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nter]2002年ct医师上岗证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center]
1.胸导管经哪一个横隔裂孔进入胸腔:
a.下腔静脉裂孔
b、主动脉裂孔
c.胸腹裂孔
d.食管裂孔
e.胸导管裂孔
2.关于进展期胃癌ct的描述,错误的是:
a.胃应适度充盈、扩张,并应用低张药物 。
b.异常增厚的胃壁在增强时有较明显强化
c.ct较容易发现肝胃韧带内增大的淋巴结
d.大弯侧癌可沿胃结肠韧带浸润
e、ct易显示肿块,难以显示癌性溃疡
3.脑增强ct显示“水母状”征象提示:
a 毛细血管扩张症
b静脉性血管瘤
c 动静脉畸形
d海绵状血管瘤
e sturge-weber综合征
4.新生儿缺氧性脑病,ct呈现“双圈征”是指.
a.皮层、白质密度减低,基底节、背侧丘脑密度正常
b.基底节、背侧丘脑密度减低,皮层、白质密度正常
c.皮层密度低,白质密度高
d.白质密度低,皮层密度高
e.脑室密度高,脑室旁密度低
5.下列关于髓母细胞瘤的描述,错误的是:
a.常见于小儿
b.小脑组部多见
c.肿瘤易出血
d.四脑室扩张
e.周围水种多较轻
6.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不典型表现为:
a.血肿同侧脑室增大
b,均匀高密度
c.广泛脑水神
d.可跨越颅缝
e.中线结构移位
7.下列颅内囊性占位中,通常囊内ct值较高的是:
a.血管网织细胞瘤
b.松果体囊肿
c.蛛网膜囊肿
d.囊性脑膜瘤
e 囊性颅咽管瘤
8.关于正常腮腺ct平扫表现的描述,错误的是:
a.密度低于以肉
b.密度高于脂肪
c.密度低于颌下腺
d.腺体萎缩时密度增高
e.密度与腺体内的脂肪含量有关
9.在ct图像上,颌后静脉是以下哪些结构分界的解剖标志:
a.腮腺与颌下腺
b.腮腺与腺样体
c.腮腺与颚扁桃体
d.颌下腺与颚扁桃体
e.腮腺深叶与浅叶
10.以下哪一项不是影像后处理技术:
a.表面阴影显示
b.曲面重组
c.薄层骨算法重建
d.最大密度投影
e。仿真内窥镜
11.患者男,55岁,吸烟多年,咳嗽气短。hrct示两肺弥漫分布囊状影,2mm~10mm,薄壁,两上肺为著,最可能的诊断为:
a.小叶中心型肺气肿
b.先天性肺囊肿
c.组织细胞增生症x
d. 支气管扩张症
e.肺淋巴管肌瘤病
12.关于脾外伤ct检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a.伤后立即做ct平扫和增强检查,结果正常不能完全除外脾破裂
b、随时间推移血肿密度逐渐减低,是血肿内的血红蛋白和水容量减少所致
c.平扫不易发现脾包膜下血肿
d.脾撕裂伤时可见脾外形不完整或模糊,脾边缘裂缝
c.脾破裂出血多积聚于左侧结肠旁
13. 有关肝多房棘球蚴病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可有血行、淋巴播散
b 囊泡的角皮质层相对较完整
c.大囊肿性病变边缘增强部分为炎性肉芽组织
d.病变边缘部分有星环状拉列的细颗粒状、多结节状或块状钙化
e.可表现为伴有钙化的实质性病变
i4.关于多发性骨髓瘤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又称浆细胞瘤
b. 骨外形可正常
c. 骨改变主要为溶骨性破坏
d. ct检查的主要目的是发现骨质疏松和细小钙化
e .ct可用于观察疗效
15.以下关于血管内碘对比剂副反应的论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对比剂可造成一过性低血钙
b.糖尿病人使用对比剂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正常人
c.对比剂的高渗透压是副反应发生的因素之一
d.减少使用对比剂的剂量可防止副反应
e.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可降低副反应的发主率
16.以下关于空间分辨率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ct的空间分辨率是指ct鉴别物体空间大小的能力
b.不同图像重建算法可影响ct的空间分辨率
c.通常以百分比来表示ct的空间分辨率
d.空间分辨率高,ct显示的线对数也高
e.ct的空间分辨率与被测物体的密度有关
17.多层螺旋 ct是指:
a.可同时重建多个层面图像的ct设备
b.可同时采集多个层面数据的ct设备
c.可同时显示多个层面影像的ct设备
d.可同时存储多个层面影像数据的ct设备
e.可同时处理多个层面影像数据的ct设备
18.哪种病人应慎用血管内碘对比剂:
a.梗阻性黄胆
b.一侧肾积水
c.肺结核
d.氮质血症
e.hbsag阳性
19.“靶征”见于脑动脉瘤分型中:
a.无血栓形成型
b.部分血栓形成型
c.完全栓塞型
d.外伤型
e.出血型
20.lefort骨折是指:
a.颧骨不稳定骨折
b.眶的爆裂骨折
c.上颌骨的粉碎性骨折
d.颧额缝分离性骨折
e.累及双侧上颌骨的面中部骨折
21.有关肠梗阻的ct表现,不正确的是:
a.梗阻远近端肠管直径有明显差异
b.闭拌型肠梗阻时可见“鸟喙征”(beak sign)
c.动力性肠梗阻可见小肠大肠的弥漫性充气扩张
d.绞窄性肠梗阻肠壁可出现分层改变
e 。rtaer三联征见于腹内地引起的肠梗阻
22.新主儿缺氧性脑病,主要的ct征象除脑水肿外还包括:
a.脑室扩张
b.脑池增宽
c.颅内出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