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CT2290:[原创]胸部肿块,有病理! [打印本页]
作者: leesen 时间: 2005-11-30 05:38
标题: CT2290:[原创]胸部肿块,有病理!
男,20岁。自感右胸部疼痛不适,临床怀疑气胸,拍胸片发现巨大肿块而来ct检查。平扫加增强如下: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5-11-30 6:59:33 修改过]
作者: leesen 时间: 2005-11-30 05:44
增强是手推的,加上扫描慢,所以基本没有动脉期!
作者: haiming 时间: 2005-11-30 06:09
考虑1纵隔肿瘤,胸腺瘤可能!2肺癌
作者: wangzhanshuang 时间: 2005-11-30 06:14
肿块与肺界面光滑,我考虑病变应该来源前纵隔,况且患者年轻,胸腺瘤我首先考虑
作者: lnhsdm 时间: 2005-11-30 06:30
根据肿块部位及形态首先考虑 胸腺瘤 恶变?
病因病理]
胸腺瘤是前纵隔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年龄组范围大,以在中年人中发病较多。病理上可分为上皮样细胞型、淋巴上皮样型、淋巴细胞型和梭形细胞型。胸腺瘤有明显的恶性变倾向。
[临床表现]
临床上约15%~50%的胸腺瘤患者伴有重症肌无力症状。
[影像学表现]
1.x线表现:
①纵隔向一侧增宽,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纵隔肿块,边缘清楚。
②纵隔肿块密度均匀,多位于前纵隔的中部,少数可达隔肌之上。
③侧位上,肿块主要位于胸骨角之后。
2.ct表现:
①胸腺瘤表现为前纵隔升主动脉前方软组织密度肿块,呈圆形或分叶状,直径1-10cm,与周围纵隔脂肪分界清楚。
②胸腺瘤内可含钙化,部分胸腺瘤可发生囊变,特别是放疗后的胸腺瘤。
③增强检查,胸腺瘤发生轻至中度强化。
④提示恶性胸腺瘤征象是肿块边界不清、纵隔淋巴结增大、心包积液和心包增厚、邻近肺实质受侵出现肿块和胸膜下转移结节。
[鉴别诊断]
需与其他前纵隔肿瘤如畸胎类肿瘤、生殖细胞瘤、淋巴瘤鉴别。
作者: 向医生 时间: 2005-11-30 06:56
右前中纵隔内可见一巨大非均质状肿块影,肿块与心脏及前部肋胸膜界面不清,增强扫描肿块中度强化,其内有片状不强化区。
诊断:右侧侵袭性胸腺瘤。
作者: imagine 时间: 2005-11-30 07:08
一侧增大前纵隔肿物,胸腺瘤!
作者: guduchunmeng 时间: 2005-11-30 08:11
支持胸腺瘤,寄胎瘤不能除外。
作者: guzhongliangddd 时间: 2005-11-30 08:33
没办法此病灶结合年龄及发病部位,只能跟贴支持“侵袭性胸腺瘤”的诊断!
作者: lz8320473 时间: 2005-11-30 14:36
右前中纵隔内可见一巨大软组织块影,平扫密度不均,肿块与心脏及前部肋胸膜界面不清,包饶主动脉,与心脏及前部肋胸膜接触广泛且界面不清,肺界面清楚,边缘光整。增强扫描肿块中度强化,其内有片状不强化区。定位,纵隔肿瘤。考虑,侵袭性胸腺瘤。
作者: 航书 时间: 2005-11-30 16:06
支持“侵袭性胸腺瘤
作者: 东北 时间: 2005-11-30 16:13
支持
作者: dglq 时间: 2005-11-30 17:30
支持胸腺瘤.
作者: 吕军浩 时间: 2005-11-30 17:47
标题: 回复:ct2290:[原创]胸部肿块,有病理!


病灶巨大,而纵隔却向患侧偏移,病灶内可见疑似的支气管影,尽管广基紧贴纵隔,病灶巨大,定位有不确定性,病灶也有来自肺内可能。
上腔静脉周围的确看到了病灶的侵润,但病灶旁清晰的三角形影,应该就是胸腺,侵袭性胸腺瘤不首先考虑。
患者年轻而没有症状,仅肺功能不全表现。
病灶边缘光滑锐利,内部密度不均,有大片低密度影,低密度影,可以认为是囊实性病灶,那么就有良性可能,但病灶在纵隔有明显的侵袭性,因此低密度考虑为恶性病灶的坏死合理些。
诊断:(可能性为序)
1.肺肉瘤
2.纵隔间质肉瘤或畸胎瘤
3.侵袭性胸腺瘤
4.神经原性肿瘤恶变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5-12-28 9:03:31 修改过]
作者: frzh 时间: 2005-11-30 18:21
病灶位于上纵隔内,边缘光滑,向纵隔内膨胀型生长,病灶密度不均匀,内部可见囊实混合,与纵隔内大血管界限不清晰,考虑侵袭性胸腺瘤。
作者: kbzyycm 时间: 2005-11-30 18:47
胸腺瘤
作者: duguo 时间: 2005-11-30 20:40
纵隔精原细胞瘤。
作者: lyb999 时间: 2005-11-30 20:44
支持吕军浩的观点
作者: 刘明 时间: 2005-11-30 22:09
支持侵袭性胸腺瘤的诊断
作者: xcc106 时间: 2005-11-30 23:46
分析:巨大肿块,边缘清,定位困难,个人观点似与纵隔关系不密切,有向左推移。与胸膜相连,右上支气管明显受压后移,其内密度不均匀,增强示肿块部分强化,周围肋骨及纵膈淋巴结未见明显异常。
定性:首先考虑肺肉瘤。依据:年龄轻,巨大肿块,内有坏死灶。
鉴别:主要与前纵隔肿瘤鉴别。
作者: aosangwa 时间: 2005-12-1 00:29
标题: 回复:ct2290:[原创]胸部肿块,有病理!
以下是引用吕军浩在2005-11-30 9:47:00的发言:[br]
[br]
[br]病灶巨大,而纵隔却向患侧偏移,病灶内可见疑似的支气管影,尽管广基紧贴纵隔,病灶巨大,定位有不确定性,病灶也有来自肺内可能。[br][br]上腔静脉周围的确看到了病灶的侵润,但病灶旁清晰的三角形影,应该就是胸腺,侵袭性胸腺瘤不首先考虑。[br][br]患者年轻而没有症状,仅肺功能不全表现。[br][br]病灶边缘光滑锐利,内部密度不均,有大片低密度影,低密度影,可以认为是囊实性病灶,那么就有良性可能,但病灶在纵隔有明显的侵袭性,因此低密度考虑为恶性病灶的坏死合理些。[br][br]诊断:(可能性为序)[br]1.肺肉瘤[br]2.纵隔间质肉瘤或畸胎瘤[br]3.侵袭性胸腺瘤[br]4.神经原性肿瘤恶变
作者: huangaiying1 时间: 2005-12-1 00:43
右侧前中纵隔淋巴瘤
作者: no 时间: 2005-12-1 02:22
纵隔肿瘤,畸胎瘤.
作者: 乡医 时间: 2005-12-1 02:54
支持向主任,侵袭性胸腺瘤多伴有重症肌无力症,与临床相符。
作者: caihe 时间: 2005-12-1 02:58
标题: 回复:ct2290:[原创]胸部肿块,有病理!

支持吕版主分析,再加胸部定位片图示分析,肺内肿瘤与纵隔肿瘤的鉴别:1、病灶最大直径在肺内2、病灶与纵隔构成锐角,。故考虑:肺部占位性病变>纵隔占位性病变
作者: 流星1234 时间: 2005-12-1 03:02
考虑纵隔肿瘤,支持侵袭性胸腺瘤
作者: wanbo2004 时间: 2005-12-1 04:01
值得收藏
作者: zhangrusi 时间: 2005-12-1 04:46
定位:右前中上纵隔(1:紧贴心血管、胸壁,2:右肺未见阻塞性改变)
定性:侵袭性胸腺瘤可能大
作者: jiajie 时间: 2005-12-1 04:48
右肺上叶可见一类圆形软组织肿块,与前胸壁呈广基相切,边缘较光整,似有包膜,肋骨无破坏,纵隔无移位。增强后呈不均匀性强化,内可见无强化囊变区。考虑原发性胸壁软组织肿瘤,神经纤维瘤。
作者: sunjianting 时间: 2005-12-1 04:58
考虑淋巴瘤并向纵隔内侵犯
作者: ssl1_1 时间: 2005-12-1 06:13
右侧胸腺瘤
作者: leesen 时间: 2005-12-9 02:17
标题: 病理!结果出来了!!
未成熟性畸胎瘤!!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5-12-8 18:51:51 修改过]
作者: 蜀山精灵 时间: 2005-12-9 03:07
来源基本能定在纵隔,而且基本能定恶性。1胸腺肿瘤;2畸胎瘤。
作者: 尚峰 时间: 2005-12-9 03:16
收到,少见。
作者: jiajie 时间: 2005-12-9 21:37

纵隔原发性生殖细胞瘤:起源于胚胎时期性腺向下移行过程中被阻挡于纵隔内的原始生殖细胞。
. 良性有:皮样囊肿和成熟畸胎瘤。
. 恶性有:未成熟畸胎瘤、恶性畸胎瘤、及纵隔比较罕见的精原细胞瘤、胚胎癌、内胚窦癌和绒毛上皮癌。
. 未成熟畸胎瘤:是在成熟畸胎瘤成分中有局灶分布的类胚胎样组织,其恶性形式往往为组织肉瘤。
其各型表现相似,无特征性。平扫见前纵隔较大实性软组织肿块,突向一侧胸腔,或不对称的突向两侧胸腔。有时可见斑片状钙化。增强扫描实性部分不均匀强化。可有肺内及胸膜转移。
作者: 01xihui01 时间: 2005-12-10 20:20
支持胸腺瘤
作者: 网上走一下 时间: 2005-12-11 03:04
胸腺瘤,畸胎瘤不能可疑
作者: xhw1981 时间: 2005-12-11 10:38
就目前所见的资料只能得出是侵袭性胸腺溜,但不排除有肺癌的可能!!!
作者: bhyl 时间: 2005-12-11 17:06
收到
作者: mhdsj 时间: 2006-1-25 05:10
右侵袭性胸腺瘤
作者: sdqzwyx 时间: 2006-1-25 06:18
我感觉吕军浩版主、caihe版主分析的有道理,来源肺内的可能性大,不知楼主病例结果是肺内畸胎瘤还是纵隔的?我认为是肺内畸胎瘤。
肺内畸胎瘤可能是迷走的胚胎组织在肺内发育而形成的肿瘤,多为良性,瘤内可含有来自三种胚层的组织,如毛发、肌肉、软骨及腺体、上皮等。
发病年龄多在青壮年,男女无差别。早期无症状,瘤体较大或合并感染后,可有咳嗽、喀痰、呼吸困难甚至咯血等症状,可反复发作,少数有杵状指。
x线胸片可见圆、椭圆形,大小不等实性或囊性阴影,囊内密度不均,常可发现牙齿或钙化影,胸部ct扫描可更清楚显示囊内结构有助确诊。必要时可行经胸壁肺活检或开胸探查确诊。
作者: drzhang8888 时间: 2006-8-24 07:03
定位我还不会呢?怎么继续呀!
作者: hexue 时间: 2009-8-6 03:51
学习了,谢谢
作者: 吴医师 时间: 2010-1-23 07:38
学习了,谢谢
作者: yuhongjun 时间: 2010-1-23 14:40
很好,开胸就知道纵隔还是肺内的了。
作者: dr.yang 时间: 2013-4-5 13:28
纵隔原发性生殖细胞瘤:起源于胚胎时期性腺向下移行过程中被阻挡于纵隔内的原始生殖细胞。
. 良性有:皮样囊肿和成熟畸胎瘤。
. 恶性有:未成熟畸胎瘤、恶性畸胎瘤、及纵隔比较罕见的精原细胞瘤、胚胎癌、内胚窦癌和绒毛上皮癌。
. 未成熟畸胎瘤:是在成熟畸胎瘤成分中有局灶分布的类胚胎样组织,其恶性形式往往为组织肉瘤。
其各型表现相似,无特征性。平扫见前纵隔较大实性软组织肿块,突向一侧胸腔,或不对称的突向两侧胸腔。有时可见斑片状钙化。增强扫描实性部分不均匀强化。可有肺内及胸膜转移。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