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14851|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放射科普通X线检查报告书写规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3 04: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普通x线报告单书写内容
普通x线报告单是根据普通x线检查所得到的全部信息,结合病史体征和其他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诊断意见,供临床参考。它是一份重要的临床档案资料,必须认真书写。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普通x线报告单,各地区和各医院的报告单其大小和形式各不相同。尽管如此,其内容基本一致。一般情况下,一份规范的普通x线检查报告单书写内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 一般项目。包括姓名、年龄、性别、x线号、x线检查和报告日期、申请科室、门诊或住院号、病室和床号、和x线检查方法、投照部位、位置、照片张数、顺序等。以上项目应逐项详细完整填写。
(2) 描述部分。应在按一定顺序全面观察的基础上,将x线检查所获得的全部信息,提取对诊断有价值的部分,对检查内容作简明扼要的描述记录。①  对描述内容分清主次,重点突出,先异常后正常,先主要疾患后一般病变。病灶描述要“定位(发生部位),定性(特征性阳性和阴性征象)、定量(数目、大小)”。② 应尽可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和描述,作到全面观察,详细记录,层次清楚,条理明确。注意:对检查内容的观察要作到面面俱到,但报告书写除重点及异常征象外,只需 “点到为至”,切忌处处长篇大论。③ 报告书写要做到字迹清楚、不涂改;语言精练、布局合理。这需要书写者有一定的写作能力。④ 影像术语运用确切。词语一定要使用影像术语,切忌使用病理术语,如肿瘤,溃疡等。⑤ 不仅描述异常征象,应针对临床提出的问题,对与诊断有关的阴性征象加以必要描述说明。如临床怀疑消化道穿孔,腹平片必须描述说明有无气腹征象;如临床怀疑泌尿系结石,腹平片必须应描述说明双肾区及输尿管走行区有无异常高密度阴影。⑥ 复查时,应与原片比较,重点针对与原片变化不同点加以描述,测量数据。 ⑦ 必要时绘以简图加以说明。将具有特征性的征象,绘制成线条图,加以说明,使临床医师一目了然。绘图的图形加以简单的注释,应在恰当部位写上字或打上英文字母表示;绘图比例恰当;绘出毗邻关系;画面布局合理;线条清晰;标出体位,上下前后左右。
(3)x线提示(x线诊断)。应在按全面观察的基础上,根据描述内容,以x线表现为依据,结合有关的临床病史,症状,体征,其它检查,进行综合分析,逻辑推理,提出合乎客观的诊断意见。疾病尽可能做到“定位,定性、定量”。x线表现典型,具有特征者为“肯定诊断”;临床表现典型,x线表现缺乏特征,且可符合临床诊断者,为“符合临床诊断”;临床和x线表现均无特征而难以结论的,可提出建议。如同一患者有几种疾病可能,应把诊断明确的疾病放在首位。如同一患者同时有几种疾病,应把较严重的疾病放在首位。
(4)提出建议。通过x线检查,如有下列情况者应提出建议:
① 由于种种原因检查的脏器显示不清,建议复查;
② 暂时不能明确诊断者,建议随访或观察;
③ 不能明确诊断需进一步明确诊断者,如发现一叶肺不张,为明确肺不张原因,建议作进一步作ct或支气管镜检查;
④ 其他一些原因。
(5)诊断医师签字。报告书写医师与上级审核医师均应用正楷签全名。
总之,一张理想的x线报告单,应按以上几个方面逐项书写,做到项目齐全、字迹清楚、语言精练、重点突出、测量准确、影像术语运用确切、论述内容层次清楚、诊断提出和建议恰当。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9-1-16 23:12:11 修改过]


[本贴已被 蚂蚁 于 2009-2-3 10:24:04 修改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6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9-1-3 04:50 | 只看该作者
常用各系统普通x线检查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普通x线检查与诊断仍是整个放射科影像诊断的基础,我们仍建议要对普通x线表现要作全面的描述与讨论。以下就普通x线常用各个系统诊断报告书写规范作一描述,供同行参考。

一、胸部x线报告书写规范
1、观察范围:
胸廓:对称性、有无畸形、骨骼情况(肋骨及肋间距,胸椎、锁骨、肩胛骨等所见骨性结构)及软组织。
纵隔:气管位置是否居中,纵隔有无增宽,移位及有无肿块等。
心脏及大血管:外形有无异常变化,心胸比率,各房室情况。
肺野:肺野透亮度是否正常,有无降低或增高,肺内血管纹理(走行,分布,粗细,边界清否),肺内有无病灶,如发现病灶要描述其部位、形态、范围、边缘、大小、数目、内部密度,有无空洞等等情况。
肺门:位置、大小、形态结构、有无肿块等;肺门角测量,右下肺动脉横径测量。
横隔:位置、形态有无改变,肋隔角与心膈角情况。
胸膜:有无粘连,钙化等异常改变。
需与透视相结合者,将透视所见详细记载。  
2、胸部x线报告范例:
例1. 胸部后前位片示:
双侧胸廓大致对称,双肺野透亮度如常,内未见异常密度影,肺纹理清晰、走行自然;肺门结构正常;心脏及大血管影无异;纵隔形态正常,无移位;双膈光整,肋膈角清而锐利。胸片所示骨骼骨质未见异常,余(-)
印象诊断:胸部后前位片未见异常
例2. 胸部正位片示:
胸廓对称,肋间距等宽,气管居中,纵隔无增宽及移位,心脏及大血管影无异。双肺野内未见异常密度影,肺纹理清晰,走行自然;肺门结构不大;;双膈顶光整,肋膈角清锐;余(-)
印象诊断:心肺膈未见异常
例3(推荐). 胸部后前位及左侧位片示:
胸廓大致对称,气管居中,纵隔无增宽及移位,心脏及大血管影在正常范围;双肺野内未见异常密度影,肺纹理清晰,走行自然;肺门结构正常;双膈顶光整,肋膈角清而锐利;胸片所示骨质结构及软组织未见异常,余(-)
印象诊断:胸部后前位及左侧位片未见异常
例4.             胸部后前位及左侧位片示:
左上肺野内可见多发片状高密度影,部分边界清楚,部分模糊;其中一片阴影中可见一内壁较光整之透亮影,结合正侧位片,符合空洞表现;另可见一密度致密小结节影(钙化)及两条与肺门相连的条索状高密度影(纤维化),左肺门结构上移;余心膈(-)
印象诊断:左上肺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二、心脏平片x线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1、摄片位置:后前位、右前斜位、左前斜位,左侧位。
2、观察范围:
胸廓:对称性、有无畸形、骨骼情况(肋骨及肋间距,胸椎、锁骨、肩胛骨等所见骨性结构)及软组织。
纵隔:气管位置是否居中,纵隔有无增宽,移位及有无肿块等。
心脏及大血管:外形有无异常变化,心胸比率,各房室情况。心外形增大时要描述心影类型,增大程度,肺动脉段外形变化,各房室增大的情况,食道左房压迹变化情况。
肺野:肺野透亮度是否正常,有无降低或增高,肺内血管纹理(走行,分布,粗细,边界清否),肺内有无病灶,如发现病灶要描述其部位、形态、范围、边缘、大小、数目、内部密度,有无空洞等等情况。
肺门:位置、大小、形态结构、有无肿块等;肺门角测量,右下肺动脉横径测量。重点描述肺门、肺内动、静脉血管纹理的变化,有无肺动脉高压或肺淤血等表现.
横隔:位置、形态有无改变,肋隔角与心膈角情况。
胸膜:有无粘连,钙化等异常改变。
需与透视相结合者,将透视所见详细记载。
2、胸部心脏平片x线报告范例:
例1. 心脏后前位、右前斜位、左前斜位,左侧位示:
胸廓大致对称,双肺野清晰,内未见异常密度影,肺纹理走行自然;肺门结构正常;心脏呈斜位,各弓影未见增大,心胸比率<0.5,大血管影无异;纵隔形态正常,无移位;双膈光整,肋膈角清而锐利。胸片所示骨骼骨质未见异常,余(-)
印象诊断:心脏后前位、右前斜位、左前斜位,左侧位未见异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9-1-3 04:51 | 只看该作者
七、消化道造影x线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一)、食道造影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1、观察范围:
(1)造影前,胸、腹部常规透视情况。
(2)食道钡剂通过各段充盈情况,有无受阻,充盈缺损、狭窄、龛影,移位。
(3)食道粘膜情况;
(4)食道壁柔软度、扩张度、蠕动及排空。
(5)贲门钡剂通过情况,有无受阻,局部有无肿块,有无受压、移位情况,贲门粘膜情况。
2、食道造影x线报告范例:
例1:食道气钡双重造影示:
常规胸腹联透,心肺膈及腹部未见明显异常。
吞咽动作协调,梨状窝对称,残钡试验(-);食道及贲门过钡顺利,其位置、形态、管肠横径未见异常,各段充盈良好,边缘光整,未见充缺及龛影;粘膜光整,未见中断及破坏;管壁柔软,蠕动及排空可。余(-)
x线诊断:食道气钡双重造影未见异常。
例2:食道气钡双重造影示:
常规胸腹联透,心肺膈及腹部未见明显异常。
吞咽动作协调,梨状窝对称,残钡试验(-);钡剂于食道中段(第九胸椎水平)受阻,可见由左后壁突向管腔的充盈缺损,致管腔偏心性狭窄,病变长约3.5cm,粘膜破坏,管壁僵硬。余食道及贲门(-)
x线诊断:食道中段癌(蕈伞型),建议胃镜活检。
例3:食道造影示:
常规胸腹联透,心肺膈及腹部未见明显异常。
多轴观察:吞咽动作协调,梨状窝对称;钡剂于食道上段(胸骨柄水平)受阻,可见一大小约0.5*1.0cm长卵圆形充盈缺损,致钡剂分流,粘膜未见明显破坏。余食道中、下段及贲门(-)
x线诊断:结合病史,食道上段异物(枣核)。
例4:食道气钡双重造影示:
常规胸腹联透,心肺膈及腹部未见明显异常。
吞咽动作协调,梨状窝对称,残钡试验(-);食道及贲门过钡顺利,食道中段(第九胸椎水平)左前壁可见突出管腔的囊袋状突起,轮廓光整,大小约1.2*1.5cm,内排空稍差,可见小液平面;卧位钡剂排空后,内可见与食道相连的粘膜,管壁柔软。余食道及贲门(-)
x线诊断:食道中段憩室。
(二)、上消化道造影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1、观察范围:
(1)胸、腹部常规透视情况,以及胃泡位置、大小、内有无食物滞留,肠腔有无梗阻征象。
(2)食道有无异常。
(3)贲门有无异常。
(4)胃部:类型、位置、张力、充盈及粘膜等情况。
(5)胃壁柔软度、移动度、蠕动、排空程度。
(6)胃双重对比相,胃小区显示情况有无异常。
(7)十二指肠各部形态,功能变化。
2、上消化道造影x线报告范例:
例1:上消化道造影示:
造影前10分钟,肌注654-2注射液10mg
常规胸腹联透,心肺膈及腹部未见明显异常。
多轴观察:吞咽动作协调,梨状窝对称,残钡试验(-);食道及贲门过钡顺利;胃呈钩型,张力中等,胃底、体、窦充盈良好,未见充缺及龛影;粘膜光整,未见中断及破坏;胃壁柔软,蠕动及排空可。十二指肠球部形态规整,余各部(-)
x线诊断:上消化道低张双重对比造影未见异常。
例2:上消化道造影示:
常规胸腹联透,心肺膈及腹部未见明显异常。
多轴观察:吞咽动作协调,梨状窝对称,残钡试验(-);食道过钡顺利,贲门畅;胃呈无力型,张力低,胃角切迹低于髂连线3.5cm。胃底、体、窦未见充缺及龛影,粘膜未见中断及破坏;胃壁柔软,蠕动及排空差。十二指肠各部(-)
x线诊断:胃下垂。
例3:上消化道造影示:
常规胸腹联透,心肺膈及腹部未见明显异常。
多轴观察:食道过钡顺利,贲门畅;胃呈鱼钩型,张力中等,胃体小弯侧可见突出胃轮廓之外的小三角形龛影,基底光整,大小约1.0*0.5cm,粘膜纠集至龛影边缘,未见粘膜中断。切线位可见项圈征,未见裂隙征及指压痕,病变对应之大弯侧可见固定切迹。余胃未见充缺及龛影,粘膜未见中断及破坏;胃壁柔软,蠕动及排空差。十二指肠各部(-)
x线诊断:胃小弯侧良性溃疡,建议胃镜活检除外其它。
例4:上消化道造影示:
常规胸腹联透,心肺膈及腹部未见明显异常。
多轴观察:吞咽动作协调,梨状窝对称,残钡试验(-);钡剂于食道胃交界处通过受阻,可见由贲门小弯侧突向管腔的不规则充盈缺损,累及邻近胃体小弯侧,致管腔偏心性狭窄,病变约1.5*2.4cm,粘膜破坏中断,贲门壁僵硬变形。胃呈鱼钩型,张力中等,未见充缺及龛影,粘膜未见中断及破坏;胃壁柔软,蠕动及排空差。十二指肠各部(-)
x线诊断:贲门癌,建议胃镜活检确诊。
例5:上消化道造影示:
常规胸腹联透,心肺膈及腹部未见明显异常。
多轴观察:食道过钡顺利,贲门畅;胃呈鱼钩型,张力中等,胃窦大弯侧轮廓失常,可见突向胃腔内的不规则充盈缺损,表面不规整,大小约2.5*3.2cm,粘膜破坏中断,胃壁僵硬变形,未见蠕动。余胃未见充缺及龛影,粘膜未见破坏;胃排空差。十二指肠各部(-)
x线诊断:胃窦癌,建议胃镜活检确诊。
例6:上消化道造影示:
常规胸腹联透,心肺膈及腹部未见明显异常。
多轴观察:食道及贲门过钡顺利,粘膜光整;胃呈钩型,张力中等,胃各部充盈良好,粘膜光整;胃壁柔软,蠕动及排空可。十二指肠球部充盈形态不规整,可见“激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9-1-3 04:52 | 只看该作者
六、急腹症平片x线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1、观察范围:
立位片、卧位片:
(1) 膈肌位置,肝脏、脾脏、肾脏的轮廓,位置、形态及大小。
(2) 腰大肌与腹膜内外脂肪层影。
(3) 何段肠道积气扩张、肠壁厚度、肠道分布与位置如何?有无肿块或高密度结石影。
(4) 脊柱、盆腔、骨骼有无异常。
(5) 立位片重点观察胃肠腔有无扩张、积气、积液或液平面以及隔下有无游离气体。
2、急腹症平片范例:
例1:立位腹平片示:
双侧膈顶光整,肋膈角清,膈下未见游离气体影;胃泡位置、形态、大小在正常范围。腹部未见异常高密度影及肠腔积气,积液征象;所见骨性结构未见异常。余软组织(-)
x线诊断:立位腹平片未见异常。
例2:立位腹平片示:
双侧膈顶光整,肋膈角清,膈下未见游离气体影;胃泡位置、形态、大小在正常范围。中下腹部可见多个(约6个)气液平面,呈“阶梯”状排列,异常扩张的肠腔粘膜呈弹簧状;结肠未见异常扩张。所见骨性结构未见异常。余(-)
x线诊断:低位小肠机械性梗阻。
例3:立位腹平片示:
双侧膈顶光整,肋膈角清,双膈下可见新月状低密度影;肝脏及胃泡位置下移。左上腹部可见部分肠腔扩张;结肠脾曲异常扩张。所见骨性结构未见异常。余(-)
x线诊断:气腹,提示消化道穿孔(结合病史,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可能性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9-1-3 04:54 | 只看该作者
(四)、脊柱病变x线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1、观察范围:
(1)脊柱序列、曲度变化情况。
(2)所见各椎体形态、大小、密度是否正常,病变的部位,数目与基本病理变化情况应重点描述。
(3)椎间隙改变情况。
(4)椎体附件骨质结构有无异常。
(5)软组织特别是椎旁软组织改变情况,如腰大肌。  
2、脊柱病变x线诊断报告范例:
例1,颈椎正侧位片示:
颈椎序列整齐,生理曲度存在;颈1-颈7椎体形态、大小、密度未见异常改变。所见椎间隙无增宽及变窄,椎体附件骨质结构未见异常,椎旁软组织(-)
x线诊断:颈椎正侧位片未见异常。
例2,腰椎正侧位片示:
腰椎序列整齐,生理曲度自然;所见椎体形态、大小、密度未见异常改变。椎间隙无增宽及变窄,椎体附件骨质结构无异,腰大肌无肿胀,余(-)
x线诊断:腰椎正侧位片未见异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9-1-3 04:55 | 只看该作者
附:左权县康复医院x线诊断报告单 样式
左权县康复医院影像科
x线诊断报告单
姓 名               性 别          年 龄           科 别               
住院号:            病室         床号           门诊号:     
临床诊断:

既往x线检查情况:


检查时间:            检查部位:            检查方法:   
x线号:       共摄片    张          摄片医生:
造影剂用法:


x线检查所见:












x线印象:


   
医生&#61472;刘国红       年  月  日
此报告仅供医生对本次检查结果参考,不作其它证明之用,报告审核签字后生效                  
电话:0354-8631588



[本贴已被 liugh 于 2009-1-2 21:00:26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9-1-3 05:03 | 只看该作者



[本贴已被 liugh 于 2009-1-2 21:04:47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1-5 02:02 | 只看该作者
‘双肺野透亮度如常,内未见异常密度影’不矛盾吗?既然是如常,那里还存在异常密度影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2-6 21:3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2-6 23:3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提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