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378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耳X线解剖与CT解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8-12 23: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耳及乳突小房内含气体,有自然对比,适于x线检查;听小骨及内耳迷路结构复杂,位置多重叠,应用高分辨ct可以比较好地显示。

(一)耳x线解剖

平片是常规方法,常用侧斜位、后前斜位和颞骨轴位。侧斜位又称许氏位(schüller位),可见外耳道、鼓室及内耳道形成的圆形透明影,常为一大一小相互套叠,大者为外耳道影,小者为内耳道影。其上方可见微向上突的横行致密线影,为鼓室盖,后方可见由上向下,呈微向前突的弧形致密影,为乙状窦壁,二者相交构成硬膜窦角。外耳道前方可见颞下颌关节,后方可见乳突影。乳突的x线表现与乳突的发育有关,如气化型乳突内有很多含气小房,呈蜂窝状,表现透明、清晰,间隔完整而锐利。




耳许氏位x线像示意图和经内耳道横断层面ct扫描图像

(二)耳ct解剖

在经内耳道横断层面ct扫描图像上,可见内耳道前后缘光滑锐利,由后内侧向前外走行,内有面神经与前庭蜗神经经过。在内耳道底,有一向前延伸的线状低密度影为面神经管的迷路段。内耳道前外侧为耳蜗,后外侧为前庭,前庭与外半规管内端相连。在外半规管的外侧,可见前方上鼓室、后方鼓窦及二者之间较狭小的鼓窦入口,三者共同构成哑铃状的含气影像。鼓窦入口的内侧为外侧半规管凸,是术中寻找面神经的一个标志。在上鼓室内可见部分锤骨头与砧骨体。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4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8-13 00:34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辛苦了,谢楼主提供学习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8-16 16:4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提供学习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4-12-28 13:48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辛苦了,谢楼主提供学习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1-19 14: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5-11 07:5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