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无论学术还是品德都堪为大家楷模的人
[打印本页]
作者:
江南霜晓
时间:
2005-11-16 05:00
标题:
无论学术还是品德都堪为大家楷模的人
(转贴)
著名的放射学家吴恩惠教授
吴恩惠教授曾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等多个职务。现为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名誉院长、天津医学会副会长、北美放射学会荣誉会员、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等15种医学杂志的名誉主编或顾问编委。主编放射学专著16部、参编14部;发表科研论文180余篇。培养医学硕士、博士25人。获国家级科研成果奖1项、省部级奖10项。多次被评为市级劳动模范、先进教师、优秀科技工作者、优秀卫生工作者和伯乐奖。现已78岁高龄,仍每天半日工作,还每周一次专家门诊。
1988年11月,美国芝加哥市,北美放射学会(rsna)第74届科学大学在这里隆重召开,这是国际放射学界学术水平最高的会议,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达三万余人。在有4200人的会场里,大会主席台仅有的四个座席上,就有一位是吴恩惠教授。这是中国人首次登上rsna主席台,第一次获得该学会“荣誉会员”殊荣。rsna于1970年始设“荣誉会员”制,以表彰那些在放射学及相关医学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各国专家,原则是每年评选1~3位,但因遴选条件严格,至1988年的18年间仅有33位,其中亚洲两位,一位日本人,另一位就是吴教授。当大会主席琼斯教授向与会专家介绍吴恩惠教授的生平、简历及其杰出贡献,并宣布他被评选为rsna荣誉会员时,全场爆发出热烈掌声。会后许多海外学者,特别是海外华人学者都前来祝贺!吴恩惠为中华民族争了光!他的勤奋耕耘,引起世界的瞩目。
吴恩惠教授生于1925年12月5日,辽宁省铁岭县的一个山村,他5岁丧母,11岁时远离家乡去舅舅家。两位舅舅都是医生,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当医生,治病救人”的崇高理想,就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开始萌发,并为理想的实现而开始了勤奋拼搏的一生。
为了学习医学,首先要考入一所要求严格的中学——沈阳市文华中学。该校学费较高,他家境贫寒,只得处处节俭。唱歌、踢球这不花钱的活动就成了他课余的乐趣。一次难却的邀请,看了场电影,刚开演不久,放在身边的帽子就不见了,严寒的东北,丢了帽子可要再买呀!从此,他再不进影院,形成习惯直到今天!
“止于至善”(play the
game)是文华中学的校训,也是他一生的座佑铭,鞭策他无论是读书或是做事,都必须达到最好。学生时代,各门功课成绩都名列前茅;从医后,年仅36岁就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神经放射学专著《颅脑x线诊断学》,才会有文章开始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194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辽宁医学院”。开学时不能筹足学费(现在称特困生),只好请求校长缓交而遭拒绝;无奈之下,再求刘同伦院长(当时的辽宁医学院是医院办校,院长是校长的上级),刘院长当即拿出百元。这交学费时遇到的两种面孔,终生难忘,使他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实习期间,为买一本原版《科里斯多芬外科学》他竟高兴地卖了300毫升血!
从童年到大学毕业,困难的境遇、囊中羞涩的窘迫,磨练了他自立自强、锐意进取、不甘落后的精神;终生受益的“止于至善”校训,培养成强闻博记、思维周密、谨细慎微的科学作风,至今仍奋斗于放射学事业不能停止。
吴教授医术高超,从医五十余年从未发生医疗差错,许多疑难重症都在他的主持下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由于他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医疗实践,曾被选入中国医学专家组赴国外为外国的国家首脑会诊。国内的一些医院也常常请他去会诊;更有许多外省、市的患者,慕名而来,都得到他肯切的解疑,满意而归。
有的患者为表谢意,常虔诚的送个“红包”,他都一一的谢绝,说“给人看病是我的职责,若谢我,就把钱用在病人身上吧!”吴教授教育他的学生们“病人既要忍受病痛、又有很重的精神负担、还要承受着很大的经济压力。对他们,我们医生只能体恤、关爱,处处都要为患者着想”。
他虽早已退居二线,但是,他带出的天津医大总医院放射科,团结奋斗、医德高尚、诊断水平高超,多次被评选为先进集体。在这次抗击sars的战斗中,放射科奔赴一线的医、技人员,都受到战友们的好评,多人受到天津市的褒奖。
在放射学教育方面,他作了大量的开拓、启蒙性工作。五十年代,放射人才奇缺,他即主持创办了两届放射专科学校,招收高中学历的放射技术人员,缓解了燃眉之急;六十年代,神经放射学刚起步,我国在这方面还是空白,他创办了有各省、市级医院的1~2位主治医师参加的颅脑x线诊断学习班,为我国神经放射学培训了第一批高级人材;十年动乱,加大了我国放射学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为了尽快赶上放射学迅猛发展的步伐,提高放射学界人员专业素质,也为了缓解专业人员的缺乏,经上级批准,于1985年协助天津第二医学院创办了“影像医学系”,解决了特定时期影像医学发展的急需;“文革”后期,受卫生部委托他又创办了仅在天津、上海等地举办面向全国的放射医师进修班,为期一年,至今已举办22期;八十年代,他又适
作者:
康康
时间:
2005-11-16 07:05
吴恩惠是我科里一位老主任的老师哦,哈哈...
作者:
wenyong
时间:
2005-11-16 08:48
了不起!大医精诚!
作者:
jiajie
时间:
2005-11-17 01:38
影响届一代宗师!!!
作者:
mzjctmr
时间:
2005-11-17 03:11
一代影像巨人!!!!
作者:
扬仪
时间:
2005-11-17 03:23
影像巨人的背后大家知道需要多少优秀医生的支持吗?
吴教授在神经方面是很厉害,值得大家敬佩。
作者:
山野樵夫
时间:
2005-11-17 04:12
向吴教授学习!
作者:
chengwei
时间:
2005-11-17 17:14
向吴教授学习!
xx
作者:
林中鸟
时间:
2005-11-18 03:55
高山仰止!
作者:
南燕
时间:
2005-11-18 17:51
我有幸得到吴老大师的亲笔题字,深感荣幸.
作者:
doctorliym
时间:
2005-11-20 21:22
追求至善,止于至善!一代宗师,高山仰止!赐予给我们力量吧!
作者:
小兔子
时间:
2005-11-20 23:28
崇拜。。。。。非常!
作者:
frzh
时间:
2005-11-27 04:16
敬礼.愿意我有机会和吴老学习,不但学习影像学的知识和经验,还学习怎么作医生,怎么做人
作者:
haha339
时间:
2006-1-4 04:06
吴教授是一位和蔼的前辈
作者:
sxjj1024
时间:
2006-1-19 19:29
吴教授确实是一位非常和蔼的老前辈,有一次学术会期间,吴老讲完课就走到台下应各位要求照相留念,没一点架子。
作者:
flyfish888
时间:
2006-2-20 23:22
学习
作者:
lq1981
时间:
2006-2-22 16:58
听我们科里的老爷子(82)提起过,原来吴老还有这么多精彩故事,
崇拜,佩服!
作者:
yaozhimin
时间:
2006-3-23 04:38
不胜荣幸,我是天医影像毕业的,听过吴老的课,映象中在课上说一些英文名句给大家.大部分的专业课是张云厅,白人驹,吴复杨和于铁连等老师上的,对 \"于老师\"的影像最深,下班一般得到8点左右,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回家,每天看片子看得眼睛都花了,对了有一次看到他的工资单了,两千多些,当时是00年吧,当时脑外科的大夫门都有车了,院里停着不少.
实习时,好几次都不好意思先走,和于老师一块儿下班,顶着月亮,聊几句.好人那
新分来的师妹说吴复杨老师癌症转移了,心里咯噔一下,在影像中吴老师的胃肠做的好.是发现早期胃癌的专家,可惜没出什么书,比较遗憾.
不过天医的教学比较一般,尤其是过去的二医,白白浪费了,那么好的老师,专业课老师还有李景学,孙鼎元等,可是我们上课从来就没有全席过,班里四十多人,往往是来得只有三十来个,有一次把张云亭气坏了.
怀念啊!那一段迷迷糊糊的生活
作者:
yindyao
时间:
2006-3-28 07:55
影响届一代宗师!!!向吴教授学习!
作者:
迎客松
时间:
2006-3-30 04:54
吴恩惠教授生于1925年12月5日,辽宁省铁岭县的一个山村,
赵本山的老乡啊
作者:
兰兰
时间:
2006-4-1 00:45
我是边区一所学院的学生,去年他来我们学院我曾听过他的讲座,很棒呀!
作者:
冷开水
时间:
2006-4-6 03:23
什么时候也能这样~
作者:
xsl5450
时间:
2006-5-3 05:20
吴老,一代宗师.大医精诚!高山仰止!
作者:
kikwk
时间:
2006-7-23 04:52
名医
作者:
听蝉观竹
时间:
2006-11-2 20:09
我1989年有幸参加吴教授主办的“全国的放射医师进修班”第10期。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