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图像后处理
(a)三维容积重建
容积重建(vr):
vr是目前多层面螺旋ct三维图像后处理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vr图像主要适用于显示以下器官和系统的病变。
(1)骨骼
vr图像可以立体、直观和清晰地显示正常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的生理性突起(如:棘、粗隆、结节和嵴等)、凹陷(如:窝、沟和压迹等)、空腔(如:腔、窦、管、道、孔等)和膨大(如:头、颈和髁等),以及关节的骨性结构(如:关节头和关节盂等)的形态。对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特别是对显示解剖结构和关系复杂的腕关节、踝关节、肘关节、肩关节、髋关节和脊柱及其附件的骨折,关节脱位,畸形以及骨肿瘤等病变的位置、程度、范围和与周围组织器官的毗邻关系,对骨科和整形外科制定手术方案、预测手术的可能性及评估手术的愈后等都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
![]()
采集数据要求:a)摆正体位:b)采集层厚<2.0 mm/每层,重叠重建间隔≤ 0.5 mm;c)选用骨骼重建函数fc30:d)对手、脚掌骨及关节等部位在确保扫描范围足够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小视野放大扫描;e)胸锁关节、肩关节及髋关节等部位重建图像时须选用rasp参数以除去伪影干扰;f)颌面部扫描时病人应取张口位(或咬牙垫)。
图像后处理技术要点:a)准确选择预设ct值的上下限,尤其是对较薄的扁骨(如:肩胛骨)重建时应特别慎重以免造成人为的骨质缺损或破坏的假象;b)必要时可用ciipping、cutting等工具除去扫描托架、固定石膏等影像的干扰和清晰地显露病变:c)对骨关节可用seed技术施行电子关节分离,以便更清楚地观察关节头和关节盖;d)适当调整伪彩色和遮盖光线的强度,以使图像更清晰、色彩更逼真:e)在判断解剖结构复杂或细小的骨折缝隙和游离碎片时需要借助mpr图像准确定位;f)多角度旋转图豫尽可能清晰、完整地显示病变部位以及与邻近结构的三维空间关系。
( 一 )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4-7-1 12:45:46 修改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