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13881|回复: 5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ZT0138:影像正常变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5-26 04: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说明:实在抱歉,最近我在整理常山真人版主的帖子“x线正常变异”时,不小心搞丢了,在这里向各位道歉。

我在这里重新发起主题,谁有就发上来。


以下是引用向医生在2004-9-26 15:14:00的发言:[br]有趣的讨论:腓骨干骺端内侧背关节生长的骨性突起,这是骨软骨瘤还是正常变异?[br][br]同一患者的局部片[br][br][br][br][br]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7-4-27 6:47:03 修改过]
以下是引用向医生在2004-9-30 14:50:00的发言:[br]看来这个病例拿来讨论是有价值的.如果是正常变异,就不用治疗,如果是骨软骨瘤,不做手术肿瘤是不会消失的.[br]         我拿这个病例给我的同事看时,80%的人都诊断为骨软骨瘤,这次网上的意见也差不多.[br]         其实这是一种正常变异,叫比目鱼机附着点引起的\"牵曳灶\",这种现象在随访过程中,病变不做任何治疗即可消失,这也本征不同于骨软骨瘤的地方.[br]         下面我再转两例从正常解剖与变异书上翻拍下来的类似个例,供大家分析时参考.
以下是引用向医生在2004-9-30 14:52:00的发言:[br][br]
以下是引用向医生在2004-9-30 14:54:00的发言:[br][br]

[quote]以下是引用向医生在2004-10-1 14:47:00的发言:[br]请参考2000年11期实用放射学杂志p675-676[br][br][br][br][align=right

[本贴已被 向医生 于 2007-6-10 10:41:49 修改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4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7-5-26 04:08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yxfjnchina在2005-2-19 21:18:00的发言:[br]男性,35岁,外伤来诊,平时无明显异常![br][br][br][br]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7-4-30 6:22:26 修改过]
以下是引用向医生在2005-2-21 11:26:00的发言:[br]肱骨髁上突.[emb6][br]我也收集了两例,供大家分享.[br]这一例是不是更好看?[br][br]
以下是引用向医生在2005-2-21 11:29:00的发言:[br]肱骨髁上突. [br]我也收集了两例之二[br]这一例是个4岁的男孩,也够典型吧![br][br][br]
以下是引用yxfjnchina在2005-2-21 19:45:00的发言:[br]多谢大家捧场!正确,是典型的肱骨髁上突.主要和外生骨疣鉴别.[br]鉴别:1)病理组织学:本变异是单纯的骨性突起,不像外生骨疣一样有骨质,软骨,及纤维组织所构成,因此可以见到软骨成分的钙化.[br]      2)发病部位:肱骨髁上突起于肱骨骨干下1/3前内侧,如钩状突起[br]    3)生长方式:本变异是向关节方向生长多,而外生骨疣是沿肌肉走行方向背向关节生长[br]    4)临床症状:本变异无症状,而外生骨疣可以出现疼痛,[b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7-5-26 04:47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向医生在2004-6-27 9:37:00的发言:[br]病例一,骶骨韧带钙化及骶骨发育不对称.[br][br]
以下是引用向医生在2004-6-27 9:39:00的发言:[br]病例二,左侧骶肋.[br][br]
以下是引用向医生在2004-6-27 9:40:00的发言:[br]病例三,双侧骶肋.[br][br]
以下是引用向医生在2004-6-27 9:41:00的发言:[br]病例四,骶髂韧带钙化.[br][br]
以下是引用向医生在2004-6-27 9:42:00的发言:[br]病例五,骶髂韧带钙化.[br][br]
以下是引用向医生在2004-6-27 9:43:00的发言:[br]病例六,髂腰韧带钙化.[br][b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7-5-26 04:5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向医生在2004-6-8 16:30:00的发言:[br]男,9岁,左坐骨及耻骨无外伤,局部无疼痛。[br]x片见坐骨耻骨软骨联合不规则闭合,可类似骨折或骨软骨病。[br][br][br][br][br]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4-6-8 16:48:36 修改过]
以下是引用向医生在2004-6-8 17:04:00的发言:[br]顺便把该患者的ct图像也传上来算了。[分别为多平面成像(1、2、3,容积成像4、5及曲面成像图6)。[br][br][br][br][br][br]
以下是引用向医生在2004-6-9 13:05:00的发言:[br]回复六楼: 同副骨与撕脱骨折以及骨骺线与骨折线的的鉴别一样.[br]我拿这个病例出来也是这个目的.[br]下面再传两张同样的病例(双侧性的)——书上转贴的。[br][br][br][br][br][br]
[本贴已被 向医生 于 2004-6-9 17:04:22 修改过]
以下是引用笑笑天在2006-6-13 15:49:00的发言:[br]这不是变异,而是正常发育期表现,大家平时要多多注意。————“坐骨骨化中心的发育与耻骨同期、、、、、、坐骨与耻骨的结合处,即坐耻骨软骨结合,宽度不一,并于4-8岁内融合,但并不十分确切,因为这是基于传统x片的研究结果、、、、、、、坐耻骨软骨联合梭形膨胀,或单侧出现,骨性突起、结节样、、、、才算是变异”————引自骨放射学————正常与早期病理表现的界定(第5版)徐文坚等主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7-5-26 04:55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向医生在2004-10-2 23:42:00的发言:[br]正常变异——距胫骨,勿当成撕脱骨折。[br][br][br][br][br][br]
[本贴已被 常山真人 于 2004-10-4 18:59:24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7-5-26 04:58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遵义枫叶在2006-9-25 22:36:00的发言:[br]肘关节外伤1天。骨折?正常变异?[br][br][br][br]
[本贴已被 cefcmj 于 2006-9-26 21:23:19 修改过]
以下是引用drzhang8888在2006-9-26 22:35:00的发言:[br][br]怀疑“撕脱”处需结合临床症状体征明确。[br]正常处考虑肘髌骨或2次多骨化中心未愈合。[br]请战友批评指教![br][br][br]
[本贴已被 drzhang8888 于 2006-9-26 22:39:12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7-5-26 05:06 | 只看该作者

肝脏左叶变异

以下是引用ceopig在2006-12-14 14:02:00的发言:[br]患者中上腹部不适3月余,检验学检查wbc稍高,余无异常。[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6-12-14 20:43:30 修改过]
以下是引用汪涛同志在2006-12-14 23:18:00的发言:[br]此样的病例很典型。我科曾做过五例类似病例平扫+增强。其中四例强化三期和正常肝密度完全一致,考虑为正常的肝脏左叶变异。其中一例:男,27岁,派出所副所长,平时体健无不适。单位体检时b超示肝左叶异常。ct平扫发现肝左叶等密度形态改变与此例相似。增强后动脉期病灶快速均匀显著强化如血管瘤样改变,但无血管瘤边缘或中心小结节样的强化特点。静脉期迅速降为等密度,延迟扫描等密度基本与肝脏一致。ct报告结果为:肝局灶样结节样增生。此病例我印象很深,所以大家以后遇到类似病例一定要增强,切不可仅以平扫下诊断。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7-5-25 21:08:43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7-5-26 05:13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jzhiqiang在2006-8-2 16:59:00的发言:[br]患者无意触到下颌角对称性骨质突起,下颌嘈缺两科切牙.其表哥有两科牙齿长入鼻腔.现病人考虑下颌角为牙齿.[br]我们考虑为下颌角对称性骨性突起为变异.[br][br][br][br][br][br][br]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6-8-2 17:33:27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7-5-26 05:16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guzhongliangddd在2006-6-4 19:32:00的发言:[br][br][br][br][br]
[本贴已被 guzhongliangddd 于 2006-6-5 7:40:02 修改过]
以下是引用wxy7406在2006-6-4 20:36:00的发言:[br]楼主发布的是右主动脉弓的由中动脉弓并迷走左锁骨下动脉,并不是5楼战友说的全反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5-26 05:24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向医生在2004-6-12 11:19:00的发言:[br]患者女,35岁,头部外伤半小时.查:神清.[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4-6-12 21:18:56 修改过]
以下是引用gaozhengyi在2004-6-12 13:53:00的发言:[br]扩大的大枕大池向前方延伸,和基底池相通,应首先考虑为非常大的大枕大池,为正常变异。后颅窝的硬膜下积液尚未见过。支持枕大池和左侧裂池蛛网膜囊肿。[em11][br][br]
以下是引用gaozhengyi在2004-6-12 14:33:00的发言:[br]大枕大池一般归于正常解剖变异,占人口的0.4%。枕大池正常变异的范围很大,可上达枕内粗隆,与小脑上池直接相通,甚至透过天幕缺损上突于幕上。目前认为,有些大枕大池是小脑后蛛网膜袋状囊肿,称为bloke氏袋状囊肿,可与第四脑室及蛛网膜下腔自由交通。[br]                                       以上摘自隋邦森、吴恩惠等主编的《磁共振诊断学》第469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