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耳及乳突小房内含气体,有自然对比,适于x线检查;听小骨及内耳迷路结构复杂,位置多重叠,应用高分辨ct可以比较好地显示。
(一)耳x线解剖
平片是常规方法,常用侧斜位、后前斜位和颞骨轴位。侧斜位又称许氏位(schüller位),可见外耳道、鼓室及内耳道形成的圆形透明影,常为一大一小相互套叠,大者为外耳道影,小者为内耳道影。其上方可见微向上突的横行致密线影,为鼓室盖,后方可见由上向下,呈微向前突的弧形致密影,为乙状窦壁,二者相交构成硬膜窦角。外耳道前方可见颞下颌关节,后方可见乳突影。乳突的x线表现与乳突的发育有关,如气化型乳突内有很多含气小房,呈蜂窝状,表现透明、清晰,间隔完整而锐利。
耳许氏位x线像示意图和经内耳道横断层面ct扫描图像
(二)耳ct解剖
在经内耳道横断层面ct扫描图像上,可见内耳道前后缘光滑锐利,由后内侧向前外走行,内有面神经与前庭蜗神经经过。在内耳道底,有一向前延伸的线状低密度影为面神经管的迷路段。内耳道前外侧为耳蜗,后外侧为前庭,前庭与外半规管内端相连。在外半规管的外侧,可见前方上鼓室、后方鼓窦及二者之间较狭小的鼓窦入口,三者共同构成哑铃状的含气影像。鼓窦入口的内侧为外侧半规管凸,是术中寻找面神经的一个标志。在上鼓室内可见部分锤骨头与砧骨体。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