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2912|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胸部] ZT0184:肺癌性淋巴管炎临床影像学诊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3-6 01: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肺癌性淋巴管炎的临床及影像学诊断
    肺癌性淋巴管炎是指肺的淋巴性转移瘤,是肺转移瘤的一种特殊类型,占肺的转移性肿瘤的4~11%。此症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特别是胃癌、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和未知的原发性腺癌的病人,常发生淋巴路转移;癌性淋巴管炎主要发生在肺间质,x线表现为弥漫性病变,容易误诊。
                          
                            病理基础
     肺的淋巴管很丰富。淋巴管为毛细管性,组织学上只有一层薄的内皮细胞包绕管腔;集合淋巴管也较同管径的静脉薄弱;淋巴管的机械抵抗力很弱,对癌细胞的防御机能极差。癌细胞在淋巴管内广泛增殖,形成癌性淋巴管炎。实际上,癌性淋巴管炎并非真正的炎症,而是淋巴管内充满癌细胞,使淋巴淤滞,发生淋巴管扩张,并有淋巴性水肿;在淋巴管内的癌细胞极易侵蚀薄壁的淋巴管及小的集合淋巴管,以后发展到淋巴管周围,或侵及支气管和肺血管周围;由于癌细胞的刺激,肺间质结缔组织明显增生。

                           转移途径
关于癌细胞到达肺淋巴管的途径,学者们意见有分歧;girode(1889年)提出有三种可能:1、癌细胞经胸导管及肺门淋巴结逆行侵入肺淋巴管;2、癌细胞穿过横膈直接侵犯肺淋巴管;3存在于肺小动脉中的多数癌栓,以后通过血管壁而侵入血管周围的淋巴管。1949年,morgan复习癌性淋巴管炎,发现其中1/3的病例在肺动脉中有癌细胞存在,栓子主要停留在直径400~800um的血管中,以后癌细胞穿过细胞壁,浸润周围的淋巴管;淋巴管浸润开始于肺的外围,以后向中央发展。1971年,janower在23例肺癌性淋巴管炎的研究中,发现20例肺小动脉内有肿瘤栓塞,而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只有11例,因此他们认为癌转移可先有肺血行转移,然后发展为顺行的淋巴管转移,最后转移到淋巴结。1977年,spencer认为癌性淋巴管炎多数为血管内癌栓所致,并谓原发性肺癌在同侧发生大叶或肺段癌性淋巴管炎者,毫无疑问为淋巴管顺行转移;而腹部肿瘤的转移途径通常是经过腹腔淋巴结,到达后纵隔及食管旁淋巴结,以后再转移至肺门淋巴结,最后以逆行方式侵入肺淋巴管。1980年,日本林永信通过动物实验,17例狗诱发周围型肺癌,其中有11例有肺门淋巴结转移。因此他认为肺部淋巴性转移视线有肺门淋巴结的转移,然后逆流到淋巴管。
                           
                             临床表现:
    肺癌性淋巴管炎多为突然发病,主要症状为气短及呼吸困难,呼吸困难刚开始可能不明显,一旦出现,表现为进行性、痉挛性加重,酷似哮喘,解痉药物治疗无效。另外可有咳嗽、咯痰等,有时痰中带血;呼吸困难常在胸片发现异常前,肺部有异常发现时,症状往往已相当明显。可有紫绀,一般无杵状指,肺部可听到捻发音。
                          
                               x线表现:

      肺癌性淋巴管炎在胸片上形成异常阴影的重要因素有四点:①、中央淋巴管被肿瘤栓塞后,使肺内的淋巴管淤滞、扩张;②、肺间质内癌细胞大量浸润;③、淋巴管被肿瘤栓塞后,引起继发性肺水肿;④、肿瘤细胞的刺激以及慢性肺水肿等,引起肺间质结缔组织增生。此症的x线表现如下:
  1、网状及颗粒或结节状影  此种阴影主要为肺间质内癌细胞增殖、肺间质水肿及肺间质内结缔组织增生所致,一般范围比较广泛。
  2、支气管比增厚、血管阴影模糊  肺内淋巴管密布于支气管及肺血管周围,当淋巴管淤滞扩张时,胸片表现为支气管壁增厚,动静脉轮廓模糊。
  3、间隔线 脏层胸膜下淋巴管与小叶间淋巴管连接,并引流到肺静脉周围淋巴管。如此中通道淤滞,胸片上出现kerley氏b线。另外,如脏层胸膜下淋巴管至肺小叶淋巴管,以后再引流至肺血管及支气管周围的淋巴管通道发生淤滞时,则出现kerley氏a线。
    4、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  较为多见,约半数病例有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往往为多发性。
    5、胸腔积液   亦比较多见,病变严重时均有胸腔积液出现。胸水多为渗出液,其中多能查到癌细胞。
    yang等将癌性淋巴管炎x线表现分为四型:i型:无肺门淋巴结肿大,两肺弥漫性索状及网状阴影。ii型:肺门淋巴结肿大,从两侧肺门发出放射状线条阴影。iii型:从肺门放射出局限性线状阴影,以后再向两肺扩展。iv型:肺实质内有肿瘤阴影,肺门肿大,以后再从肺门向肺野放射出线状阴影。i型主要见于胃癌,iii、iv型主要见于肺癌。
    鉴别诊断:凡恶性肿瘤在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复查时,肺内出现弥漫性病变者,(笔者认为出现上述影像表现,即使没有原发恶性肿瘤病史,也)要警惕有本病的可能。首先要鉴别肺内病变究竟是实质性,还是间质性;肺实质性阴影多为肺炎,特别是机遇性感染;间质性病变出本病外,尚有很多疾病要考虑,如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肺结缔组织病以及抗肿瘤药物等引起的间质性肺炎及间质纤维化等。这些病变都是以肺泡间隔纤维化为主的肺间质疾患,与本病有时不易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3-7 21: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3-14 04: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3-19 06:4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3-24 07: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zt0184:肺癌性淋巴管炎临床影像学诊断

以下是引用jinguoji在2008-3-18 22:46:00的发言:[br]学习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4-5 01:3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有长进,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9-24 04:1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11-23 01:1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啦,要是能图文并茂就更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3-6 04:30 | 只看该作者
资料齐全,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