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256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内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8-13 20: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内耳又称迷路,位于鼓室的内侧,埋藏于颞骨岩部的骨质内,由迂曲复杂的管道组成。迷路分为骨迷路和膜迷路两部分。骨迷路是颞骨岩部内的骨性隧道;膜迷路是套在骨迷路内密闭的膜性囊管。膜迷路内充满内淋巴,膜迷路和骨迷路之间充满外淋巴,内、外淋巴互不交通。




骨迷路示意图

    (一)骨迷路
    骨迷路由前内向后外沿颞骨岩部的长轴排列,依次分为耳蜗、前庭和骨半规管三部分,它们相互连通。
    1. 骨半规管  骨半规管为3个半环形骨性小管,相互垂直。根据它们的位置,分别称为前骨半规管、外骨半规管和后骨半规管。每个骨半规管都有2个骨脚连于前庭,其中都有一个骨脚在接近前庭处膨大,称骨壶腹。
    2. 前庭  前庭是骨迷路的中间部分,为一近似椭圆形的腔室,前部较窄通耳蜗;后部较宽,与3个骨半规管相通。
    3. 耳蜗  耳蜗位于前庭的内前方,形如蜗牛壳,由蜗轴和环绕其外周的蜗螺旋管构成。耳蜗的顶端称蜗顶,蜗顶到蜗底之间的锥体形骨质为蜗轴,其内有蜗神经和血管穿行。
    蜗螺旋管是中空的螺旋状骨管,围绕蜗轴旋转两圈半终止于窝顶。自蜗轴向蜗螺旋管内伸出一螺旋状骨板,称骨螺旋板,其游离缘借蜗管附着于蜗螺旋管的外侧壁。骨螺旋板和蜗管将蜗螺旋管完全分隔成上、下两部。上部的管腔称前庭阶;下部的管腔称鼓阶。前庭阶与鼓阶在蜗顶处借蜗孔相通。
    (二)膜迷路
    膜迷路套在骨迷路内,借纤维束固定于骨迷路的壁上。由膜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蜗管组成,它们之间相互连通。膜半规管位于骨半规管内,椭圆囊和球囊位于前庭内,蜗管位于耳蜗的蜗螺旋管内。




膜迷路示意图

    1. 膜半规管  膜半规管套于同名骨半规管内,分别称前、后、外膜半规管。各膜半规管也有相应的膨大部分,称为膜壶腹。壶腹壁上有隆起的壶腹嵴,是位觉感受器,能感受头部旋转变速运动的刺激。
    2. 椭圆囊和球囊  椭圆囊和球囊是前庭内两个相互连通的膜性小囊。在椭圆囊和球囊的壁内各有一斑状隆起,分别称椭圆囊斑和球囊斑,是位觉感受器,能感受直线变速运动的刺激。
    3. 蜗管  蜗管位于蜗螺旋管内,介于骨螺旋板和蜗螺旋管外侧壁之间。一端在前庭内借细管与球囊相连;另一端至蜗顶,为盲端。在横断面上,蜗管呈三角形。其上壁为前庭壁,又称前庭膜;外侧壁为蜗螺旋管内表面骨膜的增厚部分,一般认为与内淋巴的产生有关;下壁为螺旋膜,又称基底膜,其上有突向蜗管的隆起,称螺旋器,为听觉感受器,能感受声波的刺激。




耳蜗示意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8-13 21:37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发的这些资料很好啊,辛苦了。对年轻医生很有用啊,近来招收年轻医生,回答问题,很多简单的问题都答不上来,要是看看你发的这些资料,不是就简单了啊。努力啊,我看你注册时间短,也很年轻吧,你这样努力,将来一定很有前途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8-13 23:57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辛苦了,谢谢!要是能配上x线、ct、mr相应图片会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8-16 16:34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提供学习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8-20 17:04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提供学习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12-27 20:52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辛苦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