    时间: 2005-10-7 03:39
右侧颞叶见点状钙化影,其周围见等或略高密度影,白质受压推移,考虑胶质细胞瘤,建议增强。
作者: zxd95    时间: 2005-10-7 03:42
年轻患者,多考虑脑血管畸形,建议ct增强扫描或mr检查。
作者: honghuqitian    时间: 2005-10-7 03:46
海绵状血管瘤首先考虑,建议mr检查
鉴别:少枝胶质瘤。
作者: 流星1234    时间: 2005-10-7 03:53
片示右侧等密度伴钙化,周围无水肿,首先考虑脑血管畸形,建议强化扫描.
作者: 吕军浩    时间: 2005-10-7 03:55
病灶密度略高于脑实质,伴斑点状钙化,周围未见水肿影,此种表现以动静脉畸形avm常见,当然少支胶质瘤也可为类似表现,感觉上少支胶质瘤的钙化要细长些,还有那些鉴别要点请战友们补充吧,右侧抽促可能与钙化灶的局灶性异常放电有关,但为什么症状没有交叉到左侧,有人知道吗?
作者: guzhongliangddd    时间: 2005-10-7 03:57
[emb6]3l楼。
作者: 我爱影像    时间: 2005-10-7 04:00
avm[emb6]
作者: 向医生    时间: 2005-10-7 04:03
大脑表面具有不规则钙化的这种病灶,没有水肿,又无占位表现,应该考虑为脑血管畸形,而最多见的是avm.做个ct增强扫描会更明确的.
作者: hejie    时间: 2005-10-7 04:30
考虑海绵状血管瘤。建议mr检查
作者: kjgj    时间: 2005-10-7 04:32
病灶密度略高于脑实质,伴斑点状钙化,周围未见水肿影,此种表现以动静脉畸形avm和少支胶质瘤,感觉上少支胶质瘤的钙化要细长些,但强化不明显(后5幅是增强图),考虑:少支胶质瘤.
     建议:mr检查


还有那些鉴别要点请战友们补充吧,右侧抽促可能与钙化灶的局灶性异常放电有关,但为什么症状没有交叉到左侧,有人知道吗?

    [emb6]
作者: ht19790909    时间: 2005-10-7 04:32
支持楼上向老师!
作者: 13081830109    时间: 2005-10-7 04:45
还是先做强化吧
作者: guduchunmeng    时间: 2005-10-7 04:58
右侧顶叶略高密度灶,其内见点状钙化,边缘较清晰。强化不明显。(是用药量太少还是扫描时间不对,怎么大脑镰都无明显强化)。首先考虑avm。
作者: 梧桐雨    时间: 2005-10-7 05:11
右颞顶皮质点状钙化,周围无水肿带,亦无占位表现,首先考虑动静脉畸形.
  动静脉畸形的发生是由于末梢动脉和起始微静脉之间没有发育成毛细血管网而直接连接,因此供血动脉常扩张迂曲,引流静脉较粗大淤血,血流减慢,易形成血栓,陈旧者可钙化,表现为不规则形.avm无占位作用又无脑水肿,故无占位表现.
ct平扫多表现为边界不清等或高密度的点线状血管影,多见钙化,增强扫描显示血管强化呈团状,并可见引流血管.
  强烈建议强化扫描.
作者: only    时间: 2005-10-7 05:19
avm
作者: ZJC    时间: 2005-10-7 05:30
考虑脑血管畸形,请行增强扫描或mr检查。
作者: fumaogui    时间: 2005-10-7 06:18
血管畸形或海绵状血管瘤。
作者: hurongbing    时间: 2005-10-7 06:26
病变的定位我考虑在顶叶,应该不在颞叶,理由是病变在侧裂池顶部更上方,梧桐雨老师已详细讲解avm病因及过程,我们以前碰到过这样一个病例,手术为avm,而且这个病人年龄症状应该不符合少枝,为什么没有左侧症状,或者症状很轻微,请提问的人再检查看看,期待大家告诉我,谢谢[emb10]
作者: jzm01    时间: 2005-10-7 06:35
病灶密度略高于脑实质,其内斑点状钙化,无明显水肿及占位,首先考虑avm
作者: xiaoniu    时间: 2005-10-7 06:43
病灶密度略高于脑实质,伴斑点状钙化,周围未见水肿影,此种表现以动静脉畸形avm常见.
作者: gaozhengyi    时间: 2005-10-7 07:04
病变位于皮层区,呈团状略高密度,中心可见斑点状钙化,周围没有脑水肿,没有占位效应,增强扫描未见明显的强化及可见的畸形血管影。以上特点符合海绵状血管瘤特征,应首先考虑。
海绵状血管瘤的发生率位于脑血管畸形的第二位,仅次于动静脉畸形。大体病理为一孤立、深红色的团块状病灶,镜下由缺少肌层和弹力层的薄壁海绵状血窦组成,间有增生的胶质组织,常有钙化和含铁血黄素沉积。出现症状者常为瘤内出血引起,但出血量一般不大,可反复。引起癫痫者常见,但相当一部分病例终生无症状而由尸检发现。
作者: wxy7406    时间: 2005-10-7 07:05
avm[emb6]
作者: caihe    时间: 2005-10-7 07:12
最好做ct增强或mri检查。首先考虑动静脉畸形。
作者: lvlifeng    时间: 2005-10-7 07:16
avm
作者: maomaotu    时间: 2005-10-7 14:06
(颅内血管畸形)是由于颅内血管床先天性发育畸形所引起颅内某一部位血管的异常增多,一般可分为:avm(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毛细血管扩张、静脉畸形4型,其中以avm最为多见,发病率:0.35%~1.2%,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见于40岁以前的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90%发生在幕上,多见于大脑中动脉分布区的脑皮质,也可发生于侧脑室脉络丛,硬脑膜,软脑膜,小脑及脑干。病灶大小差异,是由一团动脉,静脉及:动脉化了的静脉:组成,其间无毛细血管,血液直接由动脉流入静脉,病变区迂曲扩张的血管壁常可发生钙化,变性,附近脑组织由于长期缺血可出现萎缩及胶质增生,病变常可自发出血而引起蛛网膜下隙,脑内。脑室内等部位的出血,占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病因的第二位。
症状及体征:
出血:avm主要症状是出血,表现为蛛网膜下隙及脑实质出血,发病较突然,出现头痛,呕吐,昏迷,偏瘫,且可反复多次出血。也可有轻度癫痫,60%的病人有长期头痛史,脑血管照影:是诊断avm的重要可靠的办法。mri可见病变区avm的血管成分在t1wi和t2wi均表现为底信号或无信号,avm的回流静脉t1wi和t2wi为底信号,t2wi有时可为高信号,供血动脉表现为底信号或无信号。
ct表现:1,平扫表现为局限性团块状或点线装混杂密度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可有钙化,
       2, 增强扫描:病灶区呈蚯蚓装团块状强化。周围可见粗大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
      3,病灶周围可出现局限性脑萎缩,一般无占位效应,不出现周围脑水肿现象。
作者: maomaotu    时间: 2005-10-7 14:19
海绵状血管瘤是先天性颅内血管畸形的一种,仅此语动静脉畸形,好发于40~50岁的成人,儿童亦可发病,可发生于脑内/外,常见于大脑半球各叶,病变主要有不规则,大小不等的薄壁海绵状血窦组成,其间有增生的胶质组织,没有正常神经组织,和反复少量出血,常有不同程度的钙化和含铁血黄素沉着,部分患者有癫痫发作,高颅压症状,自发性出血,
ct表现:平扫表现为圆形高密度影和稍高密度灶。边界清楚,病灶内密度多数不均匀,常伴有明显钙化,呈斑点或斑块状,有的甚至形成所谓的:脑石:病灶周围一般无水肿,无明显占位效应
     增强扫描:病灶场出现不同程度的强化,钙化区及血栓形成部分强化
鉴别诊断:需要与脑膜瘤鉴别,脑膜瘤广基于颅板,大脑连,天幕密切相连,局部股指受压变薄或者增生改变。
作者: 东北    时间: 2005-10-7 16:20
[emb6]avw
作者: lushijun    时间: 2005-10-7 16:40
[emb6]4楼意见
作者: kjgj    时间: 2005-10-7 16:59
标题: 回复:ct1946:[求助]男。24岁。右侧抽搐。
问楼主::

后5幅是强化片吗?????--------为什么大家强烈建议强化?????
作者: guo6607    时间: 2005-10-7 17:55
标题: 回复:ct1946:[求助]男。24岁。右侧抽搐。
以下是引用gaozhengyi在2005-10-6 23:04:00的发言:[br]病变位于皮层区,呈团状略高密度,中心可见斑点状钙化,周围没有脑水肿,没有占位效应,增强扫描未见明显的强化及可见的畸形血管影。以上特点符合海绵状血管瘤特征,应首先考虑。[br]海绵状血管瘤的发生率位于脑血管畸形的第二位,仅次于动静脉畸形。大体病理为一孤立、深红色的团块状病灶,镜下由缺少肌层和弹力层的薄壁海绵状血窦组成,间有增生的胶质组织,常有钙化和含铁血黄素沉积。出现症状者常为瘤内出血引起,但出血量一般不大,可反复。引起癫痫者常见,但相当一部分病例终生无症状而由尸检发现。[br]

[emb6]
作者: duguo    时间: 2005-10-7 17:55
考虑血管畸形。
作者: honghuqitian    时间: 2005-10-7 18:43
病变位于皮层区,呈团状略高密度,中心可见斑点状钙化,周围没有脑水肿,没有占位效应,增强扫描未见明显的强化及可见的畸形血管影。以上特点符合海绵状血管瘤特征,应首先考虑。
海绵状血管瘤的发生率位于脑血管畸形的第二位,仅次于动静脉畸形。大体病理为一孤立、深红色的团块状病灶,镜下由缺少肌层和弹力层的薄壁海绵状血窦组成,间有增生的胶质组织,常有钙化和含铁血黄素沉积。出现症状者常为瘤内出血引起,但出血量一般不大,可反复。引起癫痫者常见,但相当一部分病例终生无症状而由尸检发现。
  
   

gaozhengyi说
这几幅图像都是平扫,并没有增强!
作者: 550s    时间: 2005-10-7 19:15
avm
作者: llh913    时间: 2005-10-7 22:30
avm
作者: MOSO    时间: 2005-10-7 22:54
支持血管瘤的诊断[emb6]
作者: xlygxgl    时间: 2005-10-7 23:44
标题: 回复:ct1946:[求助]男。24岁。右侧抽搐。
以下是引用honghuqitian在2005-10-6 19:46:00的发言:[br]海绵状血管瘤首先考虑,建议mr检查[br]鉴别:少枝胶质瘤。

[emb6]
作者: tsxhfsk    时间: 2005-10-8 00:10
首先考虑脑血管畸形,其次考虑少枝胶质瘤。
作者: scwbc    时间: 2005-10-8 02:58
考虑海绵状血管瘤[emb6]
作者: ssl1_1    时间: 2005-10-8 03:31
大脑表面钙化,没有水肿,又无占位表现,应该考虑为脑血管畸形.
作者: lnhsdm    时间: 2005-10-8 04:52
点条状钙化灶,无水肿及钙化. avm或海绵状血管   病变位于右侧顶区皮质,内见瘤?  建议ct增强扫描.另外是不是一个单纯的钙化灶,从平扫图象上除了钙化灶,看不到具体的东西啊,请各位老师指教                                                                                                                                                                                                                                                                                                                                                        [emb10]
作者: jiajie    时间: 2005-10-8 05:38
支持动静脉畸形。
作者: kbzyycm    时间: 2005-10-8 05:59
[emb6]avm.
作者: jiangjing    时间: 2005-10-8 07:46
病变位于右侧额顶叶交界部皮层区,呈团状略高密度,中心可见斑点状钙化,周围没有脑水肿,没有占位效应,增强扫描右轻度强化但未见畸形粗大的血管影。考虑1海绵状血管瘤。2avm。3其他待排。建议mri检查。
作者: 听蝉观竹    时间: 2005-10-8 08:37
标题: 回复:ct1946:[求助]男。24岁。右侧抽搐。
我考虑右侧额叶动静脉畸形(avm),前面大家把影像学表现及进一步检查方法都叙述十分清楚了,我不再赘述。我想谈谈ct血管成像(cta)对于脑动静脉畸形的检查。
  avm的检查目前仍然以dsa是金标准,但是cta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随着多层螺旋ct的普及而广泛应用,对于avm来说比单纯的增强扫描更具有价值,一个质量高的cta往往能够显示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以及畸形血管团。以实图为例:


例一





例二







例三







例四






例五




作者: yanshencun    时间: 2005-10-8 16:16
[emb7][emb20]------beautiful.
作者: znxc    时间: 2005-10-8 21:27
[emb6]avm.做个ct增强扫描!
作者: liannianyouyu    时间: 2005-10-8 22:55
考虑为脑血管畸形,多见的是avm
作者: landefen97    时间: 2005-10-9 00:39
[emb20][emb20][emb20][emb20][emb21][emb21]
作者: jsgaojian    时间: 2005-10-9 03:49
谢谢“听蝉观竹”版主,难得的好图片,我们科收藏了!
作者: tinghai7982    时间: 2005-10-21 03:53
脑血管畸形,建议增强
作者: 中山医    时间: 2005-10-21 06:32
支持脑血管畸形,但血管畸形的ct检查关健环节——增强扫描未做。这样的病例应尽量做增强扫描,否则诊断再准确也无说服力。
作者: liufeng    时间: 2006-1-29 00:23
avm可能性大。
作者: 夏明华    时间: 2006-1-29 16:50
病灶密度略高于脑实质,伴斑点状钙化,周围无水肿,首先考虑动静脉畸形,建议ct增强或mrl检查.
作者: 国王    时间: 2006-1-30 03:26
考虑少枝胶质瘤,脑血管畸形建议增强
作者: 胡乱猜猜    时间: 2006-1-30 17:15
基层医院,只是来学习各位老师,大虾们的高见,在此祝各位新春快乐,身体健康,多多赚钱,年年升官。
作者: haixyc    时间: 2006-1-31 03:27
考虑为脑血管畸形
作者: cefcmj    时间: 2006-1-31 04:57
支持avm或海绵状血管。
作者: 龙在野    时间: 2006-1-31 19:54
炎性肉芽肿慢性
作者: lyw    时间: 2006-1-31 22:38
海绵状血管瘤或动静脉畸形
作者: zhg2005    时间: 2006-2-1 21:26
考虑:动静脉畸形!!建议增强!
作者: wawaquan    时间: 2006-2-2 20:29
右颞顶皮质点状钙化,周围无水肿带,亦无占位表现,首先考虑动静脉畸形.
    动静脉畸形和海绵状血管瘤cta好鉴别吗?如何鉴别,请赐教。
作者: doctor_ljp    时间: 2006-2-3 03:15
大家讨论得很精彩!倾向于海绵状血管瘤或动静脉畸形,最终要做dsa较好,交给介入大夫去处理较好,最后希望有个反馈结果.
作者: yemin92007    时间: 2006-2-3 04:44
支持血管畸形。
作者: gxlzhy42988    时间: 2006-2-3 06:18
病灶密度略高于脑实质,伴斑点状钙化,周围未见水肿影,此种表现以动静脉畸形avm常见,当然少支胶质瘤也可为类似表现,感觉上少支胶质瘤的钙化要细长些,还有那些鉴别要点请战友们补充吧,右侧抽促可能与钙化灶的局灶性异常放电有关,但为什么症状没有交叉到左侧,有人知道吗?
作者: chenqiong    时间: 2006-2-4 02:23
考虑血管畸形
作者: wangjing81750    时间: 2006-2-4 03:19
动静脉畸形avm首先考虑
作者: LXL    时间: 2006-3-22 23:50
avm,
作者: 拾荒者    时间: 2006-3-23 04:54
动静脉畸形。谢谢听蝉观主提供的漂亮图片。
作者: 容积效应    时间: 2006-3-23 07:23
脑灰质内约高于脑组织密度灶伴钙化灶,灶周无水肿,无占位效应.多为脑血管崎形.
作者: drzhang8888    时间: 2006-3-23 07:26
年轻患者,多考虑脑血管畸形,建议ct增强扫描或mr检查
作者: zxczxc    时间: 2010-6-21 19:13
右顶叶血管畸形。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