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MRI4212:广东同江医院病例:女,44岁。反复头晕、头痛3月 [打印本页]

作者: nicholaswang    时间: 2011-8-26 21:12
标题: MRI4212:广东同江医院病例:女,44岁。反复头晕、头痛3月
【结果公布】
女,44岁。反复头晕、头痛3月余。

00272835 (66 KB, 下载次数: 0)

a01.jpg

00272836 (58 KB, 下载次数: 0)

a02.jpg

00272837 (57 KB, 下载次数: 0)

a03.jpg

00272838 (75 KB, 下载次数: 0)

a04.jpg

00272839 (64 KB, 下载次数: 0)

a05.jpg

00272840 (45 KB, 下载次数: 0)

a06.jpg

00272841 (88 KB, 下载次数: 0)

a07.jpg

00272842 (62 KB, 下载次数: 0)

a08.jpg

00272843 (87 KB, 下载次数: 0)

a09.jpg

00272844 (72 KB, 下载次数: 0)

a10.jpg

作者: zkc2808    时间: 2011-8-26 21:27
中枢神经细胞瘤
作者: 0668qiugh    时间: 2011-8-27 11:00
按病灶位置,信号、密度形态考虑室管膜瘤、积水,期待病理
作者: panyishengct    时间: 2011-8-27 11:59
病灶位于左侧侧脑室前角,室间孔受压,T1W1为低信号,T2W1为高信号,水抑制序列为高信号,其中夹杂点状低信号,增强后未见强化,考虑囊肿性病变,胶质囊肿或神经上皮囊肿可能。
作者: liuqiang    时间: 2011-8-27 16:17
病灶位于左侧侧脑室前角,室间孔受压,T1W1为低信号,T2W1为高信号,水抑制序列为高信号,其中夹杂点状低信号,考虑;脉络丛乳头状瘤。
作者: 晓杰    时间: 2011-8-27 16:30
脉络丛乳头状瘤,它能分泌脑脊液致使脑脊液
作者: gs-cds    时间: 2011-8-27 16:37
考虑室管膜下瘤可能性大?
左侧脑室孟氏孔区不规则块状占位性病变,T1WI稍低信号,T2WI高信号,T2-FLAIR呈不均匀高信号,DWI b=1000呈稍低信号,ADC高信号,增强后病灶几乎无强化,44岁女性,孟氏孔区是其好发部位之一,增强后无强化或轻微强化是其特点,左侧脑室扩大考虑系孟氏孔受阻所致,鉴别主要与室管膜瘤,成人好发于幕上,CT常伴有钙化,增强后显著不均匀强化;脑膜瘤年龄性别相符,但脑膜瘤强化显著,CT等或稍高密度,边缘光整,MRI信号亦不符,脉络丛乳头状瘤,幕上儿童多见,不规则,强化显著,有钙化。
作者: 施明    时间: 2011-8-28 06:46
室管膜下瘤
作者: pujunzhi    时间: 2011-8-28 07:35
考虑室管膜下瘤,不除外胶样囊肿。
作者: qiuyuan    时间: 2011-8-28 14:13
考虑为室管膜瘤可能性大。
作者: 卜一    时间: 2011-8-29 07:07
室管膜瘤可能性大。
作者: 同    时间: 2011-8-29 09:24
室管膜瘤可能性大
作者: 不解    时间: 2011-8-29 11:22
1 病灶位置及强化不明显,首先室管膜下瘤;鉴别诊断中枢神经细胞瘤。
2 看病理回报吧,
作者: 联众之王    时间: 2011-8-29 11:24
无强化,位于孟氏孔   引起左侧脑室积水

   室管膜下瘤
作者: linyiming    时间: 2011-8-31 02:38
考虑为室管膜瘤可能性大, 中枢神经细胞瘤
作者: ljj8935    时间: 2011-9-1 19:21
无强化,位于孟氏孔   引起左侧脑室积水

   室管膜下瘤
作者: jsdtd    时间: 2011-9-2 08:50
室管膜瘤可能性大。
作者: fengweiruan    时间: 2011-9-2 22:24
强烈支持室管膜下瘤!
作者: zhanyong    时间: 2011-9-2 23:21
影像表现:CT示左侧侧脑室前角孟氏孔区椭圆形稍低密度肿块,边缘轻度分叶状,轮廓清楚;MR示病灶T1WI呈稍低信号,内夹杂少许点状更低信号,T2WI及FLAIR呈高信号,增强后病灶无明显强化,与透明隔前部似乎分界不清。左侧侧脑室扩张;临近室管膜未见明显异常强化。脑实质内未见异常信号及异常强化灶。
影像诊断:左侧侧脑室内占位,室管膜下瘤机会大。
诊断依据:
1.典型部位:侧脑室前角孟氏孔区;
2.典型CT表现:椭圆形等或密度肿块,轮廓清楚,无脑内水肿;
3.典型MR表现:T1WI不均匀等、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后无明显强化;
4.周围表现:临近室管膜及脑实质内未见异常。
鉴别诊断:
1.室管膜瘤:多见于小儿,容易向室管膜下浸润性生长,增强后强化明显,可有钙化;
2.脉络丛乳头状瘤(或癌):T1WI等信号,T2WI略高或混杂高信号,多呈分叶状或菜花状,内可见囊变、钙化,增强后多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脑室系统积水,可有脑水肿;脑室脉络丛乳头状癌侵犯周围脑实质,脑水肿明显,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3.侧脑室脑膜瘤: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呈等或略高信号,增强后多有强化。
作者: pujunzhi    时间: 2011-10-13 07:35
病理诊断:左侧侧脑室室管膜下瘤(WHOⅠ级)。
谢谢楼主反馈结果!
作者: liuyiping    时间: 2011-10-24 12:38
学习了
作者: zkc2808    时间: 2011-10-24 19:42
增强无强化,考虑室管膜下瘤,学习了
作者: 杨玉斌    时间: 2011-10-26 23:33
谢谢。学习了啊。
作者: 无泪之城    时间: 2011-11-8 21:26
室管膜下瘤是一种良性肿瘤,起源于室管膜下细胞,包括室管膜下胶质细胞、星形细胞以及室管膜细胞。这是一种少见肿瘤,在所有颅内肿瘤中不超过1%。可以伴随室管膜瘤一起发生,这是一种恶变的征像。可以发生于侧脑室或四脑室,邻接于侧脑室壁或透明隔,或脑室底部。病变越大,越有可能出现囊变和钙化。然而,钙化不像其他脑室内肿瘤那样粗糙明显,通常呈细微点状钙化。在无症状的患者中,发病的平均年龄是60岁,但是假如有症状的话,平均年龄是40岁.在CT上,肿瘤表现为等或低密度,在较大的病变内可以看到囊变和钙化,假如出现梗阻常伴有脑积水。增强扫描多为轻度强化或无强化。MR上,T2/Flair序列上呈高信号,T1呈等信号,轻度强化或无强化。由于四脑室的室管膜下瘤更容易出现钙化,增强扫描多有强化,其诊断更具有挑战性。   另一个易误诊的是中枢神经细胞瘤,这是一个最近被认识的肿瘤,既往在组织学上多被误诊为脑室内少突胶质细胞瘤。这种肿瘤可以在CT及MR上表现与室管膜下瘤有惊人的相似性。然而,中枢神经细胞瘤增强后更常出现强化,更多样的囊性变。同时常见于年轻人。   鉴别诊断:   室管膜瘤:常见于年轻人、有钙化、好发于四脑室,明显强化 。虽然室管膜瘤可以见于任何年龄,亦无性别差异,但在3岁以下的脑肿瘤患者中几乎占30%。儿童多见于后颅窝,青年人多见于幕上。脑室内室管膜瘤,有60%是见于四脑室,这种柔软的肿瘤可以通过luschka孔延伸至桥小脑角区。其他的见于侧脑室和三脑室。令人惊讶的是,有报道室管膜瘤发生在卵巢、软组织、骶尾部以及纵隔。   脉络膜乳头状瘤:位于脉络膜丛、明显强化、富血管、高密度肿瘤,多见于儿童,常常导致脑积水。MRI上脉络膜乳头状瘤表现为T1等到低信号脑室内肿块,T2序列上信号不一。常见流空信号,反应了肿瘤的富血管。由于常发生远处种植,常需行脊髓成像。   中枢神经细胞瘤:见于年轻成人(小于40岁),不同程度强化的囊性肿块,起源于侧脑室壁或透明隔,倾向于发生在侧脑室前角。75%的患者见于20-40岁,是少见肿瘤,在所有颅内肿瘤中不超过0.5%   脑膜瘤:明显强化,多见钙化、常见于女性,如果位于脑室内通常在侧脑室三角区。实质周围的水肿可以出现。脑室内脑膜瘤是相对少见的,不到所有脑膜瘤的1%,但在成人是一种相对常见的脑室内肿瘤。女性更易受累,将近20%的儿童脑膜瘤发生在脑室系统。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