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9782|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急需帮助:放射科的各种操作规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2 23: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单位正在准备医院管理年检查,现急需各种操作规程。诚请各位师哥、师姐的帮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6-12-13 05:47 | 只看该作者
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一.设备定期维护(每三个月进行一次)
1.设备机械性能维护:安全装置检查,各机械限位装置有效性检查,各种运动
运转检查,操作完整性检查。
2.设备电气性能维护:各种应急开关有效性检查,透视曝光参数(kv、ma、mas
)检查。
3.剂量检测:每六个月进行一次。
4.每日对ct、mri进行一次水模检查。
二.日常维护(每日进行)
l.开机前确保机房环境条件(温度、湿度等)要符合设备要求。
2、每日开机后先检查机器是否正常;有无提示错误等,如有反常疑点必须预先
排除。
3、严格遵守机器操作规程,使用中遇到异常情况应及时切断电源,请检修人员
检查维修。
4、使用x线机和 ct前,必先预热球管才能工作。对于mri,工作前先查看液氮和
氦气情况。
5、每日工作完后,需清洗机器上的脏物和血迹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12-13 05:49 | 只看该作者
放射科技术操作规程
                        
x线摄影技术操作规程
一、x线机的使用原则
    (1)了解机器的性能、规格、特点和各部件的使用及注意事项,熟悉机器的
使用限度及其使用规格表。
    (2)严格遵守操作规则,正确熟练地操作,以保证机器使用安全。
    (3)在使用前,必须先调整电源电压,使电源电压表指针达到规定的指示范
围。外界电压不可超过额定电压的土10%,频率波动范围不可超过土1hz。
    (4)在曝光过程中,不可以临时调节各种技术按钮,以免损坏机器。
    (5)在使用过程中,注意控制台各仪表指示数值,注意倾听电器部件工作时
的声音,若有异常,及时关机。
    (6)在使用过程中,严防机件强烈震动,移动部件时,注意空间是否有障碍
物;移动式x线机移动前应将x线管及各种旋钮固定。
    (7以线机如停机时间较长,需将球管预热后方可投入使用。
二、x线机的一般操作步骤
    (1)闭合外电源总开关。
    (2)接通机器电源,调节电源调节器,使电源电压指示针在标准位置上。
    (3)检查球管、床中心x线片暗盒中心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4)根据检查需要进行技术参数选择。
    (5)根据需要选择曝光条件,注意先调节毫安值和曝光时间,再调节千伏值

    (6)以上各部件调节完毕,患者投照体位摆好,一切准备就绪,即可按下手
闸进行曝光。
    (7)工作结束,切断机器电源和外电源,将机器恢复到原始状态。
三、摄影原则
    (1)有效焦点的选择:在不影响x线管超负荷的原则下,尽量采用小焦点摄
影,以提高照片的清晰度。
(2)焦片距及肢片距的选择:摄影时应尽欧小胶片距,如肢体与胶片不能贴近时
,应适当增加焦片距。
    (3)中心线及斜射线的应用:在重点观察的肢体或组织器官平行于胶片时,
中心线垂直于胶片,与胶片不平行而成角度时冲心线应与肢体与胶片夹角的分角
线垂直。倾斜中心线与利用斜射线可取得相同效果。
     (4)呼气与吸气的应用:患者的呼吸动作对摄片质量有很大影响。根据不
同的部位,可采用如下几种屏气方式。
       1)平静呼吸下屏气:心脏、上臂、肩、肋骨、颈部及头颅等部位,因呼
吸时胸部肌肉牵拉,使以上部分发生颤动,故可予平静呼吸下屏气摄片。
       2)深吸气后屏气:应用于肺部及隔上肋骨的摄影。可增加肺内含气量,
提高对比度,同时使隔肌下降,肺野暴露更广泛。
       3)深呼气后屏气:常用于腹部及隔下肋骨的摄影。呼气后确肌上升,腹
壁厚度减薄,影像较清晰。
       4)缓慢连续呼吸:在曝光时患者作慢而浅的呼吸动作,使某些重叠的组
织因呼吸而模糊而被摄部位可较清楚地显示,如胸骨正位摄片。
       5)平静呼吸下屏气:用于下肢、手及前臂、躯干等部位摄片。
     (5)滤线设备的应用:肢体厚度超过15cm或管电压超过60kv时,一般需加
滤过板、滤线器。
     (6)肢体摄影时必须包括上下两个关节或邻近一端的关节。
     (7)在同一张胶片上同时摄取两个位置时,肢体同一端应放在胶片同一侧

四、x线摄影步骤
      (1)阅读会诊单:仔细阅读会诊单内容,认真核对患者姓名、年龄、性别
,了解患者病史,明确投照部位和检查目的。
      (2)确定摄影位置:一般根据医嘱用常规位置投照,如遇特殊病例可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加照其他位置,如切线位、轴位等。
      (3)摄影前的准备:去掉一切影响x线穿透力的物质,如发夹、金属饰物
、膏药。有条件者换上专为患者准备的衣服。投照腹部、下部脊柱、骨盆和尿路
等平片时,应事先做好肠道准备。
      (4)选择胶片尺寸:应按患者检查部位的大小及临床要求选择胶片的尺寸
。根据投照方式、要求范围,胶片应放置于适当位置。
      (5)安放照片标记:照片标记应包括摄片日期x线片号、左右。标记应放
在暗盒的适当部位,不可摆在诊断范围之内。
      (6)摆位置对中心线:依照部位及检查目的,按标准位置摆好体位,尽量
减少患者痛苦。根据要求将中心线对准被援部位,并校对胶片位置是否包括要求
投照的肢体范围。
      (7)测量肢体厚度。
      (8)训练呼吸动作:在摆位置前根据要求做好呼气、吸气或屏气动作的训
练,要求患者完全合作。
      (9)选择焦片距:按部位要求选择好球管与胶片的距离。
      (10)选择曝光条件:根据投照部位、体厚、生理和机器条件,选择最佳
kv、ma及时间。
      (11)曝光:以上各步骤完成后,再校正控制台各曝光条件是否有错,然
后曝光。在曝。光过程中,密切注意各仪表工作情况。
      (12)曝光结束后操作者签名,特殊检查体位应做记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6-12-14 06:00 | 只看该作者
可以到《医学影像技术网》http://www.yxyxjs.com去看看,那里有全套的放射科管理制度和各种操作规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12-16 07:33 | 只看该作者
再次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6-12-17 01:06 | 只看该作者
再次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6-12-17 22:36 | 只看该作者
再次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6-12-18 04:24 | 只看该作者
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一.设备定期维护(每三个月进行一次)
1.设备机械性能维护:安全装置检查,各机械限位装置有效性检查,各种运动
运转检查,操作完整性检查。
2.设备电气性能维护:各种应急开关有效性检查,透视曝光参数(kv、ma、mas
)检查。
3.剂量检测:每六个月进行一次。
4.每日对ct、mri进行一次水模检查。
二.日常维护(每日进行)
l.开机前确保机房环境条件(温度、湿度等)要符合设备要求。
2、每日开机后先检查机器是否正常;有无提示错误等,如有反常疑点必须预先
排除。
3、严格遵守机器操作规程,使用中遇到异常情况应及时切断电源,请检修人员
检查维修。
4、使用x线机和 ct前,必先预热球管才能工作。对于mri,工作前先查看液氮和
氦气情况。
5、每日工作完后,需清洗机器上的脏物和血迹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9 08:0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给老师的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6-12-19 20:33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篇 放射科人员、设备和技术准入规范

一.人员准入规范   
    1.从事诊断人员应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和已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取得住院医师职称及执业医师资格方可从事放射科诊断工作。
    2.从事介人治疗的放射科医师须在三级甲类医院经过介入放射学专业学习,正规操作培训半年以上,独立从事介入治疗操作需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
    3.技术人员需具有中专以上专业学历或己取得放射技师职称者。
    4.放射科工程、维修和数字影像中心人员需具有大专以上专业或己取得放射技师或工程师职称者。
    5.放射科护士需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具有职业护士资格。
    6.ct、mri的诊断和操作人员需具有ct和 mri上岗证
二、设备准入规范
三级医院
    l.以数字摄影为基础的各项专用x线机:
胸部、骨骼、头颅;泌尿系、妇产科;乳腺钼靶等摄片机;床边机。
    2.数字胃肠机,包括一般透视。
    3.dsa机至少1台。
    4.小c臂机。
    5.mri机至少1台。
    6.ct机至少1台,三甲医院至少为高档机。
    7.建立pacs、ris,实现放射科信息化网络化管理。
    二级医院
    1.500ma以上能作全身各部位的摄片机和床边机。
    2.数字或遥控胃肠机,包括一股透视。
    3.配备800ma带电视和快速摄片设备或dsa开展介入治疗和血管造影。
    4.配置应用型ct机。
    5.自动冲片机和简单数字信息存储设备。
      三、技术准入规范
    三级医院:
    1.全身各部位x线摄片、钼靶摄片、床边和手术室摄片。
    2.根据临床需要开展心、脑、皿管、胆系、胃肠道、泌尿生殖系、骨关节以及头颈等的各种检查。
    3.开展各种介入放射治疗。
    4.除进行常规ct、mri工作外,每年应开展一定数量的该设备具有的特殊成像技术和3d、4d、mpr、cta、mra、mrcp、mrs 重建及fmri免
    5.影像信息要有数字化储存和管理。
      二级医院
    1.开展全身各部位x线摄影和床边摄片。
    2.能完成胃肠道钡剂造影、泌尿系静脉和进行造影、胆系造影、周围血管造影等检查。
    3.开展一般介入放射治疗和肝肺肿瘤的介入治疗。未配备血管造影设备不得开展血管内介入治疗。
    4.进行ct常规和增强扫描检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