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347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头.颈部MRI与CT扫描规范!!!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9-13 07: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头颈部ct、mr扫描规范


一、眼眶

  扫描基线:横断面扫描基线为听眶下线;冠状面扫描基线为听眶下线的垂线。扫描及重建参数如下。

1.非螺旋方式扫描:电压≥120kv,电流≥100ma;层厚2mm,层间距2~5mm(眼球、眼眶异物或较小的病变层间距≤层厚),视野(fov)14cm×14cm~20cm×20cm,距阵≥512×512;骨算法与软组织算法重建,边缘强化效应 。骨窗:窗宽3000~4000hu,窗位500~700hu;软组织窗:窗宽300~400hu,窗位40~50hu。





2.螺旋方式扫描:电压≥120kv,电流≥200ma,准直器宽度1~2mm,重建间隔小于或等于准直器宽度的50%,fov为14cm×14cm~20cm×20cm,距阵≥512×512;骨算法与软组织算法重建, 边缘强化效应;重建横断面、冠状面或斜矢状面:横断面的重建基线为听眶下线,冠状面的重建基线为听眶下线的垂线,斜矢状面的重建基线平行于视神经。重组层厚为2~3mm,重组间隔2~5mm(对眼球、眼眶异物或较小的病变,层间距≤层厚)。骨窗:窗宽3000~400hu,窗位500~700hu;软组织窗:窗宽300~400hu,窗位40~50hu。软组织病变或血管性病变的增强扫描:推荐使用自动注射器,非离子型碘对比剂总量80~100ml,流率2.0~3.0ml/s,延迟扫描时间依病变及设备情况而定;软组织算法重建。

二、视神经管

  扫描基线:横断面扫描基线为鼻骨尖至后床突上缘连线的平行线;冠状面扫描基线为听眶下线的垂线。扫描及重建参数如下。

1.  非螺旋方式扫描:电压≥120kv,电流≥100ma,层厚、层间距1~2mm,fov为10cm×10cm~14cm×14cm,距阵≥512×512;骨算法重建,边缘强化效应 。窗宽3000~4000hu,窗位500~700hu。

2.  螺旋方式扫描:电压≥120kv,电流≥200ma,准直器宽度1mm,重建间隔小于或等于准直器宽度的50%,fov为10cm×10cm~14cm×14cm,距阵≥512×512,骨算法重建, 边缘强化效应。骨窗:窗宽3000~4000hu,窗位500~700hu。重建横断面、冠状面:横断面重建基线为鼻骨尖至后床突上缘连线的平行线,冠状面的重建基线为听眶下线的垂线;重组层厚为1mm,重组间隔1mm。




三、颞骨

  扫描基线:横断面扫描基线为听眶上线。冠状面扫描基线为听眶下线的垂线。扫描及重建参数如下。

1.  非螺旋方式扫描:电压≥120kv,电流≥150ma;层厚、层间距1~2mm,(fov)为14cm×14cm~18cm×18cm(单侧分别重建fov为8cm×8cm~10cm×10cm),距阵≥512×512;骨算法重建(对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等需观察软组织的患者同时采用骨算法与软组织算法重建),边缘强化效应。骨窗:窗宽3000~400hu,窗位500~700hu;韧带、肌腱、鼓膜等软组织及镫骨的窗宽:3000~4000hu,窗位200~400hu;软组织窗:窗宽300~400hu,窗位40~50hu。

2.  螺旋方式扫描:扫描方位:横断面扫描;扫描基线:通过外耳孔与硬腭平面平等的基线,避免直接扫描晶状体。电压≥120kv,电流≥200ma,准直器宽度0.50~0.75mm,重建间隔小于或等于准直器宽度的50%,fov为14cm×14cm~18cm×18cm,(单侧分别重建fov为8cm×8cm~10cm×10cm),距阵≥512×512;骨算法重建(对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等需观察软组织的患者同时采用骨算法与软组织算法重建),边缘强化效应; 骨窗:窗宽3000~400hu,窗位500~700hu;韧带、肌腱、鼓膜等软组织及镫骨的窗宽:3000~4000hu,窗位200~400hu;软组织窗:窗宽300~400hu,窗位40~50hu。重建横断面、冠状面和(或)stenvers位、poschl位;曲面重建:横断面重建基线为听眶上线,冠状面的重建基线为听眶下线的垂线;stenvers位的重建基线平行于颞骨长轴;poschl位的重建基线垂直于颞骨长轴;或根据需要进行曲面重建,重组层厚为0.8~1.0mm重组间隔0.8~1.0mm。

软组织病变或血管性病变的增强扫描:推荐使用自动注射器,非离子型碘对比剂,总量80~100ml,流率2.0~3.0ml/s,延迟扫描时间依病变及设备情况而定;软组织算法重建。

四、鼻窦与鼻腔、鼻咽部与口咽部、涎腺、舌和口底、颌面部(咀嚼肌间隙、咽旁间隙、翼腭窝、腭、颊及上下颌骨)

扫描基线:横断面扫描基线为听眶下线。冠状面扫描基线为听眶下线的垂线。扫描及重建参数如下。

1. 非螺旋方式扫描:电压≥120kv,电流≥100ma;层厚2mm,层间距2~5mm(异物或较小的病变层间距≤层厚),(fov)14cm×14cm~20cm×20cm,距阵≥512×512;骨算法重建(需观察软组织的患者同时采用骨算法与软组织算法重建),边缘强化效应 。骨窗:窗宽1500~3000hu,窗位150~400hu;软组织窗:窗宽300~400hu,窗位40~50hu。

2. 螺旋方式扫描:电压≥120kv,电流≥200ma,准直器宽度1~2mm,重建间隔小于或等于准直器宽度的50%,fov为14cm×14cm~20cm×20cm,距阵≥512×512;骨算法与软组织算法重建, 边缘强化效应骨窗:窗宽1500~3000hu,窗位150~400hu;软组织窗:窗宽300~400hu,窗位40~50hu。重建横断面、冠状面:横断面的重建基线为听眶下线,冠状面的重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9-13 14:50 | 只看该作者
[emb20][emb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9-14 02: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9-15 04: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