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应用
微信
微博
QQ群
普通登陆
QQ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登录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影像医生
也能
网上问诊
了
首页
社区
BBS
新闻
读片会
影像图库
锐滴达
医影在线
»
社区
›
教育专区
›
典型病例
›
CL0224:女性,23岁,复视一年,闭经泌乳两年余。典型垂 ...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查看:
3506
|
回复:
18
CL0224:女性,23岁,复视一年,闭经泌乳两年余。典型垂体大
[复制链接]
张耀森
张耀森
当前离线
积分
1551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06-2-16 07:56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6-2-16 6:52:37 修改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空间
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
收藏
0
赞同
0
反对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xrg
xrg
当前离线
积分
0
2
#
发表于 2006-2-16 08:16
|
只看该作者
典型垂体大腺瘤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ushijun
lushijun
当前离线
积分
4686
3
#
发表于 2006-2-16 14:32
|
只看该作者
好典型。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xiaoniu
xiaoniu
当前离线
积分
4898
4
#
发表于 2006-2-16 18:26
|
只看该作者
十分典型的:垂体大腺瘤。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谢士
谢士
当前离线
积分
0
5
#
发表于 2006-2-17 03:36
|
只看该作者
典型!谢谢!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awaquan
wawaquan
当前离线
积分
3018
6
#
发表于 2006-2-17 05:16
|
只看该作者
典型,收到!谢谢!!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寻芳者
寻芳者
当前离线
积分
7071
7
#
发表于 2006-2-23 06:12
|
只看该作者
典型——8字征,囊变都有了!!!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zhang6l
zhang6l
当前离线
积分
0
8
#
发表于 2006-2-25 22:45
|
只看该作者
垂体瘤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nlyq8688
wnlyq8688
当前离线
积分
3700
9
#
发表于 2006-3-9 05:04
|
只看该作者
典型垂体大腺瘤
病因病理]
垂体瘤属良性上皮源性肿瘤,累及垂体前叶,占颅内肿瘤的10%-18%,以女性多见。根据有无激素分泌,将该瘤分为功能性(占75%)和无功能性(占25%),有分泌功能者可再分为生长激素腺瘤、泌乳素腺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促性腺腺瘤等。依肿瘤大小分微腺瘤(直径<10mm)和(大)腺瘤(直径>10mm)
[临床表现]
无功能性的垂体腺瘤通常诊断较晚。肿瘤压迫视交叉引起视野缺损,压迫正常垂体腺出现垂体功能低下。侵犯海绵窦可出现第3、4、5颅神经障碍,向上延伸至第三脑室或孟氏孔可引起脑积水。有功能性的垂体瘤发病初期即可发现,大多数属于微腺瘤。泌乳素瘤表现为乳溢-闭经综合征。嗜酸细胞瘤表现为肢端肥大症。
[影像学表现]
垂体大腺瘤
1.ct表现:
①鞍内占位,多呈圆形,可向鞍上或向两侧生长,平扫多为等密度(占63%)或高密度(占16%)。
②16%的肿瘤内有出血,急性出血为高密度,以后为等密度或低密度。
③蝶鞍扩大,鞍底下凹变薄、侵蚀或破坏。
④增强扫描后肿瘤多为明显强化。
2.mr表现:
①鞍内软组织肿块,大部分边缘光滑,向鞍上、鞍旁或鞍下延伸。
②t1及t2加权肿瘤实性部分呈等信号。
③病变可包绕、推压双侧颈内动脉、同时使视交叉受压移位。
④瘤体内部可囊变、坏死,大的肿瘤常压迫第三脑室,引起双侧脑室积水。
⑤增强后,瘤体实性部分呈明显强化。
垂体微腺瘤
1.ct表现:
①垂体内异常密度区,多为低密度。
②垂体上缘突起,尤其是局限性不对称性上突,常提示一个潜在的腺内肿块。
③垂体高度异常,一般直径高于8mm为异常,但18岁-35岁正常女性垂体直径可达9.7mm。
④垂体柄偏移。正常垂体柄位正中或下端极轻的偏斜(倾斜角为1.5°左右),若明显偏移肯定为异常。
⑤鞍底骨质变薄、侵蚀和下凹。
2.mr表现:
①垂体局限性异常信号,t1加权较正常垂体信号略低,t2加权分界不明显。
②垂体上缘局限性膨隆,垂体柄移位。
③鞍底向下呈浅弧样凹陷。
④动态增强早期,正常垂体强化明显,瘤体不强化或强化轻微。
⑤结合实验室检查,相关的内分泌异常。
[鉴别诊断]
垂体大腺瘤需与以下病变鉴别:
①颅咽管瘤:常为囊性或囊实性,多有囊壁钙化,且以鞍上病变为主,几乎不侵及鞍底。
②漏斗星形细胞胶质瘤:肿瘤本身的形态虽与垂体瘤相仿,但肿块不累及鞍底骨质,部位偏后上。
③动脉瘤:病变多在鞍旁,瘤壁常有钙化,瘤内有血流的区域强化显著。
垂体微腺瘤需与以下病变鉴别:
①垂体囊肿:增强扫描病灶不强化,在ct或mri的动态增强扫描呈低密度(或低信号),而延迟扫描病灶强化,则可排除囊肿。
②正常垂体:10%的垂体功能正常可出现局限性低密度灶,其中一些为中间部的解剖变异,没有内分泌症状的垂体低密度直径在5mm以下者诊断垂体微腺瘤应谨慎;ct发现直径小于3mm的低密度区,还应注意排除伪影。在同一层面采用高分辨重复扫描或平扫与动态增强相结合,有助于肯定病变。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cz1291
ccz1291
当前离线
积分
0
10
#
发表于 2006-3-12 00:37
|
只看该作者
太典型了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下一页 »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CT病例讨论
报告书写
MRI病例讨论
儿科病例
海阔天空
影像生活
guangbo_forum
X线病例讨论
专题讲座
版主管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