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求助]l螺旋扫描是否比轴扫费球管?什么原理。
[打印本页]
作者:
feiwu9
时间:
2005-11-15 01:53
标题:
[求助]l螺旋扫描是否比轴扫费球管?什么原理。
螺旋扫描是否比轴扫费球管?什么原理。向大佬们请教。
作者:
老鼠爱大米
时间:
2005-11-15 03:13
我个人认为是要费球管的,因为螺旋扫描是在扫描时间内连续曝光,曝光时间要比轴扫时间长,球管所受的负荷当然要大。好处是可以得到比轴扫更多的数据信息。特别有利于三维重建。不知道说得对不对,大家有新的建解敬请赐教!!
作者:
牟言科
时间:
2005-11-15 05:31
螺旋ct的球管容量大而且购买价格较贵(60-120万元),它的厂家保修是计算暴光时间而不是计暴光次数,在做和普通ct相同的人次数时由于可以是连续暴光、容积扫描、可以得到比轴扫更多的数据信息并特别有利于图像的三维重建,但是,总体算来其运行成本是比普通ct球管(30-60万元)要贵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
http://ourct.vip.533.net/
作者:
吕军浩
时间:
2005-11-15 18:34
标题:
ok
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以我们的双排机而言,同样的120kv/160ma/1秒,轴扫能得2层图象,而用hs.mod.(高速模式)可得3层图象。以12cm的病灶而言,120kv/160ma/1秒的轴扫共需6次曝光,需160ma×6秒。120kv/160ma/1秒的螺旋需4秒,即160ma×4秒。螺旋的mas反而少,病人接受的射线也少!主要是螺旋优化了算法,提高了效率。
但从输出功率而言,轴扫的120kv×160ma×6秒是在12秒内(轴扫每曝光1有1的停顿进床时间)完成,有效值为120×80,螺旋的120kv×160ma×4秒是在4秒内完成,有效值为120×160,螺旋虽然总的秒次少了,输出功率仍然大了,输出功率和曝光秒次那个对球管的损伤大,可能很难说,如果球管的热容量很大,输出功率在其额定功率以内,不超过其极限,可能不是主要的。如果热容量小,长时间的螺旋扫描,特别是在没有预热的情况下,长时间的螺旋扫描肯定比轴扫对球管不利。
以上内容没有出处,仅凭可怜的物理知识胡乱推理。仅供参考!
[本贴已被 吕军浩 于 2005-11-15 10:58:39 修改过]
作者:
海比天蓝
时间:
2005-11-15 20:54
困惑!!!我正想搞清楚这个问题,看了版主的发言,明白了点!!!
作者:
x_ray312
时间:
2005-11-18 17:01
我院picker-pq ct机是按曝光次数来计算球管使用寿命的,旋转一圈计一次曝光,螺旋扫描每次至少要三圈,说得图像层数与层间距、螺距等有关。球管通常不会寿终正寝,损坏多为机械损坏,如外壳破裂(我院就是这样)、阳极轴承损坏不能旋转导致过电流等。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