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CT2313:地方病!请各位战友点评。 [打印本页]
作者: abzzys 时间: 2005-12-2 23:38
标题: CT2313:地方病!请各位战友点评。
m 28y 草地牧民。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5-12-2 18:15:43 修改过]
作者: xinlan111111 时间: 2005-12-2 23:57
应该是肝包虫病,典型!!
作者: 流星1234 时间: 2005-12-3 02:00
肝包虫病(iii型),
肝包虫病是一种人蓄共患的寄生虫病,有两种类型:1)细粒棘球绦虫感染引起的囊型包虫病,2)由多房棘球绦虫感染引起的泡型包,
ct表现:肝包虫囊肿大小不一,单发或多发,呈圆形或类圆形,病灶边缘光整清晰,囊内密度均匀一致,囊液密度呈水样,ct值-15~25hu,囊内囊,即母囊内出现子囊,为肝包虫病的特征性表现,依据ct表现分四型:1)单纯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低密度囊肿,2)内囊分离型,无子囊,3)多子囊型,此型常见到内囊分离和钙化,4)实质钙化型,此型需与肝癌和肝囊腺癌区别,
作者: slc0002slc 时间: 2005-12-3 02:16
典型:
肝包虫病!
作者: huangaiying1 时间: 2005-12-3 03:28
肝包虫病
作者: sdqzwyx 时间: 2005-12-3 03:42
标题: ct2313:地方病!请各位战友点评。
肝右叶体积明显增大,其内示多个大小不等的水样低密度影,周围示光滑完整的包膜,结合临床草地牧民,诊断为肝包虫囊肿。
肝包虫囊肿为牧区常见的寄生虫病,绝大多数因误食犬绦虫卵,在胃、十二指肠内孵化成六钩蚴后,经门静脉至肝脏发育成包虫囊肿。侵犯右叶最多,左叶和左、右两叶者均较少,分细粒棘球绦虫及泡棘球绦虫两种。此为前者,一般呈单房或多房的界线清楚的囊肿,囊壁较薄,外周及中央分隔中可见钙化,没有钙化时,囊壁密度也比较高。有时可见在大囊腔内见到子囊,子囊一般位于大囊的一侧壁上,且子囊的密度比大囊为低,当发生感染或囊肿破裂时,囊壁界线可不清,囊内密度可以增加。
细粒棘球绦虫应与一般肝囊肿鉴别,肝囊肿一般壁极薄而难以看到,其内均匀无结构。若肝包虫囊肿见到钙化或子囊时更利于鉴别。另外肝包虫囊肿有牧区居住史(这点尤为重要)。
[本贴已被 sdqzwyx 于 2005-12-5 9:02:15 修改过]
[本贴已被 sdqzwyx 于 2005-12-5 9:03:10 修改过]
作者: ssl1_1 时间: 2005-12-3 07:59
肝右叶体积明显增大,其内示多个大小不等的水样低密度影,周围示光滑完整的包膜,结合临床草地牧民,诊断为肝包虫囊肿。
经典啊!!!
作者: jiangjing 时间: 2005-12-3 08:32
支持肝包虫病。
作者: 孙医生 时间: 2005-12-3 09:09
囊性占位性病变内见子囊,囊壁钙化
支持肝包虫
作者: 航书 时间: 2005-12-3 18:19
典型:
肝包虫病!
作者: xiaoniu 时间: 2005-12-3 22:45
肝右后叶大小不等水样密度囊性阴影,向下延续至腹腔,包膜完整,张力高,肝组织受压前移位,膈上肺组织受累不张,结合草地牧民诊断肝包虫病应该没什么问题。还应该查carsoni皮肤试验。如果阳性确证无疑。
【病生】肝包虫病即棘球蚴病,有两种类型:1是细粒棘球绦虫感染引起的囊性包虫病;2是多房棘球绦虫感染所致的泡性包虫病。后者仅占1%-2%。细粒棘球蚴在肝内以包囊膨胀的方式逐渐增大,外壁是由宿主的反应性组织构成,为一层较厚的纤维组织,称为外囊,内囊系棘球蚴本身形成的囊,甚薄。
【影像表现】
1囊性包块大小不一,单发或多发,呈圆形,有时见浅分叶。
2病灶边缘光滑、清晰。
3囊壁而不易显示,若囊壁钙化或合并感染囊壁明显增厚可显示。
4囊内密度均匀一致,ct值15-25hu。
5增强时囊壁强化而囊内密度不变。
6母囊内出现子囊是肝包虫的特征表现,子囊数目大小不一,且无钙化的子囊密度总是低于母囊,这是由于母囊较子囊时间长所致。
7外囊壁常发生钙化呈弧形或蛋壳样,其壁可厚薄不均囊内容物、母囊碎片、退化的头节和子囊等亦可发生钙化,且呈无定形的条片状。
8并发感染时有以下特点:囊内密度增高;囊壁增厚;偶见气泡影和气液平面。
【鉴别诊断】
1单纯囊肿继发感染及细菌性肝脓肿:均可显示囊壁双环征,但肝包虫内壁光滑,有时显示飘带状阴影是特征,外壁与肝组织境界清晰且常有钙化,通过实验室检查可鉴别。
2慢性阿米巴脓肿:地域性较强,可资鉴别。
3肝脓肿:有急性临床症状,血液学改变可资鉴别。
作者: shibing 时间: 2015-5-29 16:11
肝包虫病!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