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ZT0023:消化道钡餐-小肠篇 [打印本页]
作者: 向医生 时间: 2005-12-8 03:43
标题: ZT0023:消化道钡餐-小肠篇
正常小肠:
小肠上起自十二指肠空肠曲(treitz氏韧带处)下抵回盲部,长约6~7.5m。空向肠之间无明确分界,一般认为空肠占上2/5。cole氏等根据解剖生理特点,曾将小肠分为6组。
普通钡餐造影观察可见钡餐在肠管内连续充盈而无分节。小肠粘膜皱璧的x线表现形态主要显示为环形皱襞,其在空肠中上段分布密集,皱壁隆起较高,宽度约为1~2mm,间隔约为1~3mm。空肠下段皱襞数目减少,且变得低平。回肠粘膜皱襞低矮,几乎只有1~2mm高,其间隔亦增宽,有时普通x线照片难以显示。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小肠处于不同的机能状态及多种因素影响,其粘膜形态的变化可为多种多样。当肠管扩张时,粘膜形态呈横纹状,肠管为一般状态时,可呈细羽毛状,而在肠管收缩时,亦可呈纵行状。在低张双对比造影像上,肠管充分伸展,呈均等地扩张。空肠粘膜皱襞呈密集横纹状。回肠皱襞较少显示,肠管边缘一般比较光滑。回盲瓣的上下缘呈唇状突起,可在充钡的盲肠中形成透明影。
小肠排空时间可作为判断小肠动力的标志,一般服钡后3~4小时钡头达回盲部,少于1小时者为“动力过慢”。通常服钡后6~9小时钡餐应全部从小肠排出。若超过9小时者则为“排空延迟”。但应与胃排空功能联系观察。

[本贴已被 向医生 于 2007-6-9 23:47:57 修改过]
作者: 向医生 时间: 2005-12-8 03:52
标题: 回复:zt0023:消化道钡餐-小肠篇
小肠功能紊乱:
[病因病理]
小肠可以原发或继发原发而产生消失、吸收功能障碍,x线上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表现。原发性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的病因尚未肯定,其中营养不良可能是主要因素。继发性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的病因可能是小肠或肠系膜的器质性疾患(如炎症或肿瘤)所引起的吸收障碍。
[临床表现]
主要为腹部原发病变症状。单独存在者也可有腹痛、腹胀、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等胃肠道消化不良的表现。
[影像学表现]
1.小肠运动功能改变:
(1)早期运动功能加快:服钡后30~90分钟即可达到直肠,同时肠壁紧张力增强,表现为肠腔狭窄。钡剂在肠腔内呈散在的雪片状分布。
(2)后期小肠运动功能减低:肠腔可极度扩张,钡剂滞留,使肠腔呈腊肠样充盈。钡剂可在6小时后才抵达盲肠。
2.肠曲呈分节充盈现象:腹钡后正常小肠一般呈连续性充盈。本症由于肠壁发生不规则节段性痉挛而呈分节状充盈。同时当分节部钡剂排空后,仍可遗留形态不同的钡块影,此为小肠粘液增加,钡剂沉淀所致。少数病例小肠呈弥漫性痉挛,使肠管呈痉挛性变细。
3.粘膜皱襞改变:早期粘膜皱襞粗糙、紊乱、不现则,钡剂呈散在颗粒状分布。后期粘膜皱襞平坦、模糊、消失。
4.小肠吸收功能障碍会影响胃肠道甚至全身其他组织器官,个别病例可见骨质疏松。经治疗后x线可见小肠分节,钡剂沉淀和钡剂通过小肠延迟均有明显好转。
[鉴别诊断]
在鉴别诊断中主要与小肠恶性淋巴瘤、肠结核、局限性肠炎等鉴别。根据x线表现,结合临床特征,诊断是可能的。

小肠功能紊乱。钡餐显示小肠全程显影,钡头已达回盲部,肠曲显影不连贯,上腹部肠管分节舒张,部分呈雪片状分散。
[本贴已被 向医生 于 2005-12-7 19:52:25 修改过]
作者: 向医生 时间: 2005-12-8 03:55
标题: 回复:zt0023:消化道钡餐-小肠篇
小肠蛔虫症
[病因病理]
多见于热带和温带地区。进入人体的途径是通过吸食蛔虫的虫卵,虫卵到达空肠后可孵化成幼虫,然后穿破肠壁进入门静脉系统或经淋巴管到右心和肺毛细血管,再进入肺泡,然后经支气管、气管到喉部而再被吞下,到小肠后发育为成虫。
幼虫在体内的移行可以引起组织反应,穿过肠壁时可有轻度病理改变。成虫在肠道内则可引起机械刺激及毒素反应,发生肠痉挛,数量多时可产生肠梗阻、肠坏死、肠套叠或肠扭转。有时蛔虫可潜入阑尾或通过乏特氏壶腹而进入总胆管、胆囊或胰腺管,导致肝胆系统炎症和胰腺炎,有时甚至可发生脓肿。
[临床表现]
幼虫的移行可以产生支气管刺激及小灶性肺炎、发热、荨麻疹及嗜酸细胞升高等过敏反应。成虫可引起腹部不适、消化不良,甚至肠绞痛和胆绞痛等严重症状。粪便可查到蛔虫卵。
[影像学表现]
少数成虫在x线平片上多无异常发现,当大量成虫挤在一起而产生肠梗阻时则可见局部肠管特别扩大,在肠内气影对照下见多数平行的条纹软组织影,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儿童。
钡餐检查可见肠管内有蚯蚓状的充盈缺损,在其中央可见与充盈缺损纵轴相一致的线条状钡影,系蛔虫在肠中的钡影所造成。当虫量多,且聚集成团时则可见不甚规则、边缘不清的充盈缺损,其内可见多数蛔虫在肠内的钡影,呈紧密平行排列成发束状或短而不规则的阴影。
[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及粪便中查到蛔虫卵,结合x线表现诊断不难,不需鉴别诊断。

小肠蛔虫症。钡餐检查示右腹部小肠内多数平行条纹影,呈发束状。
作者: 向医生 时间: 2005-12-8 04:01
标题: 回复:zt0023:消化道钡餐-小肠篇
小肠淋巴肉瘤
[病因病理]
淋巴肉瘤多起源于肠壁粘膜下层中的淋巴组织,当病变沿着肠壁并向纵深发展时,向外可侵入浆膜层、肠系膜及其淋巴结,向内则浸润粘膜,使粘膜皱襞变平、僵硬。肠管可以狭窄亦可较正常稍宽,与正常肠管的分界不及癌肿明显,一般无局限结节状肿块或明显的溃疡形成。
[临床表现]
临床上由于肠壁神经丛受到淋巴肉瘤浸润的压迫,常有腹部钝痛,可有不规则发烧和腹泻,很少有便血发生。
[影像学表现]
x线表现:根据不同病理改变分狭窄型、扩张型及弥漫型。
1.狭窄型病变:
(1)中心性狭窄:此为浸润型病变的狭窄。病变区边缘较僵硬,粘膜破坏消失,肠腔狭窄如细管状,一般病变范围较长;
(2)偏心性狭窄:此为息肉型病变的狭窄。狭窄区常局限于肠壁一侧,呈大块状充盈缺损,使肠管形成偏心性狭窄。
(3)外压性狭窄:此为肠外病变累及肠管所致。肠腔狭窄和移位,病变范围长,狭窄区粘膜皱襞正常。
2.扩张型病变:肿瘤区肠腔呈不规则扩张,病变范围长短不一,一般远端超过肿瘤的范围。肠曲边缘僵硬,有时呈锯齿状,沿肠壁显示大小不等的充盈缺损,粘膜皱襞破坏,蠕动消失,可扪及肿块。
3.弥漫性病变;病变范围极为广泛,可累及全部小肠,甚至胃和结肠也都受累及。肠腔表现为扩张和狭窄相间,沿肠壁可见锯齿状切迹或多发小息肉样充盈缺损。小肠粘膜皱襞粗糙不规则,部分或全部破坏消失。
[鉴别诊断]
需与小肠腺癌鉴别。

小肠淋巴肉瘤。钡餐检查见右侧中下腹回肠肠腔增宽,有不规则巨大溃疡多处,粘膜广泛破坏。
作者: 向医生 时间: 2005-12-8 04:10
标题: 回复:zt0023:消化道钡餐-小肠篇
回肠末段非何杰金淋巴瘤伴肠套迭
男性,47岁。右下腹隐痛3个月,加重2天伴血便。


x线表现:盲肠内见边界清楚的多瓣形充盈缺损,盲肠本身形态基本正常,回肠内无造影剂进入。可见小肠扩张和液平面。
影像学诊断:肠套迭。
手术病理:回肠末段非何杰金淋巴瘤伴肠套迭
作者: 向医生 时间: 2005-12-8 04:16
标题: 回复:zt0023:消化道钡餐-小肠篇
小肠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
病 史:女性,39岁,阵发性左下腹病伴腰痛1月余,查:左中腹部可扪及3×5cm2包块,质中,表面光滑,固定,有压痛,胃镜及结肠镜未见异常。




影像学表现:胃肠造影显示左上腹部分空肠肠管僵硬,粘膜皱壁消失。ct见小肠肠管壁明显增厚,增强后明显强化。
讨论:小肠淋巴瘤占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半数,为小肠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病因不明,病毒感染、免疫因素等与本病的发生有关。淋巴瘤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症状有持续性脐周钝痛,不规则发烧,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多数病人可触及与腹痛部位一致的包块,常有出血及贫血,可有肠梗阻但不严重。钡餐造影可发现:1、多发性大小不一的结节状充盈缺损,可伴有溃疡;2、肠壁增厚、僵硬,管腔不规则性狭窄与扩张相间存在,3、单发息肉样充盈缺损;4、肠张力减低,肠腔呈动脉瘤样扩张,而充盈缺损不明显,5、病变主要向肠腔外侵犯时,表现为小肠外压移位及部分肠壁浸润。诊断时应与小肠癌相区别。
[本贴已被 向医生 于 2005-12-7 20:18:31 修改过]
作者: 向医生 时间: 2005-12-8 04:22
标题: 回复:zt0023:消化道钡餐-小肠篇
回盲部恶性淋巴瘤伴肠套叠
病 史:女性,4岁。反复腹痛5个月,无呕吐,近日腹泻,每天5-6次,大便带粘液。



x线表现:钡灌肠示结肠肝曲杯口状充盈缺损及弹簧状粘膜,经加压后,肠套叠仅部分复位。
手术病理:回盲部恶性淋巴瘤伴肠套叠
作者: 向医生 时间: 2005-12-8 04:26
标题: 回复:zt0023:消化道钡餐-小肠篇
回肠末端、横结肠、结肠脾曲crohn病
病 史: 女性,52岁。腹胀、腹泻2年,贫血。检查:腹部可及条索状肿块,轻度压痛,质中,固定




消化道造影示回肠末段、横结肠及降结肠近段多处狭窄,与正常肠段分界较截然,结肠腔内未见肿块。
手术病理:回肠末端、横结肠、结肠脾曲crohn病
作者: 向医生 时间: 2005-12-8 04:34
标题: 回复:zt0023:消化道钡餐-小肠篇
空肠肠套叠
病 史:男性34岁,间歇性腹痛。




影像学表现:腹部ct显示左上象限有一区域有肠壁增厚,肠管近端未见扩张。随访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显示十二指肠悬韧带后方空肠扩张,外鞘部分呈弹簧状扩张,并可见条状内核。
讨论:非阻塞性、短暂的肠套叠见于引起肠运动失常的疾病,在成人,最常见的原因为息肉样的良性和恶性肿瘤。乳糜泻病和硬皮病也可引起肠套叠。在2岁以下的儿童,肠套叠常发生于回肠,因为该部位为肠系膜腺病的好发部位,增大的淋巴结类似肿瘤,在肠蠕动波驱使下可发生套叠。 x光平片可显示肠道阻塞的气体影和软组织肿块,但最可靠的影像学检查还是钡剂检查。
作者: 向医生 时间: 2005-12-8 04:40
标题: 回复:zt0023:消化道钡餐-小肠篇
小肠癌
病 史: 男性、78岁 体检发现小肠镜距门齿100cm约在屈氏韧带附近见一肿物,大小约4cmx5cm 。






主要征象: 空肠上段左侧壁可见大小约2.5x3.0cm充盈缺损,有分叶,局部粘膜破坏,上端肠管扩张。
讨论:小肠恶性肿瘤少见,约占胃肠恶性肿瘤的0.8%~3%。以恶性淋巴瘤及腺癌多见,平滑肌肉瘤次之,嗜鉻细胞瘤、纤维肉瘤、脂肪肉瘤均罕见。常见症状为腹痛、腹泻、出血、贫血、消瘦、腹部肿块及不同程度的梗阻等。也可伴发肠套叠或肠扭转而有相应的临床表现。空回肠癌罕见,约占全胃肠道癌的0.2%~0.3%,好发于空肠近端,其次为回肠远端。多为浸润性生长,也可为宽基底肿块,偶呈带蒂息肉状。小肠癌多见于40岁以上,性别无明显差异。小肠钡餐造影多表现为范围较小、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楚的管腔狭窄、肠壁僵硬,粘膜皱壁破坏,钡剂通过受阻,近端管腔扩张。不规则的充盈缺损较少见,其表面有不规则的溃疡。
[本贴已被 向医生 于 2005-12-7 20:48:59 修改过]
作者: 向医生 时间: 2005-12-8 04:53
标题: 回复:zt0023:消化道钡餐-小肠篇
小肠转移瘤
病 史:女性 49岁,子宫颈癌术后6个月,左上腹病1月余,无压痛及反跳痛。





影像学表现:左上腹空肠区见一占位,呈息肉状,肠管壁不规则,内可见造影剂及气体残留,胃肠造影见表面可有溃疡形成,增强后呈中等强化。
讨论:小肠继发性恶性肿瘤可来自血行转移、腹腔种植及直接侵犯,以前两种较多见。血行转移,多发生于黑色素瘤、肺癌、乳腺癌、肾及胃肠道癌等,转移灶可单发或多发,环绕管腔生长或形成腔内息肉状肿块,表面可有溃疡形成,其分布与血管分布一致,腹腔内种植,多来自胃肠道及卵巢恶性肿瘤,转移灶的部位与腹水流向有关;直接侵犯,多系肾、卵巢、子宫、前列腺的恶性肿瘤,可直接侵犯邻近小肠。小肠转移性肿瘤的x线表现,不具特异性,单从x线表现与小肠原发性恶性肿瘤很难区分,需密切结合病史,最后确诊有待于手术及病理。
作者: 向医生 时间: 2005-12-8 05:03
标题: 回复:zt0023:消化道钡餐-小肠篇
小肠平滑肌肉瘤
病 史:男性、78岁 体检发现小肠镜距门齿100cm约在屈氏韧带附近见一肿物,大小约4cmx5cm 。






影像学表现:空肠上段左侧壁可见大小约2.5x3.0cm充盈缺损,有分叶,局部粘膜破坏,上端肠管扩张。
作者: 向医生 时间: 2005-12-8 05:07
标题: 回复:zt0023:消化道钡餐-小肠篇
空肠上段平滑肌肉瘤
病 史:男性,46岁。上腹胀痛1年半,左腹可及肿块20天



影像学表现:空肠上段充盈缺损,肠腔狭窄,并见造影剂进入肿块
手术病理:空肠上段平滑肌肉瘤
作者: 向医生 时间: 2005-12-8 05:10
标题: 回复:zt0023:消化道钡餐-小肠篇
放射性小肠炎
病史:未提供。



影像学表现:小肠壁广泛增厚,可见“指压征”和小肠环的分离。有多个节段的小肠有明显的狭窄。ct扫描显示弥漫性的小肠壁增厚,盆腔小肠粘连征象明显。
讨论:放射性小肠炎是腹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一种不常见的并发症。继发性的放射治疗后遗症一般产生于治疗后6-24个月。但个体差异较大,有放射治疗后25年才发生放射性小肠炎的报道。形成的原因主要为纤维化和微血管结构的损害。常见的症状有腹痛、腹泻和小肠梗阻的症状。影像学表现为集合瓣的增厚、肠壁增厚、溃疡形成、肠腔狭窄、粘连等,偶见有窦道形成。小肠钡餐检查有可发现小肠环的分离和粘膜皱壁的增厚即“指压征”。
作者: 向医生 时间: 2005-12-8 05:25
标题: 回复:zt0023:消化道钡餐-小肠篇
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
病史:未提供

作者: 向医生 时间: 2005-12-8 05:29
标题: 回复:zt0023:消化道钡餐-小肠篇
小肠憩室
病史:未提供

作者: 向医生 时间: 2005-12-8 05:30
标题: 回复:zt0023:消化道钡餐-小肠篇
小肠多发憩室
病史:未提供。

[本贴已被 向医生 于 2005-12-8 7:55:16 修改过]
作者: 向医生 时间: 2005-12-8 05:32
标题: 回复:zt0023:消化道钡餐-小肠篇
回肠末段麦克尔憩室
病史:未提供。

作者: 向医生 时间: 2005-12-8 05:36
标题: 回复:zt0023:消化道钡餐-小肠篇
小肠蛔虫
病史:未提供

[本贴已被 向医生 于 2005-12-8 7:55:50 修改过]
作者: 山野樵夫 时间: 2005-12-9 03:19
经典!谢谢向医生!!!
作者: zhongguolong518 时间: 2005-12-12 17:32
经典的病例,谢谢向医生,你辛苦了!!!!!
作者: 嗜野 时间: 2005-12-14 07:19
不错,谢谢献宝!
作者: huangxun4321 时间: 2005-12-15 07:18
谢谢您给我的知识
作者: chengwei 时间: 2005-12-17 00:13
谢谢了
作者: fsjzb 时间: 2005-12-17 22:45
不错,谢谢了
作者: X-RAY 时间: 2005-12-19 00:12
标题: 回复:zt0023:消化道钡餐-小肠篇
以下是引用山野樵夫在2005-12-8 19:19:00的发言:[br]经典!谢谢向医生!!!
作者: 师医生 时间: 2005-12-20 22:11
谢谢向医生,感谢
作者: pp 时间: 2005-12-21 03:35
收藏了!无私奉献!!!
http://www.radida.com/radinet/read.php?tid=9005
作者: livingod 时间: 2005-12-23 23:34
非常感谢向医生精彩献宝!!
作者: 影像王子 时间: 2005-12-24 04:34
果然是好东西啊!!向楼主敬礼!
作者: wawaquan 时间: 2005-12-24 04:50
非常感谢向医生精彩献宝!!
作者: 海比天蓝 时间: 2005-12-26 02:56
谢谢版主!!!
作者: hezhonghu 时间: 2005-12-30 03:40
谢谢向老师的经典奉献!受益不浅。
作者: cefcmj 时间: 2006-1-8 00:09
非常感谢向医生无私奉献!!!!!!!!!
作者: YCZZQ 时间: 2006-1-21 01:50
非常感谢向医生的经典奉献!
作者: chengwei 时间: 2006-2-23 23:16
xx谢谢
作者: wz_lizhihong 时间: 2006-3-30 16:34
太精彩了,谢谢
作者: hu20011291 时间: 2006-6-18 15:44
谢谢您给我的知识
作者: LIMMM 时间: 2006-7-13 00:59
经典的病例,谢谢向医生,你辛苦了!!!!!
作者: 华佗 时间: 2006-8-3 07:59
谢谢!!
作者: 华佗 时间: 2006-8-3 08:27
非常感谢向医生精彩献宝!!
作者: panjww 时间: 2006-8-5 06:35
经典!谢谢向医生!!!
作者: 捉水 时间: 2006-8-8 19:51
谢谢
作者: panjww 时间: 2006-8-17 07:17
非常感谢向医生精彩献宝!!
作者: laotongzhi 时间: 2006-8-19 02:00
辛苦了!!!!!
作者: flk107 时间: 2006-8-24 20:06
不错,其他的俺都得看一看
作者: fsp 时间: 2006-9-5 23:19
很典型细致,如果日常工作中分类这样细腻,尤其是胃炎类,业务一定很专业.临床医生广为欢迎.
作者: xyfg 时间: 2006-9-9 02:11
good
作者: xyfg 时间: 2006-10-22 22:08
经典的病例,谢谢向医生,你辛苦了!!!!!
作者: jinguoji 时间: 2007-3-23 07:22
谢谢!
作者: hexue 时间: 2009-8-27 04:12
谢谢!
作者: yjp1973 时间: 2011-12-12 11:05
向楼主敬礼!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