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CT2335:[讨论]头部——结果三天后公布 [打印本页]

作者: jsgaojian    时间: 2005-12-5 06:08
标题: CT2335:[讨论]头部——结果三天后公布
m,63岁。口齿不利周余,伴行走不稳。否认头部手术史。(只上传部分骨窗,其余无异常)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5-12-5 6:37:59 修改过]

作者: 龙197109    时间: 2005-12-5 06:10
考虑亚急性硬膜下血肿
作者: hxr9381    时间: 2005-12-5 06:30
左侧颅骨下方可见新月形稍高密度影,临近脑实质稍有受压内聚,同侧侧脑室变窄,中线结构略右移,结合临床病史,若有外伤史首先考虑亚急性硬膜下血肿,若无外伤史,则应考虑慢性硬膜下血肿,此型老年人常见。
作者: xiaoniu    时间: 2005-12-5 06:36
诊断:亚急性硬膜下血肿。
影像表现:左侧额、颞、顶部颅板下等密度新月形阴影,其内片絮状稍高密度影,脑实质内移,脑沟裂消失,侧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结构左移位。
机理: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形成于伤后4天-3周,可分为早期和晚期。早期出现细胞沉淀效应,即随着时间的推移,血肿可分为沉淀的血细胞成分及上浮的血清两部分。此种血肿亦可无明确外伤病史,故ct不能明确诊断血肿的原因。
作者: jiangjing    时间: 2005-12-5 07:09
断:亚急性硬膜下血肿。
影像表现:左侧额、颞、顶部颅板下等密度新月形阴影,其内片絮状稍高密度影,脑实质内移,脑沟裂消失,侧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结构左移位。
机理: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形成于伤后4天-3周,可分为早期和晚期。早期出现细胞沉淀效应,即随着时间的推移,血肿可分为沉淀的血细胞成分及上浮的血清两部分。此种血肿亦可无明确外伤病史,故ct不能明确诊断血肿的原因。支持!!
作者: wawaquan    时间: 2005-12-5 07:28
左侧额、颞、顶部颅板下等密度新月形阴影,其内条片状稍高密度影,脑实质内移,脑沟裂消失,左侧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结构右移。
    右侧额颞部交界处颅板下方见椭圆形稍低密度影,临近脑沟、裂略增宽,颅板变薄且稍向外膨隆。
  结合临床病史,考虑①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并发出血;②右侧考虑蛛网膜囊肿。
   实际工作中,经常碰到有确切外伤史的患者,外伤后3—6个月ct检查,发现硬膜下血肿呈等密度(而不是低密度)。还有部分患者无明确外伤史,出现临床症状(如头痛头晕肢体活动障碍)7—10天左右后ct检查发现硬膜下血肿呈等密度。还有一例患者头部后外伤一小时,ct检查发现硬膜下血肿呈等密度(可能为硬膜下积液伴出血)。临床分期是按受伤至检查的时间来计算的,ct不能以密度的高低来确定临床分期。
作者: ssl1_1    时间: 2005-12-5 07:32
左侧慢性硬膜下血肿,右侧应该是术后该变
作者: ssl1_1    时间: 2005-12-5 07:37
六楼所说外伤1小时后硬膜下血肿为等密度影,那还可能是病人先有的硬膜下血肿,然后受的外伤.
作者: aosangwa    时间: 2005-12-5 17:37
考虑慢性硬膜下血肿
作者: ygdygd123a    时间: 2005-12-5 18:24
1亚急性硬膜下血肿,2颅缝增宽考虑发育变异.
作者: 航书    时间: 2005-12-5 18:32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
作者: lnhsdm    时间: 2005-12-5 20:55
左侧颅骨内板下与脑表之间条状等密度灶,向内压迫脑组织,局部脑沟裂消失.慢性硬膜下血肿应该没问题.右侧的颅骨改变还是考虑与外伤有关,术后?
作者: guzhongliangddd    时间: 2005-12-5 20:58
左恻慢性硬膜下血肿,临近脑沟消失,皮质内移。
作者: jiajie    时间: 2005-12-5 21:44
标题: 回复:
粗大的脑膜中静脉压迹可显示为居于冠状缝稍后,可一侧或两侧显影。
左侧额顶部硬膜下血肿。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5-12-5 13:47:39 修改过]

作者: xxf002    时间: 2005-12-5 22:44
同意一楼
作者: huangaiying1    时间: 2005-12-5 22:54
左侧慢性硬膜下血肿,颅骨为先天变异所致
作者: lz8320473    时间: 2005-12-6 01:38
标题: 回复:ct2335:[讨论]头部——结果三天后公布
以下是引用xiaoniu在2005-12-4 22:36:00的发言:[br]诊断:亚急性硬膜下血肿。[br]影像表现:左侧额、颞、顶部颅板下等密度新月形阴影,其内片絮状稍高密度影,脑实质内移,脑沟裂消失,侧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结构左移位。[br]机理: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形成于伤后4天-3周,可分为早期和晚期。早期出现细胞沉淀效应,即随着时间的推移,血肿可分为沉淀的血细胞成分及上浮的血清两部分。此种血肿亦可无明确外伤病史,故ct不能明确诊断血肿的原因。

作者: xinlan111111    时间: 2005-12-6 02:11
左侧额、颞、顶叶颅板下可见新月形等密度影,同侧脑室受压变窄,中线结构稍向右移。考虑亚急性硬膜下血肿。
作者: 忘情虎    时间: 2005-12-6 04:10
左额、颞、顶慢性硬膜下血肿。双侧颅板局部吸收改变,无临床意义。
作者: ctboy2005    时间: 2005-12-6 05:27
左侧额、颞、顶叶颅板下可见新月形等密度影,同侧脑室稍受压变窄,中线结构稍向右移。
考虑慢性硬膜下血肿,此类病人大约50%没有外伤史,或者可能有也是很轻微,病人没有在意,
像老年人由于脑萎缩,桥静脉横跨其上,往往而轻微外伤造成破裂慢慢渗血。
作者: jjx    时间: 2005-12-6 06:23
左侧慢性硬膜下血肿。
这种老年病人可以无明确外伤病史。
作者: wawaquan    时间: 2005-12-7 00:00
回复8楼,“六楼所说外伤1小时后硬膜下血肿为等密度影,那还可能是病人先有的硬膜下血肿,然后受的外伤”患者,女,45岁,既往体健,脑部外伤后1小时ct检查发现单侧等密度硬膜下血肿,本人考虑为硬脑膜破裂出血与脑脊液进入混合有关(但确实其内未见液平面)。究竟如何,无从知晓。
作者: xcc106    时间: 2005-12-7 04:21
左额、颞、顶硬膜下血肿可能,右边颅顶骨内板压迹考虑为蛛网膜粒压迹。
作者: 老鼠爱大米    时间: 2005-12-7 04:28
同意血肿  蛛网膜粒压迹
作者: sammycn    时间: 2005-12-7 07:46
1、左额颞顶亚急性硬膜下血肿。
2、双侧额骨呈手术后遗改变。
作者: mzjctmr    时间: 2005-12-8 06:02
收到病理结果为左侧慢性硬膜下血肿。双侧冠状缝后方颅骨变薄为静脉压迹所致。多谢发布病例。
作者: 吴医师    时间: 2010-1-23 05:50
病理结果为左侧慢性硬膜下血肿。双侧冠状缝后方颅骨变薄为静脉压迹所致。
谢谢 学习了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