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检查方法:
1.透视:颈部x线检查,一般以摄片为主,透视主要用于检查火器伤、骨折和脱位。在火器伤中,金属异物的寻找和定位,必须首先依靠透视。透视对骨折和脱位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价值。
摄片:颈椎六位片
2.ct:ct在颈椎病变中有着重要的价值,主要用于:1、外伤,能清楚显示骨折碎片的移位、神经压迫和血肿大小。2、颈椎病变:ct显示椎体、附件、软组织、椎管内病变有明显优越性,有助于明确椎管狭窄、椎间盘病变、椎管内占位病变、颈椎滑脱、先天异常等疾病。增强扫描可提高诊断范围和价值。3、肿瘤:ct可充分显示肿瘤的部位、骨皮质的完整性、骨外浸润的范围、关节面是否受侵、瘤内成分、肿瘤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及早期病变、早期肿瘤复法及细小的转移灶等。还可作为活检的引导。4、常规检查发现关节病变诊断困难者也可进行ct检查。
3.mri:由于mri可以对颈椎行多平面、多参数和多序列成像检查,且对不同组织具有较高的分辨显示能力,使病人免受x射线所致的电离辐射,在某些情况下,已成为颈椎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颈椎退行性病变病人mri检查优于ct和脊髓造影检查,mri可以清晰地显示椎间盘的髓核、纤维环和椎体终板及脊柱的韧带结构,观察脊髓受压和变性,并可早期显示椎间盘的退变情况。
二、畸形:
枕椎:枕骨基底部有三个软骨化中心,若发育过程中与颅底骨不完全联合,在枕大孔下方可形成类似颈椎的骨块,称枕椎。枕椎前部常与枕大孔前缘联合形成第三髁,并向下突出与齿状突形成关节。枕椎椎弓多不完整,位于枕大孔背侧面,没有横突。
环椎枕化:指环椎部分或完全与枕骨联合。
齿状突畸形:齿状突的两个原发骨化中心左右各一,若未愈合或部分愈合,则可形成齿状突纵裂或齿状突上端分叉畸形。
charis 畸形:是一组脑复杂畸形,主要累及脑干和小脑。分三型,第一型是小脑扁桃体与小脑下部向下移位,进入椎管。第二型是指在第一型的基础上,延髓与第四脑室下部也向下移位。第三型是延髓、小脑及第四脑室疝入枕部。常伴发脊髓空洞。
脊髓空洞症:是指脊髓内有囊腔出现,可分为先天性、炎症性(多为外伤引起血肿液化)或髓内肿瘤(如星形细胞瘤)。
ct表现:大多无特殊表现,偶可表现为椎管扩大。
mri:可分为纵向、单个囊腔或多个相连的囊性空洞,如串珠状。受累段脊髓可增粗、变细或正常,t1wi表现为低信号,t2wi上囊腔为高信号。
三、颈椎炎性病变:
包括颈椎结核、骨髓炎及椎间盘感染、硬膜外脓肿等。
1、颈椎结核:较胸、腰段结核少见。
x线:表现为骨质破坏,椎间隙变窄或消失,脊柱曲度改变,冷脓肿,骨赘及骨桥形成,椎体融合,死骨形成。
ct:较x线更能反映病变情况。
mri:骨质破坏,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椎间盘受累,表现为t1、t2wi均为较低信号;增强后受累椎体、椎间盘、冷脓肿均有异常强化。
2、颈椎骨髓炎:多由菌血症所引起。
x线表现为: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不规则的破坏。
mri:t1wi病变部位呈低信号,t2wi信号增高,病变椎体和椎间盘分界模糊不清。
四、创伤:
颈椎损伤可分为:
环椎骨折脱位:环椎是一个硬性骨环,骨折发生必然是前后弓和侧块多处骨折,由于环椎侧块是楔形骨体,内窄外宽,骨折后两侧块必发生向外脱位。单纯环椎脱位分为屈曲损伤、伸展型损伤。
齿状突骨折;多自齿状突基底横段骨折或伴随环椎向前移位,或伴随环椎向后脱位。
颈椎椎体骨折脱位,最常见于下部颈椎5、6、7,是一种严重损伤,其严重性在于常合并脊髓损伤,分为屈曲型和伸展型。脊髓损伤表现为脊髓离断、髓内出血、硬膜外血肿等。
五、退行性变:
1、颈椎退行性变包括椎间盘、椎间关节和韧带的退行性变。其影像学表现如下:
x线:颈椎生理弯曲变直、侧弯,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部唇样骨赘形成,重者可连成骨桥,椎间隙变窄。
ct表现:椎间盘向四周均匀膨出于椎体边缘,膨出的椎间盘边缘可有弧形钙化;骨结构的改变多表现为椎体边缘唇样骨增生、硬化;黄韧带、后纵韧带肥厚、钙化椎板内侧、椎管前壁的高密度影。
mri:表现为椎间隙变窄,t2wi上椎间盘呈中低信号。椎间盘膨出显示为纤维环低信号影向四周均匀膨隆,硬膜囊前缘和两侧椎间孔脂肪呈光滑、对称弧形压迹。
2、椎管狭窄是指构成椎管的椎体、软骨和软组织异常,引起椎管的有效容积减小,压迫脊髓、神经和血管结构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依狭窄部位可分为中心型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神经孔狭窄。
x线:椎管矢状径正常大于13mm,10——13mm为相对狭窄,小于10mm为狭窄。
ct:可显示椎管变形、狭窄,神经跟管和侧隐窝狭窄及硬膜囊、脊髓受压,硬膜外脂肪受压、消失。
mri:椎管、椎间孔及侧隐窝狭窄、变形;硬膜外脂肪受压、变形或消失;脊髓受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