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2934|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肢] ZT0197:关于股骨头骨坏死的概念及分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4-21 01: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看到网友们谈论骨坏死的病例时,引用诊断用语比较混乱,因此抛出该话题,希望业界对骨坏死诊断能有一个比较正确的描述用语。
以下是美国国家骨坏死基金会对骨坏死的概述:
osteonecrosis (骨坏死)
although the disease called osteonecrosis was discovered in egyptian mummies,
there is a lack of information available in understanding and treating this disease.  the word
osteonecrosis comes from a combination of two words which mean that part of the bone is no
longer alive and cannot regenerate itself due to a lack of blood supply.
译:尽管骨坏死这种病最早可追溯到埃及木乃尹,目前我们对这种病的发病机理及治疗上的知识仍相当匮乏,osteonecrosis 一词来源于osteo(骨的)和necrosis(坏死) 这两个单词,它是指部分骨由于缺乏血供失去生命力而且自身不能再生。
in most cases, the disease attacks people in their late thirties and forties for the first time.  if
left untreated, it will eventually destroy the joint, thereby requiring a joint replacement.  it is
estimated that 10% of all hip replacements perform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re due to
osteonecrosis (also called avascular necrosis).  although osteonecrosis is not life threatening,
it is extremely debilitating, especially when you consider the age factor.
译: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首次发病在30~40岁以后,如果不去治疗,它终将导致关节毁损而需要关节置换。据估计在美国约10%的髋关节置换术是由骨坏死造成的(也被称为缺血性坏死)。尽管骨坏死不会威胁生命,但考虑到青壮年发病的年龄因素,它那进展性发病的特点(使人进行性衰弱)还是应该引起人们关注的。
the juvenile version of osteonecrosis is known as perthesdisease and usually afflicts children
from ages four through twelve.
译:青少年型的骨坏死就是众所周知的perthesdisease,儿童的发病年龄通常为4到12岁。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诊断中是分为成人型与儿童型的,它们在发病年龄、影像学表现及治疗预后上都有许多区别:前者一般30~40岁发病,x线及mri影像大家见到的都比较多,不再赘述,对大于50岁的病人一般建议行股骨头转换术;后者约3~12岁发病,中位发病年龄为6岁,西方国家发病率为1/1200,多为单侧发病,只有约5%为双侧发病,一般认为7岁以下发病者有时间进行病骨的再血管化及塑形,预后较好,大于7岁发病者一般采用减压及止痛等保守治疗可缓解病情(而非治愈)。
后者在病程上分为初始期(initial-phase)、重吸收期(reabsorption-phase)及再骨化期(reossification-
phase),影像学表现如下:



在诊断名词上:前者应称为成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而后者现在正规国际命名为legg-calvé-perthes
syndrome(莱格-凯文-佩特兹综合征)简称为lcpd。
对儿童型骨坏死当然还有一些不常用、不正规的名称如perthes disease(佩特兹病),ischemic
necrosis of the hip (髋关节缺血坏死), coxa plana(扁平髋),osteochondritis and 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股骨头缺血坏死并慢性骨关节炎 ), or legg-perthes disease(莱格-佩特兹病) 。但它们不应该与成人骨坏死相混淆。
明白了这些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网友们讨论的一个病例的诊断问题:

从患者发病年龄及影像学表现上应诊断为成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iv期并股骨头半脱位,而不应该称其为perthes disease或扁平髋(coxa plana)。

以上观点仅代表本人对骨坏死疾病诊断的认知水平,如有不妥欢迎网友批评指正。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8-4-20 19:23:11 修改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8-4-21 01:26 | 只看该作者
内容显示不全、请管理员修正一下!
thank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4-21 02: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4-21 03:17 | 只看该作者
请问楼主老师,此图怎麽与感染性关节炎或神经性关节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4-21 06:17 | 只看该作者
你提的问题很好!
       我认为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与感染性关节炎、神经性关节炎的鉴别主要要靠病史及临床表现。
   感染性关节炎临床一般都先有感染性中毒症状,如乏力、发热及受累关节局部的红、肿、热、痛症状(结核性的一般会有低热、盗汗,关节破坏、死骨形成及冷脓肿)。
     而神经性关节炎又称为夏克特关节炎,它是charcot于1868年首先描述神经性关节病故也称为charcot关节病。此类疾病为无痛觉所引起,又有无痛性关节病之称。常见于40~60岁,男∶女=3:1
  【病因学】
  可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梅毒、脊髓空洞症、糖尿病性神经病、脊髓膜膨出、先天性痛觉缺如等。这时,肩、肘、颈椎、髋、膝、踝、趾等关节由于没有痛觉的保护机制导致关节过度使用、撞击发生破坏。此外,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和器官移植术后时)、止痛药(保太松、消炎痛)的医源性关节破坏发病机理方式相同。颈髓的脊髓空洞症是累及上肢关节常见的神经病性疾患。肩、肘、颈椎和腕为受累的多发部位。脊髓空洞症伴发上肢关节破坏者约占25%,除关节病变外尚有单侧或双侧温度觉丧失,因此上肢皮肤可见烫伤疤痕。脊髓梅毒,也叫脊髓痨,常累及膝、髋、踝和腰椎。骨、关节改变之外,可见运动性共济失调、下肢深感觉障碍arggll-robertson瞳孔、血清康瓦氏反应阳性。脊髓膨出,踝和足小关节受累多见。足底有无痛性溃疡,腰骶部见软组织肿块、皮肤凹陷或多毛、下肢肌萎缩感觉消失以及扩约肌功能障碍。糖尿病性神经病,可发生足小关节(跗跖、跖趾、趾间等)无痛性肿胀等。
  【临床表现】
  神经性关节病关节逐渐肿大、不稳、积液,关节可穿出血样液体。肿胀关节多无疼痛或仅轻微胀痛,关节功能受限不明显。关节疼痛和功能受限与关节肿胀破坏不一致为本病之特点。晚期,关节破坏进一步发展,可导致病理性骨折或病理性关节脱位。
    由此可见神经性关节炎也是一种病因相对明确的继发性骨关节病变,而且是继发于受累肢体神经病变之后骨关节失去神经疼痛保护之后的“过用劳损”
    而我们引用图像患者病史中并没有提到患者有感染中毒症状及其他疾病病史,而且患者有明显的关节疼痛症状,因此我们首先考虑的诊断是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
    另外,我发表此帖的目的是为了纠正人们在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与幼儿型股骨头缺血坏死中诊断用语上的混淆。即区分成人型股骨头缺血坏死与lcpd或扁平髋是两种不同疾病,以免产生认知或表述上的错误。
    不知以上解释能否让你满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4-25 06:3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9-28 02:4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9-12 07:1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