颧骨是上颌骨和颅骨之间的主要连接支架,对面部三分之一的外形构成起着重要作用。颧骨和颧弓是面部比较突出的骨性支架,容易受外力的直接打击而发生骨折。尤其是颧骨、颧弓粉碎性骨折,常合并上颌骨、额骨、筛骨的骨折,并出现眼部并发症。严重者的复杂性骨折常合并有脑挫裂伤、脑震荡等,其危害程度远大于骨折本身。
1992年,zingg认为由于颧骨的特殊位置,骨折较为频发,因而提出新的分类方法,称为zingg分类法。a型不完全暂骨骨折。又分a1型:单纯性颧弓骨折;a2型:眶外侧壁骨折;a3型:眶下缘骨折。b型完全性单发颧骨骨折。即整块颧骨体从颅面骨完全断离移位。c型多发性颧骨骨折 即在b型基础上的颧骨多段骨折。
按1992年zingg等的分类法,颧骨颧弓骨折依据标准考氏位、华氏位、颏顶位平片及头颅ct被分为三型:i型:不完全性颧骨骨折,如单纯颧弓、眶外侧壁、眶下缘骨折,骨折端不移位;ⅱ型:完全性颧骨骨折(整块),颧骨四个支柱骨折并移位;ⅲ型:多发性粉碎性颧骨骨折,包括颧骨体骨折。
颧骨四个支柱指颧额、颧颞、颧颌、颧蝶四个支柱,前三者周围软组织相对较少,位置表浅,易发生粉碎性骨折,导致骨折线紊乱模糊,不易对位,准确复位困难,而颧蝶支柱位置较浅和受眶内容物的缓冲保护,不易发生粉碎性骨折,骨折线清晰,易于对位,因此,颧蝶缝的准确对位是正确的颧骨位置重建的关键,颧骨颧弓骨折三维复位中,颧骨与蝶骨大翼内侧面这一区域的处理是完成准确复位的关键。
上颌骨额突骨折伴有鼻骨骨折.整复时常仪处理鼻骨. 而忽视额突骨折存在.尤其是在局部明显肿胀时。这将遗有外鼻塌陷畸形和鼻腔通气不畅。因此提高额突骨折诊断认识尤为重要。上颌骨额突是由上颌骨主体向前内经鼻骨与眼眶之间突向额骨并与之相接.其游离边缘构成眶下缘及梨状孔径的一部分.根部借坚韧的结缔组织与侧鼻软骨外缘相接?.因此.额突骨折一般为较大外力所致.且均伴有鼻骨骨折。不同方向的外力所造成 目晰部位各不相同。如外力作用于外鼻的外侧易 现上颌骨额突骨折:作州于侧面常出现鼻骨、额突的复合骨折。
鼻骨由两块薄骨片组成,左右对称,中线相接,上接额骨鼻部,后面借鼻骨嵴与筛骨板相接,外缘接左右两侧上颌骨额突,下缘以软组织与鼻外侧软骨相接,上部窄厚,下部宽薄。由于鼻骨位于面部突出部的解剖结构特点,使其极易受外伤而发生骨折。从法医学鉴定角度将鼻区骨折分为鼻骨单纯性骨折、粉碎性骨折、上颌骨额突骨折及复合骨折四类。当鼻部正前方受力时,大多致鼻骨骨折(外力大且集中,往往致鼻骨粉碎性骨折);当鼻左右两侧偏下方受力时,可能发生单纯的上颌骨额突骨折;而当外力作用于鼻两侧上方时,常出现鼻骨、额突的复合骨折。
摘自期刊,仅供参考 20070113整理
[本贴已被 向医生 于 2007-6-10 9:54:47 修改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