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V0002(CT):[原创]CT肾脏占位 [打印本页]

作者: yuanfang_22    时间: 2005-12-2 08:37
标题: V0002(CT):[原创]CT肾脏占位
此病例转自兄弟医院,同学已经在丁香园上发过,特转来请大家诊断,共同提高。病理结果和丁香园同时公布。患者男70,b超示左肾占位。











[本贴已被 向医生 于 2008-12-10 0:14:26 修改过]

作者: jiajie    时间: 2005-12-3 01:27
左肾体积稍增大、向前移位,下极后部可见以较大不规则软组织密度肿块,见小结节样突入肾盂内,内有多发散在斑点状钙化,与肾分界不清,局部与腰大肌相粘连。增强扫描见早期病灶内有迂曲、粗细不等的血管样明显强化,病灶密度很快降低,明显低于肾实质密度,中心显示星状不明显强化区,未见腹膜后淋巴结增大及静脉瘤栓形成(图片略少)。
临床未提供更多病史资料,就影像而言应从常见病着手,考虑肾细胞癌。
鉴别:1)大嗜酸粒细胞瘤,典型的征象是中央星状瘢痕(本例似符合)。但属罕见病,而且罕有坏死、钙化和出血。
  2)肾结核,50%有钙化,但多为脓肿边缘钙化,本例以实性软组织肿块为主。
  3)肾错构瘤,不含钙化,一旦出现钙化应考虑其它诊断,如肾细胞癌。
作者: 听蝉观竹    时间: 2005-12-5 01:07
标题: 分析:
希望大家在vip栏目发病例尽可能把临床资料上完整一些,这个病例连有无血尿都不告知,教大家如何分析?有好几个会员想发表意见,但是病史几乎没有,所以就不发言了。
 我对这个病例诊断考虑--左肾细胞癌。
 依据:1、病变呈实质性肿块,平扫有钙化;
    2、增强扫描:动脉期肿块强化明显,符合肾细胞癌供血特点;延时扫描肿块中间见坏死区。
    3、如果有血尿,就更符合肾癌的临床特点。
 鉴别:本病例不符合炎性病变,因为病变呈境界清楚的实质肿块,肾周无渗出;
    本病例不符合肾脏良性肿瘤,虽然病变境界清楚,但是肿块边缘凹凸不平,中间坏死,这些符合恶性肿瘤特点。


[本贴已被 听蝉观竹 于 2005-12-4 18:19:54 修改过]

作者: pp    时间: 2005-12-5 01:39
标题: 回复:v0002(ct):[原创]ct肾脏占位
感谢yuanfang_22战友提供好病例!
ct表现:
平扫:左肾下极不规则等密度软组织肿块,内密度不均,可见多好的斑片状低密度影和斑点状钙化灶。肿块与正常肾实质分界不清,邻近肾盂内可见软组织结节周围肾包膜蟹足样不规则增厚。病变与脾脏下极和腰大肌分界不清。
增强扫描:动脉期肿块和肾盂内结节明显斑片样不均匀强化,内可见多发散在的不强化的斑片状低密度影。实质期病灶呈低密度改变(相对正常肾实质强化而言),内原斑片状低密度影仍不强化呈边界不清的更低密度影。原肿块周围蟹足样不规则增厚的肾包膜有强化。肿块与腰大肌内缘分界不清。扫描层面下腔静脉和腹膜后未见确切转移征象。左侧输尿管上段管壁可能有增厚。可惜无实质充溢期图像,看一下输尿管情况(如下图示)。




病史:????
诊断:左肾下极占位,考虑左肾下极肾癌,肾盂已受侵;病变穿透肾包膜侵及左侧腰大肌,脾脏可能受侵。左肾上段输尿管可能转移。不排出不典型肾转移瘤。不知能否排出肾wilms瘤的可能,请教高手指点!
分析:
肾细胞癌(renal carcinoma)来源于肾小管上皮,约6%可有肾皮质腺瘤变化而来,多数伴有坏死、囊壁、出血及钙坏(约10%出现钙化,位于病灶中心,呈散在无定形、斑点状或弧形)。属富血供肿瘤,动脉期明显强化,但仍低于正常强化的肾实质(原因是肿瘤内没有正常的肾小管结构),由于动静脉瘘,肿瘤强化迅速降低。小肾癌往往发现假包膜,这是小肾癌的一个重要病理特征。
ct目的:(我想这应该是放射科医生应该解决的问题,不应该只局限于诊断肾癌!)

(1)明确诊断。
(2)为临床分期提供依据:①了解肿瘤周围侵犯情况,有无肾包膜、深筋膜、邻近肌肉血管的侵犯及周围其它脏器的侵犯;②有无淋巴结转移;③有无肾静脉、下腔静脉及其心房癌栓形成。
本例病变,就目前资料看:
如果有左侧腰大肌受侵,属于ⅳ-a,  m1a-m1d;
如果无左侧腰大肌受侵:属于ⅱ,  t3a。

鉴别诊断
(1)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特殊的脂肪成分。可以排出。
(2)肾脏炎性假瘤:大小多在2-5cm,从幼儿至老年均可发生,以青年人多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ct平扫不能和肾癌区分。但增强后不均匀强化,程度较低,边缘较清楚,边缘强化程度与肾实质相近,强化时间较长,肾周筋膜多增厚。病灶钙化少见。如果肾细胞癌以不规则的边缘强化为主,二者难于鉴别。本例由于出现大量钙化灶,可以排出。
(3)肾wilms瘤:多位巨大肿块,大小约5-20cm内,成人约占1%,少数病例可以发生钙化,有假包膜。表现多种多样。由于所见病例少,不知能否完全排出!
(4)肾转移瘤:典型表现双肾多发低密度结节,轻度异常强化。不典型表现:①单发不规则肿块的大病灶伴坏死、出血或钙化(本例不能排出);②单发均匀病变突出肾轮廓之外。
(5)肾平滑肌肉瘤:50-60岁,大多数起源于肾包膜,平扫与肾实质分界清楚,密度均匀,轻度增强效应。可以排出。


[本贴已被 pp 于 2005-12-6 21:14:19 修改过]

作者: 向医生    时间: 2005-12-5 02:56
我的诊断更倾向于肾嗜酸性细胞瘤,其次才考虑肾细胞癌。
有关本例的ct表现前面的战有已有详细描述,我这里就不多说了,
我认为,本例肿块虽然很大,但与周围的脏器的间隙尚清晰,支持恶性肿瘤的依据不多。其内虽无典型的星芒状低密度影,但仔细观察其内有网纹状低密度影,这种情况还是更多见于肾嗜酸性细胞瘤。
作者: gaozhengyi    时间: 2005-12-5 04:11
标题: 回复:v0002(ct):[原创]ct肾脏占位
我考虑为肾癌,肿块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内部有多发点片状钙化和不规则坏死。肿块向肾脏轮廓外明显突出,在皮质早期,肿块实质部分强化非常明显。内部可见条状及线状明显强化影应该为明显迂曲扩张的肿瘤血管。以上表现我觉得还是用肾癌来解释比较好。鉴别诊断方面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可以排除,由于肿块从肾实质向肾外生长明显,起源应该为肾的实质,可以基本排除肾盂肿瘤,但该病例肿瘤已经累及肾盂,估计临床上已经出现血尿表现。向医生提到肾嗜酸性细胞瘤可能,我觉得从病变的大小和形态上不是太支持。
作者: yuanfang_22    时间: 2005-12-5 04:16
标题: [原创]
to:楼上的各位老师
因为是转帖,同学只给了我b超结果。这个病人首先查的超声,然后发现占位就直接ct了。我会尽量让同学完善临床各项检查结果的
谢谢支持。
我发帖的目的是让大家共同学习提高,开阔思路,多思多知。不是为了单纯的诊断。
再次感谢各位老师的支持

[本贴已被 yuanfang_22 于 2005-12-4 21:03:09 修改过]

作者: yuanfang_22    时间: 2005-12-5 05:02
●此病例最大的看点应该是:瘤体内的点片状钙化和条锁状钙化
先从钙化撒网,肾上常见可钙化的占位:1 肾ca;无定型钙化,多见中央,可分散呈点片状及蛋壳状。(10%-20%病人可见)
2:肾母细胞ca:钙化密度淡,较局限,可呈点片,波纹状。(3%-15%病人可见)
3:肾盂ca:点片,线条状钙化(钙化级少见)
4:肾腺瘤:此病少见,其钙化更少见。
5:移位嗜铬细胞瘤
●其次本病例看点:瘤体中间的低密度区,肿瘤缺血坏死的表现。由此和引出本病的第三个看点:增强后肾皮质期,瘤体内即出现迂曲的强化血管影,证明瘤体富血供,血供不及瘤体生长所需即出现中央坏死区。
●第四看点,也是学生的一个体会,不知道等用病理解释通否,还请各位老师指正。
瘤体钙化总在坏死囊变区周围,坏死区和实质区交界处。而当肾ca存在坏死出血时,可继而发生囊变,囊变周围继发纤维化,陈旧的坏死组织和机化组织被纤维组织包裹可发生营养不良钙化。因此钙化可出现在瘤体坏死周围。
●综上看点,本病例学生我首先也考虑:肾细胞ca
作者: lkc8963    时间: 2005-12-5 06:33
有钙化的肾脏肿块再加上一个:转移癌,尤为粘液腺癌。
考虑1 肾癌:征象都符合,但是t2期肿瘤可以无周围侵犯而呈肾内大肿块;
  2 肾嗜酸性细胞瘤:不支持点:如此明确的迂曲血管影,且有向肾盂内突出的结节,中央区的低密度区看起来更象是坏死而不象条、星状纤维瘢痕带。
  3 转移瘤:需要临床支持,富血供肿瘤可能如此表现。
作者: guzhongliangddd    时间: 2005-12-5 07:15
从常见病例入手:首先考虑是左侧肾癌。1,病灶内部有明显强化,但与正常肾实质相对比其强化程度更低{符合该肿瘤多血供特点}。2,其形态不规则,其内有坏死。3,左恻肾盂及腰大肌有受侵。对肾肿瘤在扫描技术上最好作3期扫描,及多窗宽。
作者: 向医生    时间: 2005-12-5 22:05
标题: 回复
仔细听取大多数战友的发言并结合本例的ct表现,我现在修改自己原先的发言,将肾癌的诊断放在首位。
我当时所以首先考虑肾嗜酸性细胞瘤,是因为前期我站战友新手88发了个肾嗜酸性细胞瘤病例(ct:2144),好象没有几个人想到了这一诊断,我后来在做点评时在书上及网上找到了一些病例,其中就有肿块内出现不规则钙化、增强后中度强化、其内有索条状低密度区(非典型星芒状影),我的脑海里也一直想着这个病。
但工作中我们还是要从常见病着想。也许这又是在与大家交流中悟出的一点新体会吧!
但是有一点也须引起大家注意:大多数学者认为肾嗜酸性细胞瘤虽为良性,但有潜在恶性,国外文献中也有远处转移及死于转移的报道 。文献报告中提到:肾癌较小时与肾嗜酸性细胞瘤难以区分。


[本贴已被 向医生 于 2005-12-5 14:06:08 修改过]

作者: pp    时间: 2005-12-7 04:10
标题: 回复:v0002(ct):[原创]ct肾脏占位
由此看到向版主考虑很广、很深啊!vip区的讨论应该这样,各抒己见、百家争鸣!
翻了一下书和整理了平时收集的资料,加深一下印象!
肾嗜酸性细胞瘤少见良性肿瘤,起源于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故多位于靠近肾包膜的皮质部,外形光滑整齐,多数隆出于肾轮廓之外,多数有完整的包膜(不同于肾细胞癌的假包膜),故与肾组织之间有一清楚的分界。 肿瘤质地均匀,中心往往有瘢痕,越大越容易发生中心瘢痕,多无坏死或出血(与肾细胞癌鉴别要点,但临床中往往难于鉴别)。增强瘤内均匀增强,中等强化,与正常肾实质相比则呈相对低密度,瘢痕不强化呈低密度。





[本贴已被 pp 于 2005-12-6 20:18:15 修改过]

作者: mzjctmr    时间: 2005-12-9 18:59
右肾下极不规整肿块突如肾盂内,其内密度不均,可见多枚条片状钙化及低密度坏死灶,增强扫描动脉期可见明显迂曲的肿瘤再生血管强化,实质期密度明显降低,肿块与左侧腰大肌关系密切,肾周筋膜略增厚,输尿管管壁未见明显增厚,右肾及输尿管正常。诊断 左肾癌(考虑透明细胞癌可能)。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诸位老师已作了精辟论述在此不再赘述。
作者: yuanfang_22    时间: 2005-12-17 07:16
标题: 1
病理结果:左肾透明细胞癌。

不好意思,最近比较忙,忘了这事了,今天在浏览丁香园的时候才发现同学已经公布病理结果了,所以就马上转过来了,各位老师原谅!~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5-12-18 12:52:00 修改过]

作者: jinguoji    时间: 2007-5-31 19:08
结果收到,谢谢楼主的好病历,学习了!
作者: 李晓阳    时间: 2007-6-17 01:33
学习了
作者: pujunzhi    时间: 2012-6-23 18:48
病理结果:左肾透明细胞癌!
好病例,学习了!
作者: shibing    时间: 2012-8-13 07:07
左肾透明细胞癌!
作者: 雪个    时间: 2015-1-21 08:22
左肾透明细胞癌!
作者: renming    时间: 2015-1-21 19:39
看大家的发表,学习了
作者: dangjiancai    时间: 2015-1-27 22:18
学习了
作者: shibing    时间: 2016-6-3 09:17
我考虑为肾癌,肿块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内部有多发点片状钙化和不规则坏死。肿块向肾脏轮廓外明显突出,在皮质早期,肿块实质部分强化非常明显。内部可见条状及线状明显强化影应该为明显迂曲扩张的肿瘤血管。以上表现我觉得还是用肾癌来解释比较好。鉴别诊断方面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可以排除,由于肿块从肾实质向肾外生长明显,起源应该为肾的实质,可以基本排除肾盂肿瘤,但该病例肿瘤已经累及肾盂,估计临床上已经出现血尿表现。向医生提到肾嗜酸性细胞瘤可能,我觉得从病变的大小和形态上不是太支持。
作者: shibing    时间: 2016-6-3 11:02
我的诊断更倾向于肾嗜酸性细胞瘤,其次才考虑肾细胞癌。
有关本例的ct表现前面的战有已有详细描述,我这里就不多说了,
我认为,本例肿块虽然很大,但与周围的脏器的间隙尚清晰,支持恶性肿瘤的依据不多。其内虽无典型的星芒状低密度影,但仔细观察其内有网纹状低密度影,这种情况还是更多见于肾嗜酸性细胞瘤。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