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3744|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ZT0239:CT定量、多田公式、体视学法测定颅内血肿体积的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9-5 07: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遇到一个外伤病人硬膜下血肿,临床医生要求估计出血量,说真的平时工作上对于硬膜外血肿及硬膜下出血量真的没有计算过,为此在网上找到了一些资料及请教了本论坛中的一些老师,现把我搜到的一些资料与大加一起分享:
ct定量、多田公式、体视学法测定颅内血肿体积的对比研究
中华外科杂志 1998年第9期第36卷 论著摘要
作者:张逵 陈联盟
单位:637000 南充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张逵),ct室(陈联盟)
  我们对ct定量、多田公式、体视学法三种无创伤性测定颅内血肿体积的方法进行对比研究。
  1.测量对象:本院神经外科门诊及住院患者93例,年龄5~72岁。男性73例,女性20例。硬膜外血肿36例,硬膜下血肿28例,脑内血肿29例。以oml为基线,层距、层厚为1 cm,向上连续扫描10层。机型为gesytec 2000型全身ct机。
  2.测量方法:(1)ct定量:在ct操作台上按crsr键,后按trace,滚动轨迹球确认血肿边缘,将游标置于血肿中,按roi键,便显示此层面血肿面积(cm2)。因为层厚常为1 cm。故每层面的面积数值即为体积值。每层面按上述方法操作,求和便得此血肿体积[1]。(2)多田公式:根据日本的多田公式计算,血肿体积=π/6×长×宽×层面数[2,3]。(3)体视学法:体视学法要求制作简单的测格[1,4],取1块10 cm×10 cm的透明胶片或透明纸,按头部ct片上比例尺的单位长度,间隔在胶片上划出互相垂直的线,这样就制成了测格(附图)。测格边长就是ct比例尺1 cm刻度的长度,方格直线的交叉点叫测点,在体视学中代表一定的面积(方格的边长的平方),在此为1 cm2。将测格随意叠放在ct片上,计数落于血肿上的测点数(p)。根据体视学的卡瓦列里原理[5,6],血肿体积=a(p)×σp×t,a(p)测点相当的面积1 cm2,σp为落于血肿上的测点总数,t为层厚,头部常为1 cm。因为单位常统一为厘米,实际上只要累加每层面血肿上测点数就为血肿体积数值(cm3)。
  3.结果:93例中有规则(球形、圆台形、圆锥形)血肿45例,不规则(弯月形、分叶形、长条形)血肿48例,分别统计血肿体积结果。采用t检验法统计学处理,规则血肿45例,ct定量与多田公式、体视学法三者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不规则血肿48例,ct定量与多田公式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ct定量与体视学法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多田公式与体视学法差异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对于规则血肿和不规则血肿,体视学法的测量值是很准确的,而多田公式在测量不规则血肿时误差很大。
  4.讨论:ct定量是通过电子计算机精确算出血肿面积,在非创伤性测量颅内血肿体积的方法中ct定量是最精确的[1]。但是ct定量费用高,需要ct机,操作技术。如果对患者跟踪观察,要预先将计算机的硬盘图像贮于磁带、磁盘、磁光盘上,耗资大,需特别防潮,还需再次占用ct机。低档ct机无任意面积的ct测量功能。因此实际上极少应用
  ct进行颅内血肿体积测量。多田公式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的测量方法。对于规则血肿,如球形、圆台形,测量结果与实际相差不大。但对于不规则血肿,如弯月形、分叶形、长条形血肿的测量就不够准确。体视学法实质上是运用卡瓦列里原理估计体积的,不考虑血肿形态是否规则。
体视学法减少了对ct的依赖,提高了ct机单位时间的使用价值,减少了多田公式测量不规则血肿的误差。临床医生仅需制作一张与ct头颅重建野比例一致的透明胶片或透明纸,重建野比例常是固定不变的,测格可反复使用。体视学法可以随意叠放测格,直接累加每层面的测点数就为血肿体积数,更加简便、快速、实用。颅内囊肿、积液、积气也可以用体视学法测量体积大小。体视学法是较理想的非创伤性测量颅内血肿的新方法。


其它各家意见:
多田公式与06年外伤指南血肿体积计算的差别
按照多田公式血肿体积为a×b×c×1/2
美国06年外伤指南血肿体积计算公式参照椭圆体积计算,a×b×c×1/2
其中两个公式1/2 *a*b的意思是一样的。
但关于血肿层面数就不一样了,平时我们用多田公式都是把所有层面数都算在内的(按照1cm/层)。
但美国脑外伤指南中的血肿层数计算是 参照最大层面,面积大于其75%计为1,
25%~75%计为 0.5
小于25% 忽略不计。
这样算来两个公式就有 出入了。对于同一个血肿而言,多田公式计算的结果要大于指南中公式计算结果。

我认为美国的体积计算公式更贴近临床评估出血病人的预后和治疗效果,我国临床计算出血量其常用方面是判定病人的治疗方案、预后。往往临床判断预后不好的病人实际临床治疗效果却很好,也许美国方面考虑和研究了这些问题。不过话说回来,多田公式计算方法对我们临床医生来说保守些,也安全些!!

其实多田氏法的应用原理也是将血肿体积理想化为一椭球体,从而公式表达为(体积)=1/6π*a(长径)*b(宽径)*m(层厚)*c(层数),实际应用中脑组织层厚常设为1cm,故公式简化为a×b×c×1/2。
查国内资料见多田氏法在试验中与实际值最大竟然相差20ml,并且多田氏法计算结果常小于实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9-11 06:52 | 只看该作者
最大截面积x层数(10mm)x1/3=v,尽管有误差,我们做了多少例,手术结果差异不是太大(你又不是搞科研啊,要那么精确干啥?大体能衡量病情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9-17 16:52 | 只看该作者
总结的挺好的,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9-22 08:14 | 只看该作者
向大家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9-25 17:25 | 只看该作者
欧阳双全:你好!
  我们是校友,我来自江西,现在中山市工作,请保持联系了........(电话:0760-85816053)qq:595850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10-7 18:50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ct机都带有容积测量软件,所谓的操作复杂、花费大,那只是那些“猪头”临床大夫的一种误解而已!一般我们都是用它来计算出血量的,一分钟也花费不了,结果可保存并直接显示于胶片上。什么多田公式与体视学测法,对ct影像医师有用吗?我们有如此现代、精确的测量手段不用,反而要用那么原始、粗陋的笨办法?

除非你脑子有毛病啊!我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10-18 05:46 | 只看该作者
不是每个机器都有的,许多老机器是没有这个软件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10-30 08:27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ct机都带有容积测量软件,所谓的操作复杂、花费大,那只是那些“猪头”临床大夫的一种误解而已!一般我们都是用它来计算出血量的,一分钟也花费不了,结果可保存并直接显示于胶片上。什么多田公式与体视学测法,对ct影像医师有用吗?我们有如此现代、精确的测量手段不用,反而要用那么原始、粗陋的笨办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11-10 07:33 | 只看该作者
看到楼主发布的这个专题,突然想起在2005年时我们网站曾经讨论过出血量计算的问题,当时我还弄了两个病例用三种方法做了测量,并进行对比分析(详见:http://www.radida.com/radinet/read.php?tid=2789)。当时还想着收集多几个病例写篇论文的,竟然给忘了!还好没写,要不然得有抄袭上面这篇论文的嫌疑了(人家可是1998年就发表论文了。但是我确实没看过这篇论文)。

6楼说话有些偏激了:
1、我们也算临床医生,况且现在医患关系那么紧张,同行之间互相辱骂,互拆台脚,只会给一些不怀好意的人有机可乘。
2、我们科室的是ge8排ct机,我在工作站上截取血肿以测量体积至少得花10分钟,不知道贵院使用的是什么软件,能够1分钟就完成测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