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ct、mri和x线综合影像鉴别诊断和新进展学习班》学习笔记6
[center]肝细胞癌的螺旋ct诊断[/center]
[center]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郑可国[/center]
重要收获:两个关键观念的更新
一、“快进快出”:
肝细胞癌增强扫描的经典描述,以前的解释是造影剂动脉期即进入肿瘤内,密度高于正常肝实质;门脉期则迅速出来,密度低于正常肝实质。但是郑老师的观点,癌灶内造影剂“快进”没有错,“快出”则是不对的,实际上动脉期癌灶内增强部分的ct值,在门脉期并不会减少很多,甚至反而有所增高。门脉期癌灶低密度的原因是因为正常肝实质密度明显增高而造成的相对低密度。所以准确的描述应该是:癌灶动脉期密度高于正常肝实质,门脉期低于正常肝实质。
二、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密度的描述:
一般的说法:是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高于/等于/低于正常肝实质。
郑老师认为,对密度高于正常肝实质的病灶,还应该与腹主动脉作比较。描述为: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密度高于同层面正常肝实质,近似于(/低于)同层面腹主动脉。
之所以这么改动,是因为肝细胞癌、肝转移瘤动脉期的强化程度明显较腹主动脉低,而肝海绵状血管瘤、肝局灶性结节的强化程度则与腹主动脉大致相仿,以此可做鉴别。
授课内容:
一、ct诊断要点:
1、平扫及常规增强扫描的ct特征
2、动态增强扫描的ct特征
二、肿瘤转移的ct表现:
三、肝细胞癌的少见ct表现:
1、外生的肝细胞癌
2、腹膜后肝细胞癌
3、等密度或高密度的肝细胞癌
4、动脉期无明显强化的肝细胞癌
[本贴已被 向医生 于 2007-6-9 23:35:54 修改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