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9068|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BG0030:椎间盘突出并游离碎块形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4-19 07: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男性,46岁。腰痛5年余,近日症状加剧,伴左下肢痛、麻木、跛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7-4-19 07:58 | 只看该作者

ct报告

ct所见:l4/5椎间盘膨出,并向右后侧突出,且下部椎管内尚可见结节样影,直径0.8cm,l4椎体下部右后缘骨皮质向后移位,致相应右侧神经根管及侧隐窝狭窄。l5/s1椎间盘向后突出约0.3cm,相应硬膜囊及脊神经根未见明显受压,l5椎体下后缘骨皮质亦稍向后移位。各段椎管未见骨性狭窄。各腰椎体前缘可见轻度骨质增生。
ct诊断:1、l4/5椎间盘膨出并突出(外侧型),伴椎间盘游离碎块形成。
2、l5/s1椎间盘突出(中央型)。
3、l4、l5椎体后下缘软骨结节形成,l4/5段右侧侧隐窝及神经根管狭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4-25 08:24 | 只看该作者
报告很经典。描述、诊断恰如其分学习了,其实,我们更应关注多发病、常见病,基本功很重要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4-26 01:14 | 只看该作者
未见l5椎体后下缘软骨结节形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5-9 05:35 | 只看该作者
定位像示:腰椎生理曲度存在,序列规整,椎间隙未见异常,l3-5椎体边缘呈唇样改变。
横断层:l4-5间盘层示椎体周围环以软组织密度影伴有后缘限局性软组织密度影向下入椎管内,l4椎体右后下缘限局性弧形骨性密度影,与其前部骨质间有软组织充填,压迫相应部位硬膜囊前缘;l5-s1间盘层示椎体后缘限局性突出软组织密度影,推挤两侧神经根;s1椎体后上缘骨皮质限局性突出;s1双侧侧隐窝前后径约0.2cm;椎体周围软组织无明显肿胀。
  1、l4-5椎间盘膨出伴脱出。
  2、l4椎体后缘软骨结节形成。
  3、l5-s1椎间突出(中央型)。
  4、s1双侧侧隐窝狭窄。
  5、l3-s1椎体骨质增生,其中s1骨性后突。
有几个问题与楼主探讨: 
  1、楼主所示扫描线并未设骨性椎管层面,如何诊断骨性椎管狭窄?
  2、神经根管的解剖是什么?与侧隐窝不同吗?
  3、侧隐窝应在骨性结构(骨窗)上测量,楼主所说的l4/5段右侧侧隐窝及神经根管狭窄是怎样测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7-5-9 06:5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上的指点

感谢zzzsssjjj会员的指点,您写的报告比我的完美的多,读后很受启发!
我们科室每天接诊腰椎间盘ct检查的患者比较多,少则3、5个,多者10来个,写的多了,就形成一种思维定式,拿起腰椎间盘的ct片,按照“椎间盘、椎管和侧隐窝、椎管内、椎骨”的顺序写下去就完事了,以前还描述椎旁软组织的,现在也基本省略了(除非有病变)。所以您所提出的3个问题还真是没有深究过。下面谈谈我的理解,不对之处,还请指正。
1、我们的习惯,能够显示完整的椎板及椎体的层面我们就用来测量椎管的前后径了,比如这个病例l3/4的第一幅图片测第3腰椎椎管、l4/5的第一幅图片测第4腰椎椎管、第四幅图片测第5腰椎椎管。而且在写报告书时,其实很少去认真测量椎管的前后径,多是凭感觉下的结论。
2、我也记不得是哪位老师教的还是那本书上说的,神经根管是脊神经根在椎管内走行的通道,而侧隐窝是脊神经根出椎管的部位,这两个结构是相连的,请看下面的图示。

3、经过自己这么解释,再看看片子,l4/5右侧侧隐窝及神经根管都没有狭窄哟!
4、于是开始迷糊了:下图红色部位的狭窄该怎么报?椎间孔狭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5-10 04:11 | 只看该作者
就此病例仅想与楼主及各位同仁探究腰椎ct的报告书写,决无“炮轰”楼主之意。
1、“我们的习惯,能够显示完整的椎板及椎体的层面我们就用来测量椎管的前后径,而且在写报告书时,其实很少去认真测量椎管的前后径,多是凭感觉下的结论”。我认为这样不够严谨,一者你所描述的测量位置、方法与完整的骨性椎管肯定有误差,二者易给人以概念上的错误,特别是对初学者。我觉得楼主无心也无力改变这种科室的“习惯”。
2、侧隐窝解剖:前为椎体和椎间盘后缘,后为上关节突前缘,外为椎弓根内侧缘,与你所描述的神经根管是一个位置,而且侧隐窝应是脊神经根“进”椎管的部位,我们一般按椎弓根上三分之一部测量,因为这里相对最窄。
3、你所述的l4/5应当是椎间孔狭窄,之所以在我所述的报告中并无椎间孔的描述,是由于脊神经根从椎弓根下缘以发出,椎间孔狭窄对脊神经根并无影响。
4、我诚肯希望楼主及各位同仁对我书写的报告给予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5-31 23: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7-7-3 19: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bg0030:椎间盘突出并游离碎块形成

以下是引用zzzsssjjj在2007-5-9 20:11:00的发言:[br]就此病例仅想与楼主及各位同仁探究腰椎ct的报告书写,决无“炮轰”楼主之意。[br]1、“我们的习惯,能够显示完整的椎板及椎体的层面我们就用来测量椎管的前后径,而且在写报告书时,其实很少去认真测量椎管的前后径,多是凭感觉下的结论”。我认为这样不够严谨,一者你所描述的测量位置、方法与完整的骨性椎管肯定有误差,二者易给人以概念上的错误,特别是对初学者。我觉得楼主无心也无力改变这种科室的“习惯”。[br]2、侧隐窝解剖:前为椎体和椎间盘后缘,后为上关节突前缘,外为椎弓根内侧缘,与你所描述的神经根管是一个位置,而且侧隐窝应是脊神经根“进”椎管的部位,我们一般按椎弓根上三分之一部测量,因为这里相对最窄。[br]3、你所述的l4/5应当是椎间孔狭窄,之所以在我所述的报告中并无椎间孔的描述,是由于脊神经根从椎弓根下缘以发出,椎间孔狭窄对脊神经根并无影响。[br]4、我诚肯希望楼主及各位同仁对我书写的报告给予指正。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7-8-8 21:50 | 只看该作者
腰4椎体后下缘骨内软骨结节,勿误为腰4-5椎间盘突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