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标题: CT00348:脾脏多发占位! [打印本页]

作者: 三横一竖    时间: 2004-5-29 16:53
标题: CT00348:脾脏多发占位!
(点击阅片:http://www.radida.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26
病人腹痛来就诊。

001333627 (113.08 KB, 下载次数: 808)

a01.jpg

001333628 (94.52 KB, 下载次数: 820)

a02.jpg

作者: jiajie    时间: 2004-5-29 17:59
考虑:
      脾原发恶性肿瘤血管肉瘤。
作者: yangxuedong    时间: 2004-5-29 18:29
标题: 回复:脾脏多发占位!
以下是引用jiajie在2004-5-29 9:59:31的发言:[br]考虑:[br]      脾原发恶性肿瘤血管肉瘤。[br]

并脾脏内转移?
作者: woaixct    时间: 2004-5-29 20:23
脾脏内多发轻度强化及不强化病灶,考虑:多发转移瘤可能性大;
作者: dizhu    时间: 2004-5-29 20:43
多发转移瘤可能性大
作者: lkc8963    时间: 2004-5-29 21:25
考虑恶性肿瘤,转移可能性大,不除外淋巴瘤。理由:1年龄大2脾大,脾内多发病灶呈轻至中度强化,其内见不强化坏死区3脾门及腹膜后未见明显淋巴结肿大。综上所述病灶强化特点不支持血管内皮肉瘤,临床相关及无明显淋巴结肿大不支持淋巴瘤,但转移与淋巴瘤影像表现不易区分,建议密切结合临床。
作者: 吕军浩    时间: 2004-5-29 21:48
[emb6]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
作者: 阿圣    时间: 2004-5-29 22:51
脾脏的肿瘤少见,在肿瘤里面,血管瘤和淋巴瘤多见,我考虑血管瘤可能性大。
作者: zryh    时间: 2004-5-29 23:05
[emb6]6楼
作者: 向医生    时间: 2004-5-29 23:50
标题: 回复:病例348:脾脏多发占位!
以下是引用lkc8963在2004-5-29 13:25:34的发言:[br]考虑恶性肿瘤,转移可能性大,不除外淋巴瘤。理由:1年龄大2脾大,脾内多发病灶呈轻至中度强化,其内见不强化坏死区3脾门及腹膜后未见明显淋巴结肿大。综上所述病灶强化特点不支持血管内皮肉瘤,临床相关及无明显淋巴结肿大不支持淋巴瘤,但转移与淋巴瘤影像表现不易区分,建议密切结合临床。

[emb6]
作者: chongsuzhi    时间: 2004-5-30 02:38
淋巴瘤倒不是很像,其表现少见境界如此清晰的多发低密度。还是考虑脾原发血管内皮细胞瘤并脾内转移可能性大。
作者: 寒江雪    时间: 2004-5-30 02:54
考虑为海绵状血管瘤
作者: ysbzx    时间: 2004-5-30 02:58
脾腹测可见较大囊实性肿块,延时扫描强化明显,皮内还可见多个小圆形低密度影,考虑脾血管内皮肉瘤脾内转移。
作者: JUDY160954    时间: 2004-5-30 03:27
脾腹测可见较大囊实性肿块,延时扫描强化明显,皮内还可见多个小圆形低密度影,考虑脾血管内皮肉瘤脾内转移。  
  支持楼上。
作者: m71094h    时间: 2004-5-30 03:45
同11楼
作者: gaozhengyi    时间: 2004-5-30 04:47
支持lkc8963意见,本例除脾脏病变外,肝内亦见多发小低密度影,为转移表现。但原发灶是脾脏本身还是脾外还需结合临床进一步讨论。脾脏转移瘤常见于黑色素瘤和卵巢癌,而其他部位来源则很少见。

脾脏病变不论在日常工作中还是在书上见得较少,下面把脾脏病变做一大致分类:
一  先天性病变  1  无脾综合征2  多脾综合征
二  外伤  1  脾脏包膜下血肿2  脾裂伤
三  感染性病变  1  包虫病2  脓肿3  脾炎4  结节病5  肉芽肿性病变
四  血管性病变  1  门脉高压2  脾梗塞3  脾静脉血栓
五  肿瘤  1  血管瘤2  淋巴管瘤3  畸胎瘤4  血管肉瘤5  白血病脾脏改变6  淋巴瘤7  转移瘤
六  囊性病变  1 包虫囊肿2  先天性囊肿3  外伤后假囊肿4  胰腺假囊肿5  囊性转移瘤
作者: lanfeng    时间: 2004-5-30 05:40
脾原发恶性淋巴瘤或血管内皮肉瘤,转移瘤等极为少见,考虑到肝内有多个细小低密度病灶,是否应该考虑为恶性淋巴瘤(何杰金氏病)脾受累,临床上是否全身或局部淋巴结肿大???
作者: slc0002slc    时间: 2004-5-30 05:44
脾内较大囊实性肿块,多发,延时扫描实性部分强化明显,
考虑脾血管内皮肉瘤、脾内转移。
作者: zhanyong    时间: 2004-5-30 06:19
脾脏的病变我见的不多,这一例我想还是恶性肿瘤可能性大一点,猜的。
作者: 寻芳者    时间: 2004-5-30 06:53
恶性血管瘤!!!
作者: zwei    时间: 2004-5-31 03:57
考虑转移瘤可能性大
作者: guduchunmeng    时间: 2004-5-31 05:27
脾脏恶性肿瘤,首先考虑转移瘤。血管肉瘤不能除外
作者: sxjj1024    时间: 2004-5-31 05:46
转移瘤可能
作者: 叶子    时间: 2004-5-31 07:21
脾脏囊实性占位伴脾内多发类圆形低密度影,前者部分边界欠清,病灶强化不明显.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下脾脏比较常见的几种肿瘤:
      1.血管瘤:ct表现可以是实性肿块或多囊性或囊实性肿块,增强扫描可强化,也可不强化,强化者由病灶边 缘强化,并逐渐向病灶中心蔓延,延迟扫描可变为等密度;
      2.淋巴管瘤:为单发或多发的圆形或不规则形、境界较清楚的低密度区,常为水样密度,增强扫描病灶边缘及间隔可有轻度强化;
      3.血管内皮肉瘤:增强扫描时具有从边缘向中心扩散的特点,病情进展快;
      4.淋巴瘤:脾脏多明显增大,单发或多发结节状、球形、或不规则形低密度灶,呈不均匀强化;
      5.转移瘤:ct表现为脾肿大,脾内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低密度灶,边界清楚或不清楚,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或轻度强化.
      以上各肿瘤ct表现均无特征性,须密切结合临床病史.本例单从影像上看,首先考虑血管内皮肉瘤并脾内多发转移,其次考虑转移瘤.
作者: wchgh    时间: 2004-5-31 07:44
支持24 lou !!!
作者: 91616lyt    时间: 2004-5-31 07:55
从各期ct值的变化为轻度强化,脾内多发占位;可惜没有详细的病史和检查化验,给诊断带来了困难;血管瘤与血管内皮肉瘤的强化特点可以排除,.淋巴瘤与转移瘤需要鉴别必要时穿刺定性。
作者: shaobaofu    时间: 2004-5-31 18:37
脾脏恶性肿瘤:淋巴瘤?转移瘤?
作者: zzpcon    时间: 2004-5-31 18:53
脾脏多发囊实性密度肿块,增强见轻至中度强化,亦可见更低密度坏死区。考虑脾血管肉瘤可能性大,此类肿瘤发展快,早期即可转移。但也不能排除恶性淋巴瘤的可能,请密切结合临床。
作者: 沙隆巴斯    时间: 2004-6-1 03:59
请公布病理[emb5]
作者: 挺爱我老婆    时间: 2004-6-1 05:44
首先考虑淋巴瘤,其次是转移瘤、血管内皮肉瘤。因为脾脏内病灶的大小相差悬殊。基本上可以排除血管(肉)瘤,因为病灶较多,而几乎没有一个从边缘强化
作者: cyf516    时间: 2004-6-1 07:54
[emb6]24楼
作者: 波斯猫    时间: 2004-6-1 17:45
[emb5][emb10]
作者: zhanyong    时间: 2004-6-2 05:47
叶子的分析有理有据。[emb6][emb6]
作者: yangxuedong    时间: 2004-6-2 16:55
有没有结果?
作者: 阿尔梅    时间: 2004-6-3 01:18
等待楼主的发言!
作者: 吕军浩    时间: 2004-6-3 03:01
http://www.radida.com/radinet/read.php?tid=926
作者: aifei1021    时间: 2004-6-3 04:59
考虑脾脏恶性血管肉瘤,肝内稍低密度灶考虑转移可能!
作者: chengwei    时间: 2004-6-3 06:37
[emb18]转移瘤
作者: firepose    时间: 2004-6-4 01:14
不错,谢谢大家~~
作者: bu    时间: 2004-7-4 19:10
请讲讲血管肉瘤的特点吧
作者: sammycn    时间: 2004-7-6 06:18
恶性淋巴瘤[emb6]
作者: 权世辉    时间: 2004-7-7 01:09
标题: 回复:ct348:脾脏多发占位!
以下是引用lkc8963在2004-5-29 13:25:34的发言:[br]考虑恶性肿瘤,转移可能性大,不除外淋巴瘤。理由:1年龄大2脾大,脾内多发病灶呈轻至中度强化,其内见不强化坏死区3脾门及腹膜后未见明显淋巴结肿大。综上所述病灶强化特点不支持血管内皮肉瘤,临床相关及无明显淋巴结肿大不支持淋巴瘤,但转移与淋巴瘤影像表现不易区分,建议密切结合临床。

作者: zhaozilong    时间: 2004-8-26 01:01
转移瘤,淋巴瘤
作者: frzh    时间: 2005-11-7 23:37
脾脏转移瘤,其内可见低密度坏死区.
作者: cqzhu    时间: 2005-11-13 04:37
到底是什么病例结果,没看见呢
作者: wanbo2004    时间: 2005-11-22 04:59
保存了
作者: 韵翔    时间: 2005-11-22 05:42
像转移瘤,病理赶紧上
作者: imagine    时间: 2005-11-22 06:04
恶性,只见到片子一隅,具体不敢下定论。
病理有没?
作者: wawaquan    时间: 2005-12-2 01:04
脾脏原发血管肉瘤可能大.
作者: 老鼠爱大米    时间: 2005-12-2 01:33
支持
作者: LLIISAN    时间: 2005-12-2 02:35
肝脾多发占位,考虑转移或血管肉瘤转移
作者: yang4132    时间: 2005-12-2 02:49
支持脾 血管肉瘤。
作者: haiming    时间: 2005-12-2 06:06
脾血管肉瘤
作者: ck3215123    时间: 2005-12-2 06:15
脾脏恶性肿瘤
作者: zhangyang616    时间: 2005-12-2 06:23
考虑血管瘤
作者: mzjctmr    时间: 2005-12-2 06:28
好病例少见,多谢发布!!!
作者: drzhang8888    时间: 2006-8-23 06:54
学习了。
作者: wy232326    时间: 2007-5-24 02:18
学习了
作者: wangzhi68    时间: 2007-6-3 23:10
考虑恶性肿瘤,转移可能性大,不除外淋巴瘤。理由:1年龄大2脾大,脾内多发病灶呈轻至中度强化,其内见不强化坏死区3脾门及腹膜后未见明显淋巴结肿大。综上所述病灶强化特点不支持血管内皮肉瘤,临床相关及无明显淋巴结肿大不支持淋巴瘤,但转移与淋巴瘤影像表现不易区分,建议密切结合临床。
作者: wangzhi68    时间: 2007-6-3 23:22
考虑恶性肿瘤,转移可能性大,不除外淋巴瘤。理由:1年龄大2脾大,脾内多发病灶呈轻至中度强化,其内见不强化坏死区3脾门及腹膜后未见明显淋巴结肿大。综上所述病灶强化特点不支持血管内皮肉瘤,临床相关及无明显淋巴结肿大不支持淋巴瘤,但转移与淋巴瘤影像表现不易区分,建议密切结合临床。
作者: 心语2008    时间: 2007-6-4 04:18
脾脏多发占位,看有否原发病史,首先考虑1.转移性肿瘤。2.脾脏恶性淋巴瘤
作者: 心语2008    时间: 2007-6-4 04:44
血管内皮肉瘤可伴有其它脏器的转移,很早就有肝转移,前部的片子肝脏未显示。
而淋巴瘤多伴脾肿大,多数病例临床表现持续性高热、全身淋巴结的肿大
作者: yangzongshan    时间: 2007-6-4 16:17
1淋巴瘤2脾原发恶性肿瘤血管肉瘤
作者: jsmctmri    时间: 2007-6-5 01:26
首先考虑淋巴类肿瘤.
作者: 青莲居士    时间: 2007-6-5 03:38
考虑:
      脾原发恶性肿瘤血管肉瘤。
作者: 阿袁    时间: 2007-6-6 18:53
没见过次种病例,感谢楼主的好贴及各位同行的精彩点评!学习了
作者: 做最好的    时间: 2007-6-24 07:05
血管肉瘤无论ct,还是血管造影表现,都很难与血管瘤鉴别。于血管瘤相比较,血管肉瘤以下所见更为突出:1ct扫描 与增强扫描时,不规则增强征象更为明显。2血管造影 可有肿瘤血管及肿瘤染色,肿瘤内对比剂储留征象更为明显,呈现粗大而不规则的对比剂储留,可出现明显的动-静脉短路
作者: 黄玉龙    时间: 2007-6-24 07:59
收到
作者: 青莲居士    时间: 2007-6-24 19:38
脾原发恶性肿瘤血管肉瘤。
作者: 尹定尧    时间: 2007-6-24 19:45
标题: 回复:ct348:脾脏多发占位!
以下是引用叶子在2004-5-30 23:21:00的发言:[br]脾脏囊实性占位伴脾内多发类圆形低密度影,前者部分边界欠清,病灶强化不明显.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下脾脏比较常见的几种肿瘤:[br]      1.血管瘤:ct表现可以是实性肿块或多囊性或囊实性肿块,增强扫描可强化,也可不强化,强化者由病灶边 缘强化,并逐渐向病灶中心蔓延,延迟扫描可变为等密度;[br]      2.淋巴管瘤:为单发或多发的圆形或不规则形、境界较清楚的低密度区,常为水样密度,增强扫描病灶边缘及间隔可有轻度强化;[br]      3.血管内皮肉瘤:增强扫描时具有从边缘向中心扩散的特点,病情进展快;[br]      4.淋巴瘤:脾脏多明显增大,单发或多发结节状、球形、或不规则形低密度灶,呈不均匀强化;[br]      5.转移瘤:ct表现为脾肿大,脾内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低密度灶,边界清楚或不清楚,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或轻度强化.[br]      以上各肿瘤ct表现均无特征性,须密切结合临床病史.本例单从影像上看,首先考虑血管内皮肉瘤并脾内多发转移,其次考虑转移瘤.

辛苦了!值得学习!!!
作者: 青莲居士    时间: 2007-6-24 20:32
以下是引用lkc8963在2004-5-29 13:25:34的发言:
考虑恶性肿瘤,转移可能性大,不除外淋巴瘤。理由:1年龄大2脾大,脾内多发病灶呈轻至中度强化,其内见不强化坏死区3脾门及腹膜后未见明显淋巴结肿大。综上所述病灶强化特点不支持血管内皮肉瘤,临床相关及无明显淋巴结肿大不支持淋巴瘤,但转移与淋巴瘤影像表现不易区分,建议密切结合临床。
作者: xujin110    时间: 2007-6-25 02:07
支持
作者: peijunlong    时间: 2008-4-28 02:22
谢谢
作者: hexue    时间: 2009-7-25 07:28
谢谢 学习了
作者: 513ytb    时间: 2009-8-2 00:29
血管肉瘤的特
作者: peijunlong    时间: 2009-9-10 07:54
脾脏囊实性占位伴脾内多发类圆形低密度影,前者部分边界欠清,病灶强化不明显.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下脾脏比较常见的几种肿瘤:
      1.血管瘤:ct表现可以是实性肿块或多囊性或囊实性肿块,增强扫描可强化,也可不强化,强化者由病灶边 缘强化,并逐渐向病灶中心蔓延,延迟扫描可变为等密度;
      2.淋巴管瘤:为单发或多发的圆形或不规则形、境界较清楚的低密度区,常为水样密度,增强扫描病灶边缘及间隔可有轻度强化;
      3.血管内皮肉瘤:增强扫描时具有从边缘向中心扩散的特点,病情进展快;
      4.淋巴瘤:脾脏多明显增大,单发或多发结节状、球形、或不规则形低密度灶,呈不均匀强化;
      5.转移瘤:ct表现为脾肿大,脾内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低密度灶,边界清楚或不清楚,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或轻度强化.
      以上各肿瘤ct表现均无特征性,须密切结合临床病史.本例单从影像上看,首先考虑血管内皮肉瘤并脾内多发转移,其次考虑转移瘤.
作者: 吴医师    时间: 2010-1-15 22:43
谢谢 学习了
作者: zxczxc    时间: 2010-5-6 17:39
脾脏淋巴瘤。
作者: ZHONGXINMR    时间: 2010-5-17 17:11
谢谢,学习了
作者: zxczxc    时间: 2013-5-21 09:11
脾脏恶性肿瘤,血管内皮肉瘤。




欢迎光临 医影在线 (http://bbs.radida.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