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CT30675:男性,61岁。上腹痛一月余,B超发现肝脏占位 [打印本页]

作者: fanshl    时间: 2010-12-8 11:47
标题: CT30675:男性,61岁。上腹痛一月余,B超发现肝脏占位
该患者自诉夜间发烧、盗汗。

0047820 (135 KB, 下载次数: 32)

全景图_0000_0000.jpg

0047821 (144 KB, 下载次数: 43)

全景图_0001_0000.jpg

0047822 (153 KB, 下载次数: 51)

全景图_0002_0000.jpg

0047823 (155 KB, 下载次数: 38)

全景图_0003_0000.jpg

0047824 (153 KB, 下载次数: 39)

全景图_0004_0000.jpg

0047825 (150 KB, 下载次数: 43)

全景图_0005_0000.jpg

0047826 (154 KB, 下载次数: 40)

全景图_0006_0000.jpg

0047827 (158 KB, 下载次数: 39)

全景图_0007_0000.jpg

0047828 (154 KB, 下载次数: 41)

全景图_0008_0000.jpg

0047829 (159 KB, 下载次数: 37)

全景图_0009_0000.jpg

0047830 (163 KB, 下载次数: 34)

全景图_0010_0000.jpg

0047831 (159 KB, 下载次数: 36)

全景图_0011_0000.jpg

0047832 (147 KB, 下载次数: 36)

全景图_0012_0000.jpg

0047833 (157 KB, 下载次数: 49)

全景图_0013_0000.jpg

0047834 (153 KB, 下载次数: 38)

全景图_0014_0000.jpg

0047835 (157 KB, 下载次数: 36)

全景图_0015_0000.jpg

0047836 (158 KB, 下载次数: 54)

全景图_0016_0000.jpg

0047837 (155 KB, 下载次数: 38)

全景图_0017_0000.jpg

作者: fengyuzhe1970    时间: 2010-12-8 11:59
右肝叶血管瘤,胆囊壁增厚,局部显不规则,考虑胆囊炎,不除外癌变。
作者: 张耀森    时间: 2010-12-8 12:35
肝右后叶血管瘤;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 xanthogranulomatous cholecys - titis
XGC)是指胆汁中脂质进入胆囊壁的结缔组织中,使胆固醇沉
积,引起慢性炎症反应,并形成黄色肉芽肿样物,是一种少见
的良性而有破坏性的胆囊炎性病变,常有急性发作,最终形成
黄瘤组织增生性病变(XGC),XG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胆囊炎无特异性
症状和体征,临床表现与一般的胆囊炎相似,如腹痛、黄疸、发
热等,可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缺乏特异性,一般难以
临床诊断。胆囊壁增厚及壁内低密度结节是XGC的
特征性B超及CT表现。认为有下例情况应考虑XGC可能: (1)
病程长、年龄大于50岁,有反复发作性右腹疼痛病史,右上腹
可扪及肿大胆囊者。( 2)术前B超检查胆囊壁增厚,壁内低
回声结节或低回声带(即为黄色肉芽肿) ,壁内低回声结节则
高度提示为本病。抗炎治疗后消退不明显, CT检查见胆囊壁
间低密度结节者。(3)术中见胆囊与周围组织黏连较重、壁
增厚、质硬。(4)术中切开浆膜可见黄绿色或浅黄色的结节
者,确诊尚需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术中若难以与胆囊恶性
病变鉴别,冰冻组织学检查是必要的。
作者: fengyuzhe1970    时间: 2010-12-8 12:42
学习了!
作者: 卜一    时间: 2010-12-8 15:26
肝右后叶血管瘤;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 xanthogranulomatous cholecys - titis
XGC)是指胆汁中脂质进入胆囊壁的结缔组织中,使胆固醇沉
积,引起慢性炎症反应,并形成黄色肉芽肿样物,是一种少见
的良性而有破坏性的胆囊炎性病变,常有急性发作,最终形成
黄瘤组织增生性病变(XGC),XG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胆囊炎无特异性
症状和体征,临床表现与一般的胆囊炎相似,如腹痛、黄疸、发
热等,可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缺乏特异性,一般难以
临床诊断。胆囊壁增厚及壁内低密度结节是XGC的
特征性B超及CT表现。认为有下例情况应考虑XGC可能: (1)
病程长、年龄大于50岁,有反复发作性右腹疼痛病史,右上腹
可扪及肿大胆囊者。( 2)术前B超检查胆囊壁增厚,壁内低
回声结节或低回声带(即为黄色肉芽肿) ,壁内低回声结节则
高度提示为本病。抗炎治疗后消退不明显, CT检查见胆囊壁
间低密度结节者。(3)术中见胆囊与周围组织黏连较重、壁
增厚、质硬。(4)术中切开浆膜可见黄绿色或浅黄色的结节
者,确诊尚需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术中若难以与胆囊恶性
病变鉴别,冰冻组织学检查是必要的。
支持!
作者: 宇宙CT    时间: 2010-12-8 15:39
学习了!
作者: fanshl    时间: 2010-12-8 18:36
有人考虑胆囊腺肌症,就本例而言,考虑胆囊腺肌症有什么不妥?
作者: xingjiawu    时间: 2010-12-8 19:40
还有胆管结石
作者: 问知黑白    时间: 2010-12-8 21:19
学习
作者: wsmg-自在    时间: 2010-12-8 21:19
学习了!
作者: 蓝兔子    时间: 2010-12-8 22:33
学习了
作者: xiongneo    时间: 2010-12-8 23:24
学习了!
作者: fanshl    时间: 2010-12-9 07:14
看了上边的讨论,尤其是张耀森版主的分析,深受启发,据此,我自己也说说对此病例的看法:

本例的特点:
1、影像学特点:胆囊壁增厚,内多发低密度影,内缘光滑,外缘较清晰,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示增厚胆囊壁轻度强化,门静脉期粘膜强化程度明显高于增厚囊壁,并较光滑,增厚胆囊壁呈多囊及网格样,并见环形强化,延迟期呈轻中度强化,胆囊与肝分界较清晰,近胆囊底部略不清晰。
2、临床特点:男性,61岁。上腹痛一月余,B超发现肝脏占位。

诊断分析:
1、从临床表现来看,虽然没有给出太多的信息,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该患者平素吃油食餐时应该没有太多的反应。据此可以排除胆囊腺肌症的可能,因为胆囊腺肌症肥厚的病变肌层在油食的刺激下出现功能亢奋,使胆囊过度收缩,造成罗-阿氏窦迅速充盈引起疼痛并在数分钟内迅速排空胆汁,使疼痛自行缓解。排除了这一病变之后,那么要考虑的就是胆囊癌和黄色肉芽肿型胆囊炎。从影像表现来看,本例也没有典型的小囊状低密度(憩室)和胆囊腔相通的表现;
2、很显然,胆囊癌本例不像:因为虽然有胆囊壁的弥漫性增厚,边缘比较毛糙,但增强粘膜强化后显示是光整连续的,不支持恶性病变。那么,目前的重点要考虑的就是黄色肉芽肿型胆囊炎;
3、按照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典型表现:胆囊壁增厚、壁内低密度结节、粘膜线、胆囊壁强化,环形强化 结论胆囊壁增厚及壁内低密度结节是诊断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特征性CT表现。我们认为应该考虑这一疾病。

所以,张版主的分析我个人是支持的!
作者: 心路寻觅    时间: 2010-12-10 01:02
支持楼主意分析-----学习了。
作者: yuhongjun    时间: 2010-12-10 04:11
支持楼主意分析-----学习了。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