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237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脑部] CL2728:枕部表皮样囊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9 11: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女性,47岁。因“反复头晕、头痛2月余,加重2小时”入院。
入院后查体:右侧枕部可及3*4*3cm大小肿物,触之为皮下肿物,质软,边界清,无压痛,移动度可。
CT所见:右侧颞枕部头皮下见一类椭圆形低密度影,大小约20×42mm,密度均匀,CT值-6Hu,边界清楚。

00884246 (84 KB, 下载次数: 86)

a01.jpg

00884247 (79 KB, 下载次数: 101)

a02.jpg

00884248 (36 KB, 下载次数: 105)

a03.jpg

00884249 (53 KB, 下载次数: 91)

a04.jpg

00884250 (64 KB, 下载次数: 97)

a05.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9 11:17 | 只看该作者

手术及病理

手术名称:右枕部皮质腺囊肿切除术。
术中所见:右枕部皮下见6*5*5cm肿物,囊性,包膜完整,质软,边界清,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基底位于帽状腱膜层,血运一般,完整分离肿物并切除,切开肿物,内见豆腐渣样物。
病理诊断:(右枕部)肿物:为表皮样囊肿,局部破裂合并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3-12-29 15:36 | 只看该作者
枕部表皮样囊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4-1-2 17:52 | 只看该作者
翁总辛苦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1-3 17:40 | 只看该作者
检查诊断

1、头颅X线片 少数桥小脑角或中颅窝的肿瘤可见岩尖或岩骨嵴破坏,个别病例可表现为钙化,影像

表皮样囊肿 分析
较浅淡,板障内肿瘤的颅骨典型表现为溶骨性病变,并显示锐利硬化缘,其周围有骨髓炎者也并非少见。
2、CT CT扫描是表皮样囊肿的有效诊断手段。有助于发现肿瘤轮廓及扩张情况,囊肿表现为低密度影像。一般注射增强剂后不强化。板障内表皮样囊肿可呈膨胀性破坏,边缘锐利的混杂密度影像。3、MRI 表皮样囊肿在T1加权像上显示边界锐利的低信号,T2加权像上表现为高信号,肿瘤质地不均匀致信号强度变化不定,这是其在MRI的特征。板障内表皮样囊肿MRI可显示其占位效应并可见高信号影像。[7]根据肿瘤生长部位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1、桥小脑表皮样囊肿 最常见部位,常以三叉神经痛起病(70%),往往有患侧耳鸣、耳聋,晚期可出现桥小脑角综合征。神经系统查体发现第V,VII,VIII颅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面部感觉减退、面肌力弱、听力下降和共济失调,少数病人舌咽神经、迷走神经麻痹等,岩骨尖板障内表皮样囊肿也可引起第V、VIII颅

表皮样囊肿 临床
神经功能障碍。
2、鞍区表皮样囊肿 肿瘤位于鞍上所引起的症状与垂体瘤相似,常以视力减退、视野缺损为早期的临床表现,久之可引起视神经萎缩。少数病人出现内分泌障碍,表现为性功能减退、多饮多尿等垂体功能不足和下丘脑损害症状。肿瘤向前发展可出现额叶症状,向后突入第三脑室可有颅内压增高症状,一般病情进展缓慢。
3、脑实质内表皮样囊肿 大脑、小脑及脑干均可为发病部位。依肿瘤所在部位出现相应的症状。大脑半球肿瘤常有癫痫发作、精神症状及轻偏瘫症状,小脑肿瘤多出现眼震、共济失调等,脑干肿瘤科出现交叉性麻痹,病侧第VI、VII颅神经麻痹和对侧强制性轻偏瘫。4、脑室表皮样囊肿 初期很少用症状,一般多见于侧脑室三角区及颞

[5]
角,可增长很大,甚至充满脑室,阻塞脑脊液循环而产生颅高压症状,肿瘤发生于三脑室、四脑室者少见。
5、颅骨表皮样囊肿 可发生在颅骨任何部位,但往往好发于中线或近于中线(额、枕)或在颞骨。在临床上常是偶然发现颅骨表面隆起多年,触之橡胶感,无压痛,也可移动或固定在颅骨上。中线病变接近鼻梁或窦汇的机会很大,当囊肿向颅内扩展可累及大静脉或深入脑组织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