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109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CT6198-类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肺部感染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1-24 06: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病理结果:
以下是引用dr.whx在2007-1-23 20:51:00的发言:[br]该患者在我院住院一周,体温一直降不下来,随后转到广西医科大一附院治愈回家。我通过一个朋友了解到他的最终诊断是类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肺部感染。据说,肺部的病灶已吸收干净,我一直没有见过他的出院病历。甚为遗憾,所以说这个结果不是很圆满。那位高人有该细菌的资料奉献一下,不胜感激!


病例:http://www.radida.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199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7-1-24 06:49 | 只看该作者
伯克霍尔德氏菌属拉丁学名(burkholderia yabunchi et al.,1993) 1993年,薮内根据16s rrna序列分析,dna/dna同源性、细胞类脂及脂肪酸组成等特征的研究结果,提出将假单胞菌属的palleroni rrna同源群ⅱ组改名为伯克霍尔德氏菌属 (burkholderia)。属内的种包括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b. cepacia)、椰毒伯克霍尔德氏菌(b.cocovenenans)、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b.mallei)、类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 (b.pseudomallei)、石竹伯克霍尔德氏菌(b. caruophylli)、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b.gladioli)、皮氏伯克霍尔德氏菌(b.picketti)及茄伯克霍尔德氏菌 (b.solanacearum),近年来又增加了4个种,植物伯克霍尔德氏菌(b.plantarii)、荚壳伯克霍尔德氏菌(b. glumae)、范氏伯克霍尔德氏菌(b.vandii)和越南伯克霍尔德氏菌(b.vietnamiensis)。详细特征见表4-31。 dna的g+c为64.0~68.3mol%。 模式种: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cepaci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7-1-24 06:51 | 只看该作者
类鼻疽,又称 whitmore's disease(伪鼻疽),是由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类鼻疽假单孢菌) (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 导致的一种传染病。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类鼻疽假单孢菌)属于东南亚地区的地方性细菌。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类鼻疽假单孢菌)及其相关菌种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鼻疽假单孢菌)(burkholderia mallei) 是导致鼻疽病的原因。这两种细菌能够在动物与人和人与人之间传播。类鼻疽的死亡率表现各异。尤其当细菌扩散时,死亡率高达90%。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cdc) 认为,这两种细菌均有可能在生物战争和生物恐怖主义中使用。


引起类鼻疽的细菌可能存在于被污染的水和土壤之中。人类和动物直接接触到这些污染源就会被传染。目前尚没有针对类鼻疽和马鼻疽的疫苗。


类鼻疽在东南亚非常普遍,公布病例最为集中的国家和地区是: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马来西亚、缅甸(曼马)以及澳大利亚北部。此外,这种病在南太平洋、非洲、印度和中东也有发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