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306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常见的超声效应与图像伪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8-13 00: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声像图伪差是指超声所显示的断层图像与其相应的解剖切面图像之间的差异,十分常见


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多次反射

多次反射产生的伪差又称“多重反射”、“多重回声”。混响效应和振铃效应均属于多
次反

射。

混响效应(reverberationeffect):当声束扫查体内平滑大界面时,部分反射回波不为
探头

所接受,而往返于探头表面与反射体之间。如此显示二次或三次逐渐减弱的图像,可在
较大液

暗区的前壁下方隐约显示大界面上方重复、移位的图形。胆囊、膀胱、大囊肿可因混响
效应影

响对前壁的检查,可被误认为壁的增厚、分泌物或肿瘤。还可能使某些前壁病变如胆囊
隆起性

病变、膀胱癌漏诊。中晚期妊娠子宫内的羊水无回声区内可因前腹壁多次反射出现酷似
“前壁

胎盘”的伪像。

振铃效应(ringingeffect):在软组织与含气组织(肺、胃肠道等)交界处,界面前后
声特性

阻抗相差悬殊,声波近于全部反射,不能透入第二介质。此时声波在此界面与探头发射
面之间

往返振荡,形成有一定间距的多次反射,或为杂乱的强反射。超声扫查金属异物、金属
避孕环

时其后方尾随一串由宽变窄似彗星尾状的光亮回声,称彗尾征(comettail)亦为振铃现
象。

克服多次反射所产生的图像伪差的方法:①涂以充足的耦合剂,使探头与皮肤紧密接触


②增加近区抑制,表浅部位可加用水囊或耦合块,尽量中区成像;③适当加压并改变声
束投射

方向和角度。

正常情况下,胃肠气体多次反射往往造成超声检查的障碍,增加深部结构的显示难度。
便

秘患者乙状结肠胀气时,经腹超声检查可因肠气多次反射干扰和后方骶骨胛强回声,出
现酷似

囊肿或畸胎瘤伪像。但这种伪像一般不伴明显的膀胱外压变形,清洁灌肠或排便后上述
伪象

消失。

下列情况出现多次反射应视为异常:①胆道系统内出现活跃的彗尾征时,应考虑胆道积


气,常见于胆道手术之后,应与胆道残余结石鉴别;②膈下脓肿、腹腔脓肿声像图中若
出现气体

反射应考虑产气杆菌感染的可能;③产后宫腔内积气征象的出现,在排除曾有宫腔内操
作后,

常提示宫腔内产气杆菌感染。

二、侧壁失落效应

探测切面为环形物体时,因声束对侧壁入射角过大,使反射声束偏离声源,反射回声不


接收而产生回声失落现象,致使两侧壁在声像图上不被显示。

回声失落现象多见于囊肿和血管的侧壁,直径较细的管状结构横切面声像图常表现为无


侧壁的“小、等号”。肾脏纵断时,肾上下极的包膜回声减弱或消失,均与声束和投射
界面倾斜有

关。改变扫查角度或方向可以减少或消除这种伪差。

三、旁瓣效应

旁瓣效应(sidelobeeffect)即第一旁瓣成像重叠效应,是探头声束的剖面中,主瓣以
外的

声束回声。主瓣一般处于声源中心,主瓣周围具有对称分布的小瓣称旁瓣。旁瓣声轴与
主瓣

声轴间形成大小不同的角度,主瓣在扫查成像时,旁瓣亦可同时成像,与主瓣图像重叠
形成复

杂的图像伪差。

旁瓣伪差常在显示子宫、胆囊、横膈等处发生,声束遇到过高的反射体时可出现披纱征
,如

充盈膀胱暗区内或结石前缘“狗耳状”弧状线条,胆囊腔内“披纱状”回声等,适当降
低增益可使

伪差减少。

四、镜像效应

镜像效应(mirroreffect)只有在大而光滑的界面上产生,与光学镜像产生的原理相似
,亦

可称为镜面折返虚像。见于横膈附近。当声束遇到横膈时,横膈把声波反射到与之接近
的肿

块(a),肿块的反射回声沿原路经过横膈再次反射回探头,由探头接收成为虚像(b)
,显示镜面

两侧距离相等,形态相似的声像图。由于虚像反射距离较长,因此虚像总是出现在实像
的远

处。

镜像效应可导致检查者目标位置判断上的失误,如将膈下病变误为膈上病变,肝内肿瘤


为肺内转移等。如果改变扫查部位和角度,变化声束投射方向即可识别。

五、声束厚度效应

又称部分容积效应(partialvolumeeffect)。超声切面所显示的图像是该断层容积中一


厚度范围内信息的叠加,其厚度等于探头声束的宽度,扫描声束愈宽,断层容积中信息
重叠现

象愈严重。

当探测目标体积径线小于声束宽度,或者虽大于束宽但部分处于声束内时,则目标回声


周围组织的回声重叠,产生部分容积效应,造成图像所显示的相互结构关系失真或混淆


声束厚度效应可导致临床超声测量方面的误差,也可能将器官外反射物误认为器官内病


理改变,易将弧形或圆形薄壁误认为异常回声。例如:

①正常腹部大血管、肝外胆管、肾盂和肝、肾小囊肿,因部分容积效应常可显示内部有
细小

光点,出现类似血栓、胆管炎、肾盂炎以及囊内出血、感染的图像伪差。②胆囊纵断扫
查时,部

分含气的十二指肠切面有时与胆囊长轴切面部分重叠,产生胆囊内结石假像。③超声引
导穿

刺时,可将位于靶目标边缘的穿刺针显示为已进入靶内的假像。④对小病变宽度测量比
厚度

测量的精确度低。上述情况在操作中应作纵、横相互垂直切面,并侧动探头,改变声束
方向,从

不同角度观察对比,可以鉴别。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8-13 01:05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辛苦了,谢楼主提供学习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