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2451|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腹盆部] ZT0268: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肾积水病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5-19 04: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center]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肾积水病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田云生,蒋海清,雷  剑,王肇平 ,林耀昆[/center]

   各种原因造成尿路不畅,如结石、肿瘤、炎症狭窄、先天性发育变异,异常血管或泌尿系外肿块压迫等,均可引起肾输尿管的梗阻、积水。传统x线、超声以及普通ct在病因诊断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多层螺旋ct(msct)是近几年出现的新一代产品,扫描速度快且具有先进的后处理技术,能从多种角度显示病变,有利于病变的定位和定性。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有肾脏积水的患者45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18例,年龄16岁—73岁,平均年龄46岁。
采用toshiba  aquillion 多层(四层)螺旋ct;120kv,240mas;有效层厚3.0mm,重建间隔1.0mm;平扫加增强扫描,并行延时扫描。
标准重建算法;vitrea工作站进行mpr、mip、vr和vrt等图像后处理。
2          结果
泌尿系不同疾病在mpr 、mip、 vr 、vrt 显示情况
      mpr      mip      vr      vrt
结石性(14)    + + +    + + +     + + +      + +
结核性(8)    + + +      + +       + +    + + 
炎症性(6)     + + +      + +       +         + +
肿瘤性(9)     + + +      + + +    + + +      + + +
先天性(6)     + +         +       + +        + +
外压性(2)     + + +      + + +      +          +
(显示良好 + + +    显示一般 + +    显示欠佳 +   )
2.1  肾盂输尿管结石患者14例。
2.2  输尿管肾结核、膀胱结核8例。
2.3  输尿管肾、膀胱炎症6例。
2.4  输尿管肾、膀胱肿瘤9例。
2.5  肾盂输尿管移行处狭窄(先天性)6例。
2.6  外压性2例。
3  讨论
3.1  msct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价值和互补性。
目前常用的图像后后处理技术有mpvr(多层面容积重建)、mpr(多层面重建)、ssd(表面遮盖法重建),其中mpvr包括mip、aip和minip,mpr包括cpr(曲面重建)。mpr包括冠状面、矢状面和任意角度斜位图像。cpr是mpr技术的延伸和发展,它极大地依赖操作者划线的准确性。此外,在曲面图像上病变距离的测量以及邻近结构的空间关系并不能反映真实情况,需和其它重建图像结合起来考虑。mpr图像细腻,可以从不同方向显示病变与相邻组织的关系,可用于增强血管及输尿管全程显示在同一平面上等方面,缺点是立体感及整体感不强。mip是取每个象素的最大ct值进行投影,即将其中最亮(最大密度)的结构投影到一个二维平面,产生类似x线平片效果的图像。根据我们经验,对于肾盂输尿管已有明显造影剂的病例,以mip效果最好,对于肾功能降低的患者,可适当地进行延迟扫描,输尿管肾盂内造影剂的浓度能够满足需要;而对于肾盂输尿管无造影剂充盈的病例,则用cpr水成像显示扩张输尿管的全程和病变情况;对于肾功能受损严重,患侧肾盂输尿管未显影的病例,可以借助mpr图像,了解病变位置及原因[3]。 容积重建(vr)技术,所获得的图像细腻,显示血管和肿瘤的空间关系较满意,具有深度感。vrt是在vr基础上实行透明化处理,在保留骨骼基础上,方便病变的定位,又能通过透明化,透过骨骼显示病变,并能多角度旋转展示病灶[4]。
3.2 肾积水的影像诊断
由于肾盂、输尿管本身及其病变的发生多是纵向的,因此超声、传统x线以及普通ct轴位图像都很难得到良好直观的显示。msct的出现,由于其扫描速度快,能够进行大范围、薄层容积扫描和多功能图像后处理技术,可以从横断、矢状、冠状、任意角度斜位、曲面以及三维等多角度展示病变,不仅能全程显示泌尿系的结构,而且因其密度分辨率高,当肾盂静脉造影(ivp)显影欠佳时,通过ms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也能清晰显示;病变的显示率高,定位和定性准确率高[5][6]。
3.3检查要求及效果
每个患者均做平扫及增强扫描,并根据积水及肾功能情况做延时
扫描。根据我们的经验,当一侧肾脏积水,而另一侧肾脏功能正常时,如延时2h左右患侧积水仍无显影时,再延长时间也很难做出理想的图像;如双侧肾功能均有异常的患者,ivp不显影,再延长3---8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扫描,仍能做出比较理想的图像;对于肾功能受损严重,患侧肾盂输尿管未显影的病例,可以借助mpr图像,了解病变位置及原因。确定延时到什么时间能否扫描,应为肾盂或/和肾盏、输尿管内有造影剂影,其ct值应比肾实质密度大于35hu以上时方可进行扫描,否则就可能做不出理想的图像来;同时,扫描层厚应在3.0mm以下,重建间隔0.5—1.0mm;这样做出来的mpr、mip、vr等图像,图像细腻、空间立体感强、解剖关系清楚,并且可以从不同角度显示输尿管扩张性疾病的原因和病变范围、大小、形态,可同时显示肾脏和膀胱病变,也可观察肾脏的分泌和排泄功能[7],有利于病变的定位和定性,提高诊断准确率。[8]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9-5-20 20:58:24 修改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5-19 06: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5-19 06:2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5-19 21: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5-25 16: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6-8 14:01 | 只看该作者
总结的很好,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6-18 21: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8-3 19:1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8-5 16: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1-9-12 11:15 | 只看该作者
有些道理。
技术员要多摸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