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跪求增殖体肥大的片子 [打印本页]

作者: zp-jnch    时间: 2005-11-11 04:39
标题: 跪求增殖体肥大的片子
我在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患儿因打鼾而来拍片(怀疑增殖体肥大)
敬请各位老师讲解一下
作者: xiaoniu    时间: 2005-11-12 04:59
(怀疑增殖体肥大)---应该叫腺样体肥大。具体资料不在手头,找到传上来。
作者: liuhg589    时间: 2005-11-12 23:12
腺样体就是咽顶部扁桃体,也称为咽扁桃体,婴幼儿较发达,6岁时最大,10岁后逐渐退化.其肥大主要表现为咽顶后壁软组织密度肿块,.双侧咽隐窝及咽鼓管开口消失,并发双侧上颌窦炎等.
作者: xiaoniu    时间: 2005-11-13 18:28
zp-jnch战友,以后不要跪求好吗!中国告别“跪”已经100年了,在此还要“跪”我不舒服,站友们相信也不舒服,----站直了,别爬下,更别“跪”下!!
   就你的问题,我只作浅薄表述,不对之处请指出!
【病理机制】增殖腺,又称咽扁桃体、腺样体,位于鼻咽顶部,是一团淋巴组织。在儿童期可生理性肥大,5岁左右最肥厚,可达鼻咽腔宽度的1/2。随后逐渐缩小,15岁达成人状态即厚1cm。增殖腺除一时性肥大,常因屡次急性炎症诱发慢性肥大。
【临床表现】肥大的增殖腺阻塞鼻咽腔,致张口呼吸、呼吸有声、打鼾、口干。头痛、疲乏、注意力不集中。咽鼓管开口阻塞可致中耳乳突炎,有耳闷和听力减退。
【影像学表现】
x线表现:用鼻咽侧位片,鼻咽顶部软组织肿块影,用平片来测量增殖腺的厚度和鼻咽腔的宽度,以两者比率来判断增殖腺增大的分度:1正常两项比率<0.60;2中度肥大比率0.61--0.70;病理性肥大比率为>0.71.此方法简单、经济、方便。并可作为手术前后的对比和随访。
ct表现:平扫显示鼻咽腔顶壁、后壁软组织密度隆起影,密度较高。表面不光整,左右对称,外侧咽隐窝存在但受挤压狭窄。增强后肿块明显强化,周围骨质无改变。咽鼓管阻塞可致同侧中耳乳突密度增高。还可行冠状位扫描。
作者: 流星1234    时间: 2005-11-18 06:05
楼上老兄叙述的十分详尽,谢
作者: 一如我在    时间: 2005-12-31 04:51
标题: 回复:跪求增殖体肥大的片子
以下是引用xiaoniu在2005-11-13 10:28:00的发言:[br]zp-jnch战友,以后不要跪求好吗!中国告别“跪”已经100年了,在此还要“跪”我不舒服,站友们相信也不舒服,----站直了,别爬下,更别“跪”下!![br]   就你的问题,我只作浅薄表述,不对之处请指出![br]【病理机制】增殖腺,又称咽扁桃体、腺样体,位于鼻咽顶部,是一团淋巴组织。在儿童期可生理性肥大,5岁左右最肥厚,可达鼻咽腔宽度的1/2。随后逐渐缩小,15岁达成人状态即厚1cm。增殖腺除一时性肥大,常因屡次急性炎症诱发慢性肥大。[br]【临床表现】肥大的增殖腺阻塞鼻咽腔,致张口呼吸、呼吸有声、打鼾、口干。头痛、疲乏、注意力不集中。咽鼓管开口阻塞可致中耳乳突炎,有耳闷和听力减退。[br]【影像学表现】[br]x线表现:用鼻咽侧位片,鼻咽顶部软组织肿块影,用平片来测量增殖腺的厚度和鼻咽腔的宽度,以两者比率来判断增殖腺增大的分度:1正常两项比率<0.60;2中度肥大比率0.61--0.70;病理性肥大比率为>0.71.此方法简单、经济、方便。并可作为手术前后的对比和随访。[br]ct表现:平扫显示鼻咽腔顶壁、后壁软组织密度隆起影,密度较高。表面不光整,左右对称,外侧咽隐窝存在但受挤压狭窄。增强后肿块明显强化,周围骨质无改变。咽鼓管阻塞可致同侧中耳乳突密度增高。还可行冠状位扫描。[br][br]

作者: jinguoji    时间: 2006-11-12 23:22
我没有增殖体肥大的片子.
作者: shibing    时间: 2012-9-17 15:54
x线表现:用鼻咽侧位片,鼻咽顶部软组织肿块影,用平片来测量增殖腺的厚度和鼻咽腔的宽度,以两者比率来判断增殖腺增大的分度:1正常两项比率&lt;0.60;2中度肥大比率0.61--0.70;病理性肥大比率为&gt;0.71.此方法简单、经济、方便。并可作为手术前后的对比和随访。
ct表现:平扫显示鼻咽腔顶壁、后壁软组织密度隆起影,密度较高。表面不光整,左右对称,外侧咽隐窝存在但受挤压狭窄。增强后肿块明显强化,周围骨质无改变。咽鼓管阻塞可致同侧中耳乳突密度增高。还可行冠状位扫描。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